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循環飲食」(Carb Cycling)的概念是 高碳日(High Carb Day) 和 低碳日(Low Carb Day) 交替安排,藉此兼顧減脂與維持肌肉量。
核心概念
- 高碳日:攝取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幫助補充肝糖、支持高強度訓練、維持基礎代謝,避免長期低碳造成的疲勞與激素失衡。
- 低碳日:降低碳水攝取量,促進脂肪燃燒,延續熱量赤字的效果。
常見的操作方式
ㄧ、依訓練日安排
- 重訓日 / 高強度運動日 → 高碳日
- 休息日 / 輕鬆活動日 → 低碳日
二、一週範例
- 星期一:高碳
- 星期二:低碳
- 星期三:高碳
- 星期四:低碳
- 星期五:高碳
- 星期六:中碳(折衷)
- 星期日:低碳
優點
- 減脂同時維持運動表現。
- 減少長期低碳帶來的飢餓感與代謝下降。
- 彈性較大,不必每天嚴格限制。
可能的挑戰
- 計算與安排較複雜,需要追蹤每日碳水攝取量。
- 若飲食沒有搭配熱量控制,效果可能不明顯。
- 不一定適合完全不運動的人,因為高碳日可能導致熱量過剩。
便利商店高低碳菜單該如何搭配?
🥯 高碳日(High Carb Day)
目標:補充肝醣,支持高強度訓練。
重點:碳水高(50–60%)、蛋白質中等、脂肪偏低。
- 主食
- 飯糰、壽司便當、義大利麵、烏龍麵、地瓜
- 全麥三明治(注意不要太多美乃滋)
- 蛋白質來源
- 茶葉蛋(搭配主食)
- 烤雞胸肉、鮭魚飯糰
- 低脂牛奶 / 豆漿
- 小加分
- 香蕉、蘋果、優格
- 黑咖啡(幫助訓練前提神)
⚡️ 高碳日範例組合:
- 午餐:鮭魚飯糰 + 茶葉蛋 + 地瓜
- 加餐:無糖豆漿 + 香蕉
- 晚餐:義大利麵 + 烤雞胸肉
🥩 低碳日(Low Carb Day)
目標:降低碳水,讓身體燃燒脂肪。
重點:蛋白質高、碳水低(20–30%)、健康脂肪適量。
- 主食(少量即可)
- 小份地瓜或半個飯糰(若需要一點碳水)
- 蛋白質來源
- 烤雞胸肉、鯖魚、鮭魚
- 茶葉蛋、滷蛋
- 無糖豆漿、高蛋白奶昔
- 健康脂肪
- 堅果小包裝
- 起司條
- 蔬菜 / 低碳配菜
- 涼拌青菜、沙拉(搭配無糖茶)
⚡️ 低碳日範例組合:
- 午餐:烤雞胸肉 + 涼拌青菜 + 茶葉蛋
- 加餐:無糖豆漿 + 堅果
- 晚餐:鯖魚便當(只吃魚和青菜,飯留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