歐蘿拉讀《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謝謝自己持續在努力)

作者:張瀞仁Jill

出版:方舟文化


本書分別介紹了何謂冒牌者、對抗冒牌者的心法、將冒牌者因素降到最低的實際作法、冒牌者在職場上如何應對,以及長期可保持的心態。

冒牌者總是過度努力,但《冒牌者症候群》的作者強調:「你不用這樣對待自己,也可以過很好。讓你腳踏實地工作的不是冒牌者症候群,而是你,你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不好的事,單純自己一個人造成的才叫「失敗」,若有其他人的因素參雜進來,那就是「機率」。

例如自己滑手機不看路跌倒,算是失敗;但若用盡全力卻沒獲得合作機會,這是機率。盡力做好自己的部分,那就是成功了。這的確是我提案時會提醒自己的。


如何檢視目標是否適合自己?
  1. 當目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只是大家都這麼做,未必適合自己。
  2. 目標帶來的痛苦大於益處。即使是大家都覺得拒絕某事很蠢,但只要此事讓你光想就很不舒服,那就應該評估是否調整。
  3. 當關注的是結果而非過程。若只想著百萬年薪,卻沒去想達到此結果需付出的努力過程,那就應該暫停。
  4. 被迫放棄生命中的其他優先順序。若此目標讓你不惜代價(如犧牲健康)也要堅持下去,就需退一步評估是否值得。

上述第三點和第四點仿佛是在提醒我呢。書中提出的「選三哲學」,是保持平衡的好建議。生活中想做的事情這麼多,每天專注三項完成,明天再選三項不同的目標即可。當重點放在為目標瘦身時,就會被迫思考哪些才是最重要的。


建立韌性兩大關鍵:心智對比和執行意圖

心智對比,即在心裡設想達到目標前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執行意圖,制定克服那些難關的計劃。冒牌者在心智對比上很強,故只要加強執行意圖即可。

常見的方法有二:一是善用「如果...就...」句型,例如,若事情同時湧來讓我喘不過氣,我就起來走一走休息10分鐘。二是建立面對失敗展現韌性的獎賞機制,例如訂定贏了吃火鍋、輸了吃牛排機制。因為人生裡面沒有失敗,我們不過是在往成功邁進。

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為自己的價值觀騰出時間,再為自己、為重要的人(家人、好友)安排時間,把這些時間塞進週計劃裡面,畢竟我們會根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做出選擇。

冒牌者經驗是一種禮物

困在冒牌者經驗中的問題,正是其它人想要的。


對抗冒牌者心法1:訂定過程導向目標或複合式目標

將大目標拆分成多個小目標,鼓勵在過程中盡力,則冒牌者比較不會出現。複合式目標則是將業績目標和成長目標結合。用目標區間取代絕對值的大目標,例如提案目標比去年成長3~5%,可以讓自己和團隊稍微有點彈性空間。


對抗冒牌者心法2:以事實為基礎建立自信

最近剛好被主管提醒我不夠自信,強化內在的確是我目前的大課題。書中建議找同事、職場導師、職涯教練等冒牌者聯盟聊聊,並請對方盡量提供客觀具體的事例。


對抗冒牌者心法3:充分準備、擬定策略、設計替代方案

儘量蒐集資訊,納入可能的選項,知道自己有哪些備案,會讓談判桌上的自己更有自信。


打造自己的智庫

除了冒牌者聯盟的支持系統,也可以找同儕團體,用和諧的方式為彼此解決問題、提供建言,合作發揮綜效。臺灣稍微接近的團體是BNI商會。除了從別人那裡得到力量,在組織內別忘了為自己發聲。


暢銷作家史蒂夫·蓋斯提醒「不要追求最好的道路,所有道路都有價值。」就像日文中,奇蹟和軌跡的唸法一樣,放下「應該」,運用自己的天賦和才華,創造並發覺工作和生命的意義,生活中已經有很多「足夠」,平凡也很好。

