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創作 - 內灣的前世今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內灣老街百年變遷|從樟腦開墾、煤礦伐木到鐵道風華的山城歷史

🌿 開墾的起點|清朝嘉慶年間的內灣

兩百多年前的清朝嘉慶年間(約 1820 年),一位名叫陳福成的拓墾者,來到今日新竹縣橫山鄉內灣地區的深山裡開墾。

當時這裡樹木茂密,盛產樟樹,人們伐木提煉樟腦,成為重要的經濟來源。

那時的內灣,只是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聚落,外圍便是泰雅族的傳統生活領域。這段拓墾歷史,為內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日治時期的理蕃與資源開發(1911–1945)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政府開始推行「理蕃」政策,管理山地原住民並開發山區資源。

1911 年,日本人在內灣鋪設簡單的輕便鐵軌,方便將木材、樟腦等物資運送到平地。

到了昭和年間(約 1926~1945 年),日本人在內灣發現了煤礦,展開大規模採礦與伐木,並將資源運回日本,開啟內灣第一次的開發高峰。

這段時期,日本人還在內灣種滿櫻花,每到春天盛開,山城一片粉色花海,因此內灣又被稱為「櫻花部落」。

🚂 內灣線鐵路的誕生與繁榮的序曲(1944–1950)

1944 年,日本開始興建內灣線鐵路,原計畫作為運輸木材、礦產的重要幹線,但因二戰結束而中斷。

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手,1947 年完成新竹至竹東路段,1950 年全線通車。這條鐵路不僅便利了資源運輸,也開啟了內灣的熱鬧繁榮時期。

隨著車站周邊商業活動興盛,內灣逐漸成為北台灣山區的交通與產業中心之一。

⛏ 礦業與伐木的黃金年代(1950–1970)

1950 到 1970 年,是內灣的黃金年代

煤礦開採與伐木產業蓬勃發展,大量外地勞工湧入,形成熱鬧的山城聚落。

街道兩旁湧現戲院、茶室、酒館,夜晚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內灣成為當時北台灣重要的產業重鎮之一。

🎬 內灣戲院與「木馬道」的歷史場景

內灣戲院:山城的文化地標

1950 年落成的內灣戲院,原為堆放木材的倉庫,後來改建為木造日式戲院。

紅磚、木材結構搭配黑瓦屋頂,充滿濃濃日式風情,成為工人下班後的娛樂中心,也是一代人共同的回憶。

木馬道:林業運輸的生命線

除了戲院,內灣還保留著「木馬道」的歷史痕跡。當年伐木工人將木材綁在稱為「木馬」的工具上,沿著以青剛櫟鋪設的木道滑行,把木料送到聚落的「料坪」集中堆放,形成壯觀的運材景象。

今天我們走在「木馬古道」,仍能看到林業時期的遺跡,彷彿回到那個汗水與木屑交織的年代。

🏞 產業衰退與山城轉型(1970 以後)

然而,好景不常。到了 1970 年代,森林資源逐漸枯竭,政府頒布禁伐令,煤礦也接近開採極限。

失去產業支撐的內灣,小鎮人口外移,昔日的繁華逐漸消逝。

直到近年觀光業興起,內灣重新以「內灣老街」、鐵道懷舊氛圍與自然山林景致,成為台灣旅遊熱門景點之一。

🌄 走讀內灣|從老街看見產業與文化的交織

內灣老街不僅僅是吃吃喝喝、拍照打卡的地方,更是一條能「走讀歷史」的街道。

當你走在這裡,能同時感受開墾、殖民、礦業伐木、鐵道興盛與觀光轉型的百年歷史脈絡。

👉 想深入了解更多內灣當地老居民的口述歷史,請前往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影音資料庫

📢 行動呼籲|用精準圖文幫你做行銷

想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在地文化的故事嗎?

讓我們用精準圖文幫你做行銷,把歷史與人文轉化為人人願意閱讀、分享的精彩內容👇

📩 歡迎留言洽談合作,一起讓這些在地故事透過 Google Discover 傳得更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蛋蛋風扇的繪本創作
1會員
4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水瓶座A型的蛋蛋風扇,被科技業耽誤的文藝中年,歡迎來看看我在藝術方面的創作,若需客製化繪本或欲出版,請留言洽談,謝謝。
2025/09/17
一百多年前,新竹城裡的小朋友流傳著一首童謠: 硫璃燈,迎去媽祖間,(媽祖廟) 媽祖婆沒閒,迎去觀音亭,(竹蓮寺) 觀音媽面笑笑,迎去大眾廟(此指南壇大眾廟) 大眾爺面黑黑,迎去絞場埔,(西大路與食品路交叉口,舊殯儀館,清領時期絞刑刑場) 絞場埔沒發草,迎去西門口,(石坊街一帶)...
Thumbnail
2025/09/17
一百多年前,新竹城裡的小朋友流傳著一首童謠: 硫璃燈,迎去媽祖間,(媽祖廟) 媽祖婆沒閒,迎去觀音亭,(竹蓮寺) 觀音媽面笑笑,迎去大眾廟(此指南壇大眾廟) 大眾爺面黑黑,迎去絞場埔,(西大路與食品路交叉口,舊殯儀館,清領時期絞刑刑場) 絞場埔沒發草,迎去西門口,(石坊街一帶)...
Thumbnail
2025/09/17
在新竹北埔,有一種很有名的茶,叫做 東方美人茶。它還有好多名字呢!像是「膨風茶」、「椪風茶」、「蜒仔茶」,甚至因為茶葉上有白白的絨毛,又被叫做「白毫烏龍」。聽起來很特別吧? 這個故事要從1932年說起。當時有一位叫 姜瑞昌 的茶農,他在北埔種茶。那年夏天,他的茶園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Thumbnail
2025/09/17
在新竹北埔,有一種很有名的茶,叫做 東方美人茶。它還有好多名字呢!像是「膨風茶」、「椪風茶」、「蜒仔茶」,甚至因為茶葉上有白白的絨毛,又被叫做「白毫烏龍」。聽起來很特別吧? 這個故事要從1932年說起。當時有一位叫 姜瑞昌 的茶農,他在北埔種茶。那年夏天,他的茶園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Thumbnail
2025/09/16
老湖口天主堂的故事 在新竹湖口老街上,有一座特別的教堂——「老湖口天主堂」。這不只是一座禮拜的地方,它還記錄了一百多年來,湖口老街的熱鬧與變化、台灣鐵路的發展,以及天主教會來到這裡傳播愛的歷程。 時間要回到清朝光緒年間,大約是1892年。當時劉銘傳在湖口設立了「大湖口火車碼頭」...
Thumbnail
2025/09/16
老湖口天主堂的故事 在新竹湖口老街上,有一座特別的教堂——「老湖口天主堂」。這不只是一座禮拜的地方,它還記錄了一百多年來,湖口老街的熱鬧與變化、台灣鐵路的發展,以及天主教會來到這裡傳播愛的歷程。 時間要回到清朝光緒年間,大約是1892年。當時劉銘傳在湖口設立了「大湖口火車碼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