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你正在搜尋「Karuna Reiki 是什麼」、「與臼井靈氣(Usui Reiki)差在哪裡」、「是否需要點化 attunement 才能學」、「八個符號如何用在陰影與創傷」,這篇就是為你寫的。本文用清楚的脈絡把系統原理說透,給出可直接上手的自學與教學流程,讓能量練習不再抽象。你將快速掌握:Karuna Reiki 的來源與 Holy Fire® III 脈絡、修學門檻與課程選擇、八符號功能矩陣、三種實務情境(個人自療/臨床服務/遠距與空間),以及安全邊界與醫療免責。你不必追求神祕,只需要一套可複製的流程,讓「慈悲」成為可以每天實踐的行動。
文章導讀與適讀對象
這段要回答什麼?——誰適合讀、會得到什麼、立即怎麼開始。
摘要:若你已具備臼井靈氣(Usui Reiki)經驗,並希望把慈悲頻率帶進「陰影工作」與深層情緒創傷整合,Karuna Reiki 是自然的下一步。本篇提供清楚的學習路徑、實作 SOP 與風險邊界,幫助你把抽象的形而上語彙,落地成可複製的練習與服務。
你會獲得:
- 一眼看懂 Karuna 與 Usui/Angelic 的定位差異。
- 八符號功能矩陣(不揭示圖樣),對應常見議題與脈輪。
- 三場景操作 SOP+收工封存流程,含遠距與空間清理。
- 陰影整合紀錄表與「好轉反應」自我照護。
- 安全、倫理、醫療免責與轉介指引。
Karuna Reiki 是什麼?來源、傳承與 Holy Fire III 演進
問題:Karuna 的核心精神與系統脈絡是什麼?
摘要:「Karuna」在梵語中常被譯為「慈悲的行動」。Karuna Reiki® 為國際靈氣訓練中心(ICRT)在 1990s 以臨床經驗整合之系統,著重以慈悲頻率承接創傷與陰影面,並在 2014 年與「聖火(Holy Fire)」系統合流,形成 Holy Fire® III Karuna Reiki® 的教學譜系。其課程通常採兩級實作(八枚符號)與進一步之 Master/Teacher 階,強調穩定自我覺察、倫理與服務取向。
與其他系統的界線:
- 相對於 Usui Reiki:Usui 是通用基礎與入門標準;Karuna 在基礎上加深「慈悲×陰影整合」的專向工作。
- 相對於 Angelic/天使靈氣:Angelic 側重臨在與召請;Karuna 強化議題導向與創傷修復流程(兩者可互補但不混用)。
範例(定位與價值):
- 學員 A 具 Usui 二階,長期卡在關係自責循環;引入 Karuna 的自我慈悲與陰影對話後,四週內將「衝突後自責時間」從 3 天降至 6 小時,並能在當下覺察身體訊號而中止投射。
修學門檻與學習路徑:先修能力、自學與課程規劃
問題:我要具備什麼?先讀什麼?如何選課與規劃進度?
摘要:建議至少具備 Usui 二階(能量調度與遠距觀念),再依個人志向選擇 Karuna Practitioner(實作者)或直接通往 Karuna Master(通常需 Usui Master)。同時,建立「自療穩定度」與「情緒覺察」的基礎,能大幅降低創傷觸發帶來的混亂。
建議路徑:
- Usui I→II:身體掃描、符號倫理、遠距觀念;可先行 21 天自療紀錄。
- Karuna Practitioner(I+II):八符號實作、聲頻(chant/toning)應用、議題導向療程設計。
- Karuna Master/Teacher:點化流程、教學設計、督導實習與倫理框架。
先修能力檢核表(節錄):
- 連續 14~21 天自療紀錄(睡眠、情緒、夢境、飲水)。
- 觸發因子覺察(0~10 強度量表)與三步降幅策略。
- 服務倫理知能:同意書、保密、轉介與記錄保存。
範例(課程選擇):
- 以臨床服務為目標者:優先選擇含「督導與個案報告」的班別;
- 以自我修為為主者:選擇強調冥想、聲頻與身心整合的班別。
Karuna 八符號功能矩陣(不公開圖樣)
問題:八枚符號分別對應哪些議題?如何在實作中組合?
