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怎麼沖最好喝?六大沖煮技巧完整教學
為什麼同一顆咖啡豆,味道會差很多?
很多人買了精品咖啡豆,卻發現沖出來的咖啡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其實問題不一定在豆子,而是 咖啡沖煮的六大變因。只要掌握好「水溫、水質、研磨、粉水比例、時間、器具」,你就能在家沖出咖啡館等級的風味。
1. 咖啡水溫多少最適合?
- 一般建議:90–96°C
- 水溫太高 → 過度萃取,苦味明顯
- 水溫太低 → 萃取不足,味道偏酸
建議:
- 淺焙豆 → 93–95°C
- 深焙豆 → 88–92°C
2. 沖咖啡用什麼水最好?
水佔咖啡 98% 成分,水質直接影響風味。- 硬水(礦物質多):口感厚實,但壓抑酸味
- 軟水(礦物質少):酸質明亮,但層次較薄
建議:用過濾水或瓶裝水,避免自來水的氯味。
3. 咖啡研磨粗細怎麼選?
- 太細 → 容易過萃,苦澀
- 太粗 → 容易萃取不足,味道淡
常見沖煮方式研磨建議:
- 手沖咖啡:中細磨(像砂糖顆粒)
- 義式濃縮:極細磨(接近粉末)
- 法式濾壓壺:粗磨(像海鹽顆粒)
4. 咖啡粉水比例多少才對?
黃金比例是 1:15 到 1:17(咖啡粉 : 水)
- 喜歡濃 → 1:15
- 喜歡清爽 → 1:17
範例:20g 咖啡粉 → 300ml 熱水
5. 咖啡沖煮時間要多久?
- 手沖咖啡:約 2.5–3 分鐘
- 義式 Espresso:約 25–30 秒
- 冷萃咖啡:約 8–12 小時
原則:時間太久 → 苦;太短 → 酸而淡。
6. 咖啡器具會影響風味嗎?
不同器具會帶來不同口感:
- V60 濾杯:清爽、明亮
- Kalita 波浪:均衡、厚實
- 法式濾壓壺:油脂感濃郁
- 摩卡壺:濃烈接近義式
建議:新手可以從 V60 或 Kalita 入門。
常見問題(FAQ)
Q1:手沖咖啡比例要怎麼抓?
→ 最常見是 1:16,可以依口味調整。
Q2:咖啡太酸怎麼辦?
→ 提高水溫、磨細一點或延長時間。
Q3:咖啡太苦怎麼辦?
→ 降低水溫、磨粗一點或縮短時間。
一杯好喝的咖啡,不只靠咖啡豆,還要掌握沖煮的六大技巧。只要你能控制好 水溫、水質、研磨、比例、時間、器具,就能從新手快速進步,沖出屬於自己的完美風味。
作者|啡常時光
沖咖啡就像實驗,沒有唯一的公式,但有一套可以遵循的原則。下次沖咖啡時,不妨只改變一個小細節,你會發現風味差異比想像中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