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創作 - 內灣的前世今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兩百多年前,清朝嘉慶年間,大約 1820 年的時候,有一個叫 陳福成 的人來到深山裡開墾。這裡樹木茂密,盛產樟樹,人們砍樟樹來提煉樟腦,成為當時重要的經濟來源。當時的內灣,只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聚落,外面再深入,就是泰雅族的生活範圍了。

進入日治時代後,日本人開始進行「理蕃」(管理山地原住民)和資源開發。他們在 1911 年鋪設了簡單的輕便鐵軌,方便運送物資。到了昭和年間,日本人在這裡發現了煤礦,於是展開大規模採礦,同時也砍伐大量森林,把木材、礦產都運到日本。

那時候,日本人還在內灣種滿櫻花,所以內灣也被稱為「櫻花部落」。1944 年,他們開始興建 內灣鐵路,不過還沒完工就遇到二戰結束。戰後,國民政府接手,1947 年新竹到竹東的路段先通車,1950 年整條內灣線才全線通車。從那時起,內灣才真正熱鬧了起來。

1950 年到 1970 年這二十年間,是內灣最繁榮的時候。礦業和伐木業非常興盛,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來工作。隨著人口增加,戲院、酒館、茶室一一出現,街上到處是人聲鼎沸。

其中,內灣戲院 成了最熱鬧的地標。它建於 1950 年,是一座木造的日式戲院。戲院原本是堆放木材的地方,後來改建成可以看電影、看戲的空間。屋子用紅磚、木材搭建,黑瓦屋頂透著濃濃的日式風情。當時的工人下班後,就最喜歡到戲院看戲、休閒。

除了戲院,內灣還有一條很有名的「木馬道」。當年伐木工人要把山上的木材運下來,他們會把木料綁在一種叫「木馬」的工具上,再放到鋪設好的木道上拖行。這些木道用堅硬的青剛櫟鋪設,非常耐磨。木材就這樣一路被拖到聚落裡的「料坪」,堆放等待運走。

今天我們走在「木馬古道」上,看到的就是當年伐木的歷史痕跡。

不過,好景不常。到了 1970 年代,森林資源快被砍光,政府也開始禁止伐木,礦產也逐漸挖完了。失去產業支撐的內灣,小鎮人口開始外流,繁榮的光景漸漸消失。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幫忙按個讚,會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歡迎留言洽談客製化繪本製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蛋蛋風扇
0會員
1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水瓶座A型的蛋蛋風扇,被科技業耽誤的文藝中年,歡迎來看看我在藝術方面的創作,若需客製化繪本或欲出版,請留言洽談,謝謝。
蛋蛋風扇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一百多年前,新竹城裡的小朋友流傳著一首童謠: 硫璃燈,迎去媽祖間,(媽祖廟) 媽祖婆沒閒,迎去觀音亭,(竹蓮寺) 觀音媽面笑笑,迎去大眾廟(此指南壇大眾廟) 大眾爺面黑黑,迎去絞場埔,(西大路與食品路交叉口,舊殯儀館,清領時期絞刑刑場) 絞場埔沒發草,迎去西門口,(石坊街一帶)...
Thumbnail
2025/09/17
一百多年前,新竹城裡的小朋友流傳著一首童謠: 硫璃燈,迎去媽祖間,(媽祖廟) 媽祖婆沒閒,迎去觀音亭,(竹蓮寺) 觀音媽面笑笑,迎去大眾廟(此指南壇大眾廟) 大眾爺面黑黑,迎去絞場埔,(西大路與食品路交叉口,舊殯儀館,清領時期絞刑刑場) 絞場埔沒發草,迎去西門口,(石坊街一帶)...
Thumbnail
2025/09/17
在新竹北埔,有一種很有名的茶,叫做 東方美人茶。它還有好多名字呢!像是「膨風茶」、「椪風茶」、「蜒仔茶」,甚至因為茶葉上有白白的絨毛,又被叫做「白毫烏龍」。聽起來很特別吧? 這個故事要從1932年說起。當時有一位叫 姜瑞昌 的茶農,他在北埔種茶。那年夏天,他的茶園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Thumbnail
2025/09/17
在新竹北埔,有一種很有名的茶,叫做 東方美人茶。它還有好多名字呢!像是「膨風茶」、「椪風茶」、「蜒仔茶」,甚至因為茶葉上有白白的絨毛,又被叫做「白毫烏龍」。聽起來很特別吧? 這個故事要從1932年說起。當時有一位叫 姜瑞昌 的茶農,他在北埔種茶。那年夏天,他的茶園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Thumbnail
2025/09/16
老湖口天主堂的故事 在新竹湖口老街上,有一座特別的教堂——「老湖口天主堂」。這不只是一座禮拜的地方,它還記錄了一百多年來,湖口老街的熱鬧與變化、台灣鐵路的發展,以及天主教會來到這裡傳播愛的歷程。 時間要回到清朝光緒年間,大約是1892年。當時劉銘傳在湖口設立了「大湖口火車碼頭」...
Thumbnail
2025/09/16
老湖口天主堂的故事 在新竹湖口老街上,有一座特別的教堂——「老湖口天主堂」。這不只是一座禮拜的地方,它還記錄了一百多年來,湖口老街的熱鬧與變化、台灣鐵路的發展,以及天主教會來到這裡傳播愛的歷程。 時間要回到清朝光緒年間,大約是1892年。當時劉銘傳在湖口設立了「大湖口火車碼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Thumbnail
「從太平山森林開始,正式成立於1968年。」 前身為「新義發木材股份有限公司」,「農禾 × 辳和企業」(以下簡稱「農禾」)是羅東在地的木材公司,早期從事台灣檜木一般製材,於木材市場,從原木、製品的進口、製材都有良好的口碑。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