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明白自己的人生有限,每分每秒都像是在倒數計時。日常生活卻有許多事情讓我們分心,比如站在街口等紅綠燈時,總要拿起手機看個通知或滑幾個短影音,有些人甚至可以玩一場小遊戲。看似善加利用零碎時間,實際上我們只是在無謂地消耗有限的專注力。
我們之所以能夠成長,是因為我們專注在某件事情上,並透過不斷練習,漸漸將一項技能變成專業。然而,比時間更有限的,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平均需要6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醒著的時光也沒辦法總是專注,就像是聽一場40分鐘的演講,多數人撐到20分鐘便會開始分心,也許是回想剛剛聽到的部分,也許是前面的內容激起回憶的漣漪。聽古典音樂會也一樣,普通人不太可能從頭到尾都不分心,更多的時候,是讓音樂自然流入耳中,最後有個整體感受,加上部分印象深刻的片段。即便是音樂系的學生,也免不了會分神。
既然專注如此有限,我們該如何開源節流呢?多運動
運動對於專注力的提升,已經有大量的研究佐證。過去準備大型考試前,我都會和朋友早早到學校跑操場,不僅讓大腦更清醒,一整天下來的專注力也有感提升。此外,運動消耗的體力也讓我可以有更優質的睡眠 (後面會提到)。
營造讓自己專注的環境
選對環境,就能大幅提升專注時間。求學階段的K書中心就是個例子。由於身旁的人都在努力練習題目或寫筆記,自己也比較容易投入在相同的事物上。待在家中書房時,可以依據個人喜好播放音樂。我自己多半會聽純音樂,因為歌詞較容易讓我分心。習慣使用香氛人也可以選擇特定的香調,讓自己在聞到特定氣味時,自動會從事高度專注的作業。同樣地,如果家中環境不方便,可以去咖啡廳或圖書館,帶越少東西越好,比如想要撰寫報告的話,就只帶筆電,或者把手機放在背包深處,越是不易取得,就越能減少分心的衝動。
高品質的休息
專注的泉源是優質的休息。我想多數人都體驗過連續熬夜的後果,大腦會有種麻木感,多數時間都只能放空,即便投入工作,也因為容易分心而出錯。充足且深度的睡眠能盡可能讓我們的專注力充飽電,去面對更多挑戰。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睡前不看藍光,對光線或聲音敏感的人,可以佩戴眼罩或耳塞等。睡眠不足不僅對健康有害,也會降低專注力,從而達不到理想的生產力。
有意識地減少分心源頭
有時候我們明知道自己浪費許多專注力在無關緊要的事務上,卻還是無法自拔地縱容自己。我試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特地安排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寫下自己一整天下來如何利用時間(可以確認手機APP使用時間),發現有哪些習慣會消耗專注力,就可以開始斷捨離;比如關閉訊息通知,或甚至刪除APP。隔天會發現自己多出許多時間,也更有餘力專注在有生產力的事務上。
結語
每個人的專注力有限,也因為它的稀缺性,許多企業早已注意到專注的價值。我們觀看youtube時,總會有好幾秒的廣告無法跳過,若想要完全無廣告,就得額外付費。許多APP也一樣透過訂閱制度,來換取零廣告的體驗。當我們也開始重視專注的價值,便可以開始取捨。現在,是時候好好把精力投入在真正在意的人事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