摘要:本表以常見稱呼整理用途要點,重點是「議題導向×脈輪對位×操作提醒」。

卡魯娜符號功能對照
註:以下皆為教育性功能摘要,不涉及符號圖樣與點化細節;實際使用請遵循所屬傳承與教師指引。
範例:
- 童年羞愧觸發:Zonar 開啟記憶→Harth 自我慈悲→Shanti 收工→Cho Ku Rei 封存。
- 拖延與自我破壞:Kriya 安排行動→Rama 落地執行→Iava 設定界線→晚間 Shanti 釋放。
三場景操作 SOP:個人自療/臨床一對一/遠距與空間
問題:實作到底怎麼做?不同情境如何變化?
摘要:下列 SOP 以「評估→設定→施作→整合→收工→追蹤」為骨幹,便於記錄與複製。若你同時具備 Usui 符號,可於「收工封存」階段併用。
1|個人自療 5+2 步驟
這段要點:先安頓,再進入議題;過程短、頻率穩;重視記錄。
- 接地與定心:3 分鐘呼吸+身體掃描。
- 意圖設定:一句話界定本次焦點(例:面對面試焦慮)。
- 符號施作:依矩陣選 1~2 枚,時間 10~15 分。
- 整合書寫:記錄身體感、情緒詞與洞見。
- 收工與封存:Shanti→(選用)Cho Ku Rei→喝溫水。
- 日記追蹤:睡眠、夢境、觸發強度(0~10)。
- 週回顧:調整下一週的議題與符號組合。
範例:求職壓力導致失眠者,連續 14 天以 Shanti+Gnosa 睡前練習,失眠頻率由每週 5 夜降至 2 夜。
2|臨床一對一(60~90 分鐘)
這段要點:以安全與同意為先,清楚框架與回饋機制。
- A 評估(10’):量表+目標+禁忌確認(孕期、精神症狀、近期手術)。
- B 設定(5’):共同擬定本次焦點與「遠距觸發」應對詞。
- C 施作(35’):依矩陣選 2~3 枚;加入聲頻(toning)可加深身體共鳴。
- D 整合(10’):身體回饋、家庭作業(呼吸、地氣、記錄)。
- E 收工(5’):Shanti+感謝+喝水;必要時補充糖鹽水。
範例:關係衝突個案,四週三次;以 Zonar→Harth→Iava 為主軸,並練習「非暴力溝通」作業,衝突後和解時間由 3 天縮短至 24 小時。
3|遠距與空間(群體)
這段要點:強化時間與範圍的界線,清楚說明後效應與回報管道。
- 遠距個案:固定時段+訊息確認,建立「回饋表單」;以 Shanti 收尾並提醒飲水與睡眠。
- 空間清理:明確界定區域(房間/工作室),以 Rama 強化穩定與界線,再以 Shanti 平衡;避免在人潮洶湧時段操作。
範例:家族聚會前一晚做空間場域調整(Rama→Shanti),次日爭吵事件數由以往 4 次降為 1 次。
陰影工作與情緒整合:紀錄表與好轉反應自我照護
問題:如何避免「做完更亂」?如何觀測改變?
摘要:以「記錄→辨識→整合→回顧」形成閉環;把「好轉反應」視為訊息而非失控,設定 48~72 小時的照護窗口。
陰影整合紀錄表(節錄欄位)
- 本次焦點/觸發情境(人、事、地、物)。
- 前後強度(0~10)與身體部位感受。
- 使用符號與步驟(如 Zonar→Harth→Shanti)。
- 洞見與下一步行動(1~2 個)。
好轉反應的四件事:
- 補水與鹽分:連續 2~3 天,每日體重×30ml。
- 睡眠與光照:夜間 7–9 小時,白天 15 分鐘日照。
- 接地行走:赤足或慢步 10–20 分鐘。
- 情緒容納:以「情緒輪」命名感受,避免自我評斷與急於修理。
範例:個案在第三次療程後短暫情緒波動,以紀錄表與接地作業度過 36 小時後恢復穩定,且對先前議題的反應強度降為 2/10。
安全、風險與倫理:同意書、醫療免責、轉介指引
問題:什麼情況要停?什麼時候該轉介?
