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冒牌者效應和討好這件事,我們可以藉由Satir應對/溝通姿態如何覺察幫助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這些人希望獲得肯定,但當獲得肯定後,仍然會歸因於運氣而非自己的努力。


因此也經常會過分謙虛、迎合大家、壓抑自己的想法,避免展現自己的自信。


其實研究指出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症狀,當沒有自信時就假裝自己有自信,往往又更常發現於女性身上。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冒牌者症候群又或者是討好這件事,我們其實可以透過很多方式去幫助我們自己,這其中我最推薦的是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


因為他會非常個別化,所以我並不是很建議我們去用一個很大眾或是多數的方式去解釋,我們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其實真的會很需要有一個專業的介入來幫助我們去探討我們形成這些症狀的成因。


如何去面對討好這件事,其實我會想到薩提爾Satir他提出人會有的四種應對姿態,應對姿態又稱為求生存姿態,我們可以先從在溝通裡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當我們可以做到一致性溝通的概念開始去理解。


在我們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我們會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分別是自我、他人還有情境。


  • 自我

自我是當我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關注到我們自己的價值、感受和需求,就像是我跟對方互動時,我有看重到我自己嗎,我關心我的感受是什麼,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需要是什麼。


  • 他人

他人指的是我們和人溝通的時候,同樣的,我們有沒有關注到對方這個人的價值、感受和需求,把剛剛我們放住在自己身上的東西也放在別人身上。


  • 情境

情境則是我們在溝通時,有沒有關注到彼此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我其實自己的解讀會是像立場,例如我們各自的狀況是什麼,我們的關係怎麼樣,共同要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這些我剛剛提到的提問所帶來我們自己的覺察,都會影響我們溝通的過程,而這三個元素都兼顧到是我們談到比較理想的應對姿態,也就是一致性溝通的姿態。


那麼討好在這裡是指我們不想做,但卻又擔心對方生氣或關係會破裂,我們其實在做的時候是有委屈和不願意的。


而當我們認為自己沒有比對方來得重要的時候,我們就會討好對方,所以想問大家這裡缺乏了哪一個元素?

對,在自我的這個部分其實我們把他忽略掉了,我們忽略了自己的價值、感受和需求。


反過來,如果我們也能覺察自己壓抑和討好的情況,事實上我們可以選擇增加自己對自己的看重,我們至少要確認自己和對方都是一樣重要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可以嘗試和對方適當表達出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在這裡我其實認為我們注意到自己有這樣的傾象是很重要的,代表我們已經覺察到問題,那接下來很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更深的去探索形成我們這樣行為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在這裡,我會想到我之前在學習家族治療的經驗,在我們無意識下做出的讓和犧牲背後代表著什麼?


我其實也想邀請讀者們去思考這件事情,而更邀請大家可以開始練習去思考我們要如何在溝通或關係裡去把剛剛提到的應對姿態元素放進去。


在三者元素兼顧之下,我們可以覺察自己感受和想法,尊重接納自己感受不去評價自己,同時我們又能關照到對方,在情境下我又能去顧及到我們的關係和處境,然後表達自己。


我覺得同樣的,很需要練習,很多時候的很多事情我們聽起來感覺遙不可及,可是當我們有一天就是這樣慢慢地達成的。


其實這也讓我過去也曾有段像冒牌者效應的經驗。


有時候我們其實可能真的不敢相信現在自己所達到的成就,我們很客觀的去想可能一半努力一半運氣,但是可能他來的太快了。


我們好像被時間或是自己的焦慮推著走,但我們好像沒有停下來去看看達成這些成就的自己。


我印象很深是有一天我在騎車的時候,我突然思考到我現在所達成的成就。


然後我想到了一個畫面是我小時候看著電視上一位做在沙發上問另一個人你今天有什麼感受的人,那時候我就覺得心理師這個職業好酷,我以後要當心理師。


回到我騎車的當下我突然好想哭,因為我已經做到了。


但我明明已經拿到那張證書好久了,但是我直到那個當下我的眼淚好像告訴我一件事是很感謝我自己真的熬過來了。


我可以真的透過一個專業心理工作者的身份去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但我發現好像真的需要慢慢的,不斷地透過練習才能去做到或是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努力的去達到我們給自己設定的每個目標。


更重要的是,我們真的都做到了。


這裡是裕禾診療室,歡迎和我聊你心裡的事。

avatar-img
42會員
32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裕禾診療室 的其他內容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位接受心理治療多年的男孩,長相眉清目秀,就猶如韓劇裡的帥氣的男主角般,笑起來給人清新陽光的感覺,眼睛像發了光寺的吸引人。除此之外,他也非常聰明,學歷漂亮,年紀輕輕便研究所畢業,前途光明。 但他告訴我他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藏了數年決定說出口。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位接受心理治療多年的男孩,長相眉清目秀,就猶如韓劇裡的帥氣的男主角般,笑起來給人清新陽光的感覺,眼睛像發了光寺的吸引人。除此之外,他也非常聰明,學歷漂亮,年紀輕輕便研究所畢業,前途光明。 但他告訴我他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藏了數年決定說出口。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建議在找工作時放開一點想像力、打破限制,申請更多管理帶人職位,盡量避免自己有太多腦中小劇場阻擋找到夢幻工作。
會一再遇到惡劣的女生詐騙、利用,正因他們在社交圈逢人提起不幸際遇、並直接曝光被騙「金額」,讓有心人士發現「他們身上有錢、可以趁機下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21RC_uwwc 我知道他們的官司很有名,但別人吵架沒有甚麼興趣就一直沒有看完整的內容,但突然看到這麼一小片段的話語,某些想法確實在心中久久不散,而有了這篇文章。 一、負面謠言的產生和影響 人們可能會說別人壞話是因為自尊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本文提供4個方法幫助你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包括設定更遠大的目標、拒絕把完美當做藉口、專注於自己和可以掌控的事、運用姿勢和自我暗示催眠。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無懼地迎接挑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你們有聽過冒牌者症候群嗎? 冒牌者症候群是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肯定、讚賞或是獲得的好事,有接收困難,難以自我肯定,對讚賞反而習慣感到擔憂或威脅的一個回應特質。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特質迴路,至今也仍然有一點點,但是,我仍然想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 歡迎參考。
Thumbnail
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建議在找工作時放開一點想像力、打破限制,申請更多管理帶人職位,盡量避免自己有太多腦中小劇場阻擋找到夢幻工作。
會一再遇到惡劣的女生詐騙、利用,正因他們在社交圈逢人提起不幸際遇、並直接曝光被騙「金額」,讓有心人士發現「他們身上有錢、可以趁機下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21RC_uwwc 我知道他們的官司很有名,但別人吵架沒有甚麼興趣就一直沒有看完整的內容,但突然看到這麼一小片段的話語,某些想法確實在心中久久不散,而有了這篇文章。 一、負面謠言的產生和影響 人們可能會說別人壞話是因為自尊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本文提供4個方法幫助你克服冒牌者症候群,包括設定更遠大的目標、拒絕把完美當做藉口、專注於自己和可以掌控的事、運用姿勢和自我暗示催眠。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無懼地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