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果爸媽變成小孩》
前言
同學們,我們這次的「孝親楷模」與「禮儀楷模」活動,會用徵文的方式來舉行。文章完成後,會讓同學與爸爸媽媽一起做記名票選,最高票的作品將獲得「孝親楷模」或「禮儀楷模」的榮譽。
或許「孝親」「禮儀」這些詞聽起來比較有壓力,甚至有點沉重,但它們其實是我們一生做人處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師特別設計了不同的寫作題目,希望大家能發現:孝親、禮儀這些主題並不只是「教條」「說教」,而是和我們和他人,和我們自己生活與人生,都有很深刻的關聯。希望能透過這次寫作,能對這些觀念激發更深入的思考。

1. 引言(鋪陳情境)
- 爸媽什麼時候會像小孩?
- 是老了?生病了?還是平常偶爾情緒低落?
- 請先把這個想像的情境寫出來。
如果爸媽變成了小孩,我成為爸媽,那會是甚麼樣的生活呢?我頓時展開想像,浮現了這個畫面:(描述你想像到的,可能是一早張羅早餐、叫起床,可能是盯寫功課、跟老師溝通學校的事)
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向媽媽哭著訴說工作的壓力,那次我有點嚇到,但頭一次看到堅強的爸爸哭泣的模樣,頓時覺得當下的他有點像孩子。
有一次,媽媽騎機車摔倒,腿部打石膏,從那天開始,平常「萬能媽媽」「神力女超人媽媽」,不再像平常一樣神勇、萬能,反而因為腿傷開啟了一段「被呵護照顧」的過程。
2. 想像的設定(角色落差)
- 假設沒有其他人能幫忙,只有「我」要照顧爸媽。
- 爸媽的狀態可以是哭泣、悲傷、無法自理,甚至像小孩一樣需要安慰。
也許是生病時,爸媽無力地躺在床上,需要別人餵藥、照顧,就像小孩一樣。我腦中浮現出一個畫面:爸爸哭泣著說肚子痛,媽媽安靜地坐在角落,神情無助。這時候,家裡沒有人能幫忙,只有我能照顧他們。
3. 描寫觀察與感受
- 當我看到爸媽像小孩一樣需要照顧時,我有什麼感受?
- 是驚訝?心疼?害怕?還是覺得特別?
我心裡很驚訝,也有些害怕。平常爸媽總是最強大的存在,沒想到有一天他們也會需要我,就像我小時候依靠他們一樣。
4. 我的行動與想像
- 如果爸媽需要我,我會怎麼照顧他們?
- 我要怎麼安慰、幫助,讓他們覺得安心?
如果真的發生,我會希望能夠在照顧媽媽之餘,也當媽媽的好閨密,聽她訴苦,給她鼓勵,讓她對自己保持信心。
我用爸爸訓練我的廚藝,為他準備好吃的便當,如果他煩悶,我會帶他去公園散步,如果他真的大小便無法自理,我也會學習怎麼換尿布。我也希望睡前能陪他聊天,握著他的手,讓他不要感覺孤單。我想盡辦法,讓他笑起來,讓他感覺到自己被愛著。
5. 轉折回到真實
- 想起小時候爸媽是怎麼照顧我的。
- 他們為我做過什麼事?
- 這樣的對照,有什麼新的體會?
想到這裡,我忽然回想起小時候,爸爸總是帶我去公園玩,媽媽常常熬夜幫我做勞作。他們給了我那麼多照顧和關懷,現在換成我來守護他們,好像也是很自然的事。
6. 結語(體悟)
- 我從這次的想像中學到什麼?
- 不是口號式的「我要孝順」,而是更深的理解:愛包含責任、照顧、尊重與陪伴。
原來,愛並不是單向的,它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將心比心。今天爸媽照顧我,未來也許換我照顧他們。孝順雖然有時是口號,而是當我看到他們需要時,願意付出,讓彼此的心更靠近。
小提醒
- 文章可以寫 五六段甚至更多,如果某一段內容多,可以分成兩段。
- 文章要有情境(爸媽變小孩的樣子)、有感受(你當下的心情)、有行動(你會怎麼做)、有體會(回到現在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