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書獻給所有覺得自己沒那麼厲害的人

許多冒牌者看似光鮮亮麗的職位與成就,都是建構在「我怕讓別人失望」「怕丟臉」「這樣我才有價值」的想法上,而這樣的壓力,會導致冒牌者不斷在身上施加壓力。


作者張瀞仁是一個內向安靜、時常受冒牌者症候群困擾的人

上一本著作《安靜是種超能力》被譯為七國語言,榮登美國亞馬遜新書暢銷榜第一名,在日本熱銷18萬冊,榮獲美國獨立出版年度大獎Foreword INDIES職場類優選、日本2022年度最佳書籍「非文學翻譯類」第一名。創下台灣職場書進軍國際的先例,被認為是日本史上最暢銷的台灣作家。第二本全新作品「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要全面解鎖冒牌者的天賦與內在靈魂。


我曾經聽過作者的演講,也幸運免費獲得第一本著作,雖然我不是安靜內向的人,但看了書也挺喜歡的,更瞭解這群內向者的心理世界,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作者出了新書,還成為日本史上最暢銷的台灣作家時,忍不住翻開來看,結果光是「作者序」的部分就讓我感到很大的溫暖,立馬打包。


雖說我自認自己沒有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但其實在職場上,很多症狀是混和交叉出現的,誰沒有焦慮、誰沒有擔心害怕、誰能每次都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會成功,而且這些焦慮更容易隨著年紀增加而增長。本書就是一本可以改變mindset的書,專為冒牌者量身規劃的職場行動指南,以真實有感的案例完整介紹冒牌者症候群的成因、表現、對職場的負面影響,務實的心法和行動策略,協助與冒牌者經驗和平共處。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冒牌者症候群?書中有兩個小檢測,幫助釐清「你的冒牌者等級」、「你是哪一種類型的冒牌者」,協助你找出有效因應之道。


簡單來說,你是否常有以下症頭?

  • 認為自己的成功只是「運氣好」
  • 被讚美時會感到心虛愧疚
  • 覺得總是做不好,而做不好都是我的錯
  • 面對新任務,總覺得「我一定會搞砸」
  • 如果沒有把握會成功,寧可不開始
  • 慶功宴上還在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完美
  • 一切事必躬親,不太找別人幫忙
  • 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很無能
  • 為了避免成為焦點,寧可放棄發言權,甚至故意不要太成功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


關於冒牌者的迷思

迷思一:冒牌者經驗以女性居多

其實高成就男性一樣為冒牌者經驗所困擾,即使外人看起來他們是人生勝利組,他們仍然自我懷疑。根據研究,男女比例是一半一半。只是「男性較常接受這個事實、與之共存,而女性會想要改變現狀。


迷思二: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才會成功

很多人會覺得冒牌者經驗沒什麼不好,甚至覺得「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辦法做到今天的一切」。冒牌者經驗短期內的確會帶來一些表面上的好處:讓你工作更努力、比其他人投入,並總是腳踏實地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但這樣並不會讓你變成容光煥發的工作者,我們還是要學會肯定自我價值。


迷思三:成功=吃苦,吃苦才會成功

「No pain, no gain」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我自己小時候寫作文也常寫到「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但無獨有偶,最近我才剛看完一本書「高效原力」👍,作者是劍橋醫學院學霸,也是醫生、創業家、業餘魔術師,他強調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教你如何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但大多數的人卻以為,要吃苦才會成功。其實即使沒有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的訓練,還是有辦法取得成功,甚至可以享受工作。


對抗冒牌者經驗,要從心裡開始

大體來說,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形成惡性循環。


作者分享幾個解方教你正面迎戰:

  1. 只求進步,不求完美
  2. 「這件事失敗了」不等於「我失敗了」
  3. 接受錯誤和失敗是生活的一部份
  4. 對自己仁慈,作自己的加油團


給冒牌者的專屬行動指南

  1. 設定合理、適合的目標
    世界在變,你的優先順序和資源也在變。把目標瘦身、設定可掌握的目標都是很重要的。作者提供很多面向引你思考,好比「如果這個目標讓你不惜代價,犧牲健康、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那是否還要繼續堅持下去?」有時,「放棄」也是一種選項,因為「放棄」也代表釋出資源去完成其他事。
  2. 建立面對挫折和失敗的韌性專注在過程,先不要管結果
    最近我剛好看黃仁勳接受TVBS方念華的訪問,也不斷強調「不要重視結果,要重視過程」,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創新。如果父母/老師一直強調孩子的成績,孩子就只會選擇輕鬆的課程,而不願意去挑戰自己。(當然首先要能遇到這樣的老闆/父母,不然一切也是空談)🥲
  3. 增強信心、提升自我價值的策略
  4. 社群媒體排毒,有助於減輕冒牌者症狀

這個章節對現代人來說太重要了,社群媒體使用程度越高,冒牌者經驗越嚴重

作者嘗試移掉手機上的社群APP,發現每天多出很多時間(笑)。別忘了「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本書還有很多實用的技巧分享,教你讓心中的冒牌者安靜、和平共存

我自己的簡單筆記條列分享:

  1. 停止自我否定、接納自己、給自己多點彈性
  2. 停止追求完美
  3. 相信自己、有進步就好,持續進步才是關鍵,放下所有的「應該」
  4. 幫自己的目標「瘦身」
  5. 隨時提醒自己很棒👍
  6. 將自己的缺點化為優勢(這一招真的很有用,很多書籍也都教過這個概念,大家不妨試試看,例如我是一個小心翼翼、害怕改變的人,我的優勢就是細心、仔細、規劃周全、令人感到安心,我就可以多往這些方向去發展,多讓人感受到我的這個優勢)


最後送給大家 - 作者分享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的一段話:

「人們是靠克服挑戰來建立自信,而不是靠自信來克服挑戰。當你覺得困難時,通常是因為你的技能正在提升;而感覺到自己是冒牌者的時候,只是因為你正在學會新東西。」


你過度努力了嗎?

記得跟自己說:

你很棒,謝謝你已經這麼努力了! 👍👍👍



[同場加映]

📌「高效原力」:教你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妳,歡迎訂閱我或贊助我,給我小小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一本書
101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