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從冒牌者經驗中畢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蘿拉兔的奇幻漂流:聊聊非營利和閱讀
2會員
21內容數
在NPO走跳的小渣渣。 努力朝「設計自己喜歡的生活」斜槓中。 願望是希望多一點身心障礙者能被溫柔接住、用心的書店都不會倒。
2025/08/24
(有「童年沒有得到的東西」嗎?沒關係,後天來補) 作者:鍾妮斯.韋伯(Jonice Webb) 譯者:張佳棻 出版:橡實文化 辨認身邊的「反社會者」 不是每個反社會者都極端地可以被辨認出來,甚至他們對人友善、有無私奉獻的外在。但真實的反社會者,沒有良心、沒有罪惡感,伴隨而來的是缺乏同情
Thumbnail
2025/08/24
(有「童年沒有得到的東西」嗎?沒關係,後天來補) 作者:鍾妮斯.韋伯(Jonice Webb) 譯者:張佳棻 出版:橡實文化 辨認身邊的「反社會者」 不是每個反社會者都極端地可以被辨認出來,甚至他們對人友善、有無私奉獻的外在。但真實的反社會者,沒有良心、沒有罪惡感,伴隨而來的是缺乏同情
Thumbnail
2025/08/14
(希望自己能離智慧更近一點) 作者:小椋浩一 譯者:卓惠娟 出版:樂金文化 一直想讀《易經》,到書店翻了不同版本,最終入手這本。原因倒不是因為目前工作上有多大的疑惑,而是很想瞭解附標的64個人生智慧法則有哪些,再加上推薦者包括李光耀、稻盛和夫、愛瑞克等我很欣賞的名人,所以果斷下手。
Thumbnail
2025/08/14
(希望自己能離智慧更近一點) 作者:小椋浩一 譯者:卓惠娟 出版:樂金文化 一直想讀《易經》,到書店翻了不同版本,最終入手這本。原因倒不是因為目前工作上有多大的疑惑,而是很想瞭解附標的64個人生智慧法則有哪些,再加上推薦者包括李光耀、稻盛和夫、愛瑞克等我很欣賞的名人,所以果斷下手。
Thumbnail
2025/06/24
(人生的中點,困難各不相同,但和誰建立了何種「信賴」關係倒是共通之處) 作者:村上龍 出版:大田出版 這是一本灰色與希望交織的書。 作者用5個中篇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階層的熟齡者面臨的難題,但也很巧妙地在每個故事的最後,都留下了一點正向的模樣、各角色都勇敢開口和人生說了哈囉。
Thumbnail
2025/06/24
(人生的中點,困難各不相同,但和誰建立了何種「信賴」關係倒是共通之處) 作者:村上龍 出版:大田出版 這是一本灰色與希望交織的書。 作者用5個中篇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階層的熟齡者面臨的難題,但也很巧妙地在每個故事的最後,都留下了一點正向的模樣、各角色都勇敢開口和人生說了哈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冒冒就是所謂的冒牌者症候群:
Thumbnail
冒冒就是所謂的冒牌者症候群: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接續著上一篇文章,所以說,高調又如何?只要在背後有持續付出努力。不要被高調的舉止所蒙蔽了,好像別人都是這樣華而不實,做做表面而已,這樣下結論就是過於草率了。沒有誰規定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不能保持高調的,這也可以看作是激勵士氣的一種方式,這也是人性的表現。打順風球是比較容易的,自己隊的比
Thumbnail
  接續著上一篇文章,所以說,高調又如何?只要在背後有持續付出努力。不要被高調的舉止所蒙蔽了,好像別人都是這樣華而不實,做做表面而已,這樣下結論就是過於草率了。沒有誰規定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不能保持高調的,這也可以看作是激勵士氣的一種方式,這也是人性的表現。打順風球是比較容易的,自己隊的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