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宋詩、宋以後詩歌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前情提要】 這個系列,是青簷讀本國文學的筆記(不有趣,只是記錄所學),歡迎蒞臨,且行且看~ 📍古典文學 (一)韻文(可唱):賦、詩、詞、曲 (二)非韻文:散文、駢文、文學批評 (三)古典小說 📍韻文流變簡圖

raw-image

📓筆記開始囉📓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詩發展到了宋代,因應古文運動、程朱理學的風行,宋詩與唐詩的風格截然不同。如果說唐詩是典雅抒情代表,宋詩就是散文說理代表。 再者,宋代因靖康之禍,皇室人民被迫南遷,國土遽裂,而有北宋、南宋之分。因此詩體在兩個時期也有各自的發展。 ●北宋詩三時期:西崑時期→創新時期→江西詩派 ●南宋詩三時期:南宋初期→國勢穩定期→南宋末期

【北宋】

●西崑時期→創新時期→江西詩派時期 (一)西崑時期 晚唐動盪紛亂,每逢亂世,華麗風必盛行。宋初西崑時期的作品,便承襲晚唐李商隱的詩風,重視技巧、對仗,字字珠璣、富麗堂皇。後世稱西崑體,有《西崑酬唱集》傳世。 💡風格:華美雕琢、綺麗、對仗工整、內容較虛泛 💡代表:劉筠、錢惟演、楊億 💡作品:《西崑酬唱集》 (二)創新時期 第一次古文運動在唐代,由韓愈、柳宗元所提倡,主張「文以載道」,可惜並未成功。到了宋代詩創新時期,一反前期西崑體的濃豔華美、晦澀隱喻,主張明道致用,革新詩文風格,總算是發揚光大。 補:可連結宋代盛行的賦體「散文賦」(賦體受古文運動影響而散文化) 💡關鍵宋代第二次古文運動大獲成功! 💡風格:明道致用、散文說理、承襲唐代第一次古文運動 💡代表:歐陽脩、王安石、蘇軾、梅堯臣、蘇舜欽 ✑歐陽脩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是宋代文壇領袖。正因如此,北宋第二次古文運動才能獲得成功。 名作:〈畫眉鳥〉、〈瑯琊溪〉、〈贈隱者〉、〈晚泊岳陽〉、〈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同為唐宋古文八大家。兼善詩、詞、文、賦、書法等各體。作品氣勢宏大,富哲理意趣。 名作:〈題西林壁〉、〈和子由澠池懷舊〉、〈石鼻城〉、〈守歲〉、〈贈劉景文〉 ✑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神宗年間變法主導者。作品立意新穎,切入點獨特;寫景抒情詩亦有佳作。 名作:〈泊船瓜洲〉、〈登飛來峰〉、〈梅花〉、〈元日〉、〈疊題烏江亭〉、〈明妃曲〉、〈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南浦〉 ✑梅堯臣:作品詩風簡淡,整體意境悠遠,寫景描物尤其鮮明立體。 名作:〈嶺雲〉、〈田家.四時〉、〈垂澗藤〉、〈林翠〉 ✑蘇舜欽:作品意境廣闊,有氣勢,即使是寫漂泊羈旅的詩作抒發,讀來也有豁達、廣納天地的感覺。 名作:〈暑中雜詠〉、〈題花山寺壁〉、〈淮中晚泊犢頭〉、〈過蘇州〉 (三)江西詩派 到了江西詩派,詩作風格丕變,也是一大突破。他們也反對西崑體的浮艷,主打清奇、勁瘦有力的文字,還喜歡引經據典,沒有一點兒歷史知識或國學素養,還真的通篇不懂(笑) 💡風格奇險怪誕、多拗句拗律(改變原先近體詩的句子破法、平仄) 💡主張:反對西崑體;推崇杜甫、韓愈(社會寫實+奇崛詩風);喜用典(無一字無出處);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代表一祖(杜甫)三宗(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一祖三宗說法來自元.方回《瀛奎律髓》 提到江西詩派,就要想到開創者黃庭堅(江西人),以及他的〈寄黃幾復〉,是江西詩派代表作。尊崇唐代社會寫實派的大詩人杜甫,黃庭堅對詩歌文學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主張有三(原為道教用語):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化俗為雅,換舊為新,是大膽的創作理念。 ●奪胎:點綴、增補前人詩句,使其有別的意思。 ●換骨:詩意不變,但用自己的話來寫,表達出來。 ●點鐵成金:改動、翻轉前人詩意。(推陳出新)

