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住在五十多歲的大哥。
第一次服務他是在夏末天氣悶熱的時候。他盯著我從頭到腳看了一遍,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
「你叫什麼名子?」「你不會跟之前那個一樣吧?」
我愣了一下沒多問,但當天的服務全程,她幾乎沒跟我說一句話。
他只輕聲但是不高興的語氣說:「水不要倒太多」「菜不要炒爛」「妳聲音太小聲了」。
我當下其實有一點委屈,但更讓我不安的是 ——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 他不是..真的兇我,他只是...不想再受傷
後來才從長照老師那邊聽說,他以前對照服員的態度是很親近的,但是來服務的人員有的撐三天就請假沒有來了。
這樣的防讓他看起來強勢,但其實更像是一種害怕「再一次被丟下」的自我保護。
其實心裡明白自己需要人,但嘴上說不出口,只能保護自己。
而我呢....剛開始只是想做好份內的工作,但漸漸地.....我開始想試著留在她身邊久一點。
🌱 我用同樣的時間裡面,也慢慢地一點一滴存下了他的信任
我每天進他家的時候,心裡都會先說一句:「今天我要更努力一些」。
- 我學會不反駁他的碎念,而是在心裡替他解釋他說出的話另一面....
- 我不強求他吃下所有飯菜,而是說:「你吃得下幾口就好,別勉強....盡量多吃一點....」
- 我不因他沉默而覺得自己做不好,而是說:「你不用說話,我知道你今天比較累而已...」
直到有一天,他主動說:「妳明天還會來嗎?」
我笑了,也有一點想哭。
🧡 信任...從來都不是靠說服,而是靠陪著累積的
那之後他變得話多了一點,有時候會小聲說:「你今天的心情好像不太一樣....」
有一天我沒來,她還會問代班的同事說:「那個細聲細聲的照服員,是不是請假了?」
我不知道這段關係會維持多久,畢竟我們都在別人的生命中短暫經過。
但我知道,在這樣的一段「慢慢靠近」裡,我真的學會了什麼叫做「照顧的本質」。
照顧不是只有協助吃飯、換藥、翻身。
它也包含那些「從不信任到放下防備」的時刻, 那些「雖然還是不說話,但願意坐在你旁邊」的陪伴, 還有「你每天都想放棄,卻還是決定走進他的家門」的勇氣。
💬 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案主,或者你現在正在與一位情緒複雜的人同行,
你不是孤單的。我們都曾練習過很久,才能學會—— 「有些愛,不需要說服,只要等她願意被靠近。」
📝 第二篇文章,寫給曾讓我練習耐心的大哥,也寫給還在調整心情的你。
🧡 如果你也曾經在照顧的路上,遇見過這樣的人,也歡迎你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