摘要:Karuna 著重創傷與陰影,越需要清楚的邊界;任何時候「安全」優先於「突破」。
禁止/暫停條件(例):
- 自傷或他傷風險、嚴重解離或妄想;
- 近期手術未癒合、重大醫囑限制;
- 孕期前三個月或醫囑不建議之特殊狀況。
三層轉介地圖:
- 醫療系統:急性身心症狀、藥物評估、檢查需求。
- 心理專業:創傷治療、長期情緒疾患、家庭/伴侶諮商。
- 靈性督導:修行與倫理困惑、邊界議題、服務者耗竭。
醫療免責:
本文與所涉教學僅供身心靈自助與教育資訊之用,非醫療診斷或處置之替代。若有任何醫療需求或疑慮,請先諮詢合格之醫療/心理專業人員。
常見 FAQ
- Q:只有 Usui 二階可以學 Karuna 嗎? A:多數傳承允許先修 Practitioner;若要進 Master/Teacher 通常需 Usui Master。建議先完成 21 天自療並提交紀錄表。
- Q:Karuna 的「陰影療癒」與一般情緒釋放有何不同? A:不追求快速排除感受,而是以慈悲頻率容納、理解、轉化,並落實可行動的改變。
- Q:什麼是 Holy Fire® III Karuna? A:在 Karuna 基礎上融合聖火傳承的點化與冥想流程,強調「臨在感」與「自我淨化」。
- Q:會不會出現好轉反應? A:可能出現短暫疲倦、夢境活躍、情緒起伏;請依第 5 節的四件事進行照護。
- Q:遠距 Karuna 有效嗎? A:前提是清楚的意圖設定、時間同步與回饋管道;以紀錄表追蹤最準確。
名詞對照(中英對照)
- Karuna:慈悲的行動;Karuna Reiki® 為註冊商標與特定教學系統。
- Reiki/靈氣:宇宙生命能量(Rei)×生命力(Ki)的合稱,亦指一套能量療癒傳承。
- Attunement/點化:教師以特定流程啟動學員與符號頻率之連結。
- Shadow Work/陰影工作:面對被壓抑或否認的自我面向並整合之過程。
- Chant/Toning/聲頻:以聲音共振加深身體與能量場的對齊。
- Holy Fire®:聖火傳承之能量與教學體系,常見於 Holy Fire® III Karuna Reiki®。
總結
Karuna Reiki 的核心是以慈悲頻率承接並轉化陰影,讓被壓抑的情緒在安全容器中被看見、被理解、被整合,而非被推開或急於修理。
首先說清楚 Karuna Reiki 的定義、來源與與臼井靈氣(Usui Reiki)的差異,讓讀者能在正確的傳承脈絡中理解這股能量。修學門檻與點化(attunement)被具體化為可檢核的自療穩定度與學習路徑,協助你判斷何時適合進班、何時應先強化基礎。
八個符號的功能矩陣對應創傷時間線、界線、自愛、行動、洞見與安寧,並以脈輪與部位對位,讓符號不是名詞而是工具。個人自療、臨床一對一與遠距/空間三種 SOP 將操作拆解成可複製流程,使靈氣 Reiki 的能量能在真實生活中落地。
陰影整合紀錄表與好轉反應的自我照護框架,提供觀測變化的客觀方法,避免「做完更亂」的焦慮。
安全與倫理以同意書、醫療免責與轉介為邊界,提醒服務者與學員把安全放在任何突破之前。Holy Fire® III Karuna 的演進重點則補足現代傳承的臨在感與自我淨化,為不同學習階段提供明確選項。
最終重點是:當靈氣、Reiki 與慈悲化為日常可操作的原理與練習,能量便不只是一種體感,而是一種對自己與世界更負責的行動。
版權與註記:Karuna Reiki®、Holy Fire® 為其權利人之註冊商標。本文為教育資訊,未揭示任何符號圖樣;請於合格教師指導下學習與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