【南宋】

●南宋初期→國勢穩定期→南宋末期 南宋詩體風格大致也可分三時期,並以「作家群」來分。 (一)南宋初期 💡代表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陸游:著名愛國詩人。前期受江西詩派影響,而後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風格。或豪邁雄壯,或沉鬱悲涼,飽含家國情懷,對未收復失土的呼聲及失落,悲愴而沉痛。另可與辛棄疾的詞作相呼應。 名作:〈書憤〉、〈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即事〉 ✑楊萬里:語言通俗,寫景、寫風物、寫兒童尤其清新自然,擅長捕捉日常中生動的細節。 名作:〈小池〉、〈閑居初夏午睡起〉、〈稚子弄冰〉 ✑范成大:語言平實易近,作品或寫鄉土田園,或寫家國之思。 名作:〈四時田園雜興〉系列、〈碧瓦〉、〈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州橋〉 ✑尤袤:作品文字簡潔平易風格清淡悠遠。 名作:〈蠟梅〉、〈淮民謠〉、〈雪〉 (二)國勢相對穩定期 💡風格明道致用、富含哲理(理學!💡代表:朱熹 ✑朱熹理學家代表。其作品飽含哲理,意趣橫生。 名作:〈觀書有感二首〉、〈春日〉 (三)南宋末期(亡國) 💡風格:沉鬱悲痛、淒涼辛酸 💡代表孤臣遺老-文天祥、鄭思肖、林景熙 ✑文天祥:著名愛國文人。作品強烈彰顯對品格、道義的堅持,對家國的忠愛。 名作:〈正氣歌〉、〈過零丁洋〉 ✑鄭思肖:宋末文人畫家,作品書寫亡國之恨,託物言志,沉痛哀戚。 名作:〈畫菊〉、〈二礪〉、〈德佑二年歲旦〉二首 ✑林景熙:宋末愛國文人,作品亦多寫亡國之痛。曾冒險與其他義士上山,拾取遭元朝人盜墓而被拋於荒野的宋皇室帝妃骸骨。 名作:〈酬謝皋父見寄〉、〈夢中作〉四首、〈冬青花〉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宋以後的詩:金、元、明、清

【金、元代】

💡代表:元好問、王冕 ✑元好問:〈續小娘歌〉、〈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潁亭留別〉、〈倪莊中秋〉、〈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王冕:〈勁草行〉、〈墨梅〉、〈白梅〉、〈梅花〉、〈楚漢兩城〉、〈冀州道中〉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明代】

(一)前期 💡代表:劉基、高啟 ✑劉基:〈題秋江獨釣圖〉、〈旅興〉、〈戰城南〉、〈玉階怨〉、〈北風行〉、〈五月十九日大雨〉 ✑高啟:〈春暮西園〉、〈初夏江村〉、〈尋胡隱君〉、〈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二)中晚期 💡代表:王守仁、唐寅、徐渭、湯顯祖 ✑王守仁:〈尋春〉、〈赴謫次北新關喜見諸弟〉、〈書梅竹小畫〉、〈題四老圍棋圖〉 ✑唐寅:〈把酒對月歌〉、〈桃花庵歌〉、〈畫雞〉、〈美人對月〉 ✑徐渭:〈竹〉、〈題墨葡萄圖〉、〈龕山凱歌〉、〈題畫梅〉 ✑湯顯祖:〈花朝〉、〈江宿〉、〈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遊〉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清代】

(一)前中期 💡代表:錢謙益、吳偉業、王士禎、查慎行、袁枚、趙翼、鄭燮、龔自珍 ✑錢謙益:〈初八日雨不止題壁〉、〈西湖雜感六首〉、〈和盛集陶《落葉》〉 ✑吳偉業:〈戲題仕女圖〉、〈圓圓曲〉、〈江城遠眺〉、〈過韓蘄王墓〉 ✑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江上〉、〈春不雨〉、〈秦淮雜詩二十首〉 ✑查慎行:〈三閭祠〉、〈雨過桐廬〉、〈曉過鴛湖〉、〈度仙霞關題天雨庵壁〉 ✑袁枚:〈消夏詩〉、〈哭三妹五十韻〉、〈所見〉、〈春風〉、〈十二月十五夜〉、〈山行雜詠〉、〈遣興〉、〈馬嵬〉 ✑趙翼:〈論詩五首〉、〈野步〉、〈題遺山詩〉、〈山行雜詩〉 ✑鄭燮:〈竹石〉、〈山中雪後〉、〈漁家〉、〈題畫蘭〉、〈新竹〉 ✑龔自珍:〈秋心三首〉、〈西郊落花歌〉、〈夜坐二首〉、〈己亥雜詩〉 (二)晚期(詩歌革新時期!) 💡代表:黃遵憲 ✑黃遵憲:〈番客篇〉、〈養疴雜詩〉、〈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海行雜感〉 總結來說,宋代詩歌繼承唐詩基礎,但風格轉為哲思說理,作品經常帶有隱喻。除了抒情,也有哲理意趣,這也是宋詩與唐詩最大的區別。往後的詩歌,金元時期名家當屬元好問、王冕;上列明代的詩人,幾乎都兼擅數體,或是戲曲家,或是音樂家;而清代有許多優秀文人,也不乏超長篇幅的古體詩作品。 筆記標題的「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來自王安石〈南浦〉,書寫詩人乘興泛舟,回程迷了路,只看到黃昏時分的景色。以下原文:

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這首詩和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陶淵明《桃花源記》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種熟悉感。同樣的空靈,同樣的美景,同樣有一點悵惘。極短篇幅,只有二十字,就彷彿讓人身處花間舟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南浦隨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青簷推薦:跟唐詩一樣有好多佳作!筆記有寫到的都給諸位參考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是青簷不是青鹽
63會員
25內容數
辛稼軒有云:「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不若以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你道山中取甚樂事?自有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是青簷不是青鹽的其他內容
2025/09/04
這篇是唐詩三百首的筆記。想必大家對唐詩都不陌生,可以信手拈來,琅琅上口。
Thumbnail
2025/09/04
這篇是唐詩三百首的筆記。想必大家對唐詩都不陌生,可以信手拈來,琅琅上口。
Thumbnail
2025/08/04
古體詩的發展,是奠基後來詩歌地位的重要關鍵,也進一步促成唐代近體詩的形成。古體詩相對自由,由士大夫們主寫,因此風格典雅。在魏晉時期,則出現文學史上重要詩人:陶淵明。
Thumbnail
2025/08/04
古體詩的發展,是奠基後來詩歌地位的重要關鍵,也進一步促成唐代近體詩的形成。古體詩相對自由,由士大夫們主寫,因此風格典雅。在魏晉時期,則出現文學史上重要詩人:陶淵明。
Thumbnail
2025/07/12
樂府詩的源頭可追溯至兩漢,是為民間歌謠,最巔峰的時期則是在魏晉南北朝;中唐時期,樂府詩發展受到白居易、元稹「新樂府運動」影響,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且不入樂;發展的末期,樂府詩則被詞、曲取代地位,漸漸沒落了。
Thumbnail
2025/07/12
樂府詩的源頭可追溯至兩漢,是為民間歌謠,最巔峰的時期則是在魏晉南北朝;中唐時期,樂府詩發展受到白居易、元稹「新樂府運動」影響,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且不入樂;發展的末期,樂府詩則被詞、曲取代地位,漸漸沒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9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9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8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8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7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7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6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6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2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