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敘事戰下的挑戰:台灣如何守住話語權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文/島國觀察室

導言

  近年來,中國對於「敘事戰」(narrative warfare)的運用,已逐漸形成「有架構」的方式。從國際論壇上的「和平崛起」說法,到國際媒體廣泛引用的「台灣是美國棋子」論調,中共正試圖在尚未動用武力之前,先行塑造輿論環境,為可能的衝突建立合理性。這種敘事戰的操作,不僅針對國際社會,也滲透台灣內部輿論場域,企圖在民心層面造成分裂與懷疑。

  台灣長期以來多將焦點集中在硬體軍事防衛,卻忽視了「話語權」本身也是一種戰場。事實上,若話語權失守,再強大的軍事部署也難以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國內民心的信任。本文將綜合近期國內外新聞與智庫觀察,檢視中共敘事戰的手法、對台操作案例,以及我國應如何守住話語權。

一、中共敘事戰的戰略意圖

  中共的敘事戰不僅是「說故事」,更是一種結合外交、經濟與軍事的「混合型作戰」。在對外場合,中共透過香山論壇等平台不斷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亞洲和平」等話語,試圖將自身軍事崛起合理化,並淡化對周邊國家的威脅感。2024 年底,中國國防部長在香山論壇的發言即指出,「亞太安全不能靠軍事同盟,而要靠合作共贏」,此言論隨即被國際媒體廣泛轉載。

  在對台敘事上,中共更強調「台灣內部分裂」「民進黨挑釁導致戰爭」,意圖將侵略責任轉嫁為「台灣自找」。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2025 年的民調,中國媒體與親中社群帳號經常操作「台灣民意渴望和平統一」的說法,與實際上過半民意支持維持現狀或追求自主的結果明顯相左。

  《蘭德公司》 在 2023 年的報告便指出,中俄等威權國家的敘事戰,往往並非要建立一個完全可信的「真相」,而是要「讓真相變得模糊」,使民主社會陷入無所適從的內耗。這樣的觀察,也適用於今日的台灣情境。

二、中共對台敘事戰的手段與案例

  在國際層面,中共最常見的手法是透過官媒與外宣平台,把台灣描繪為「美國的棋子」或「挑釁區域穩定的麻煩製造者」。例如 2024 年中國在香山論壇期間,透過《環球時報》英文版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美國借題發揮將把台灣推向戰爭」,這樣的論述被部分國際媒體在平衡報導時引用,間接削弱了台灣的主體性。到了 2025 年 9 月,中共更進一步操作歷史敘事,將二戰時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當作對台主權依據,美國則公開批評這是「扭曲歷史以施壓台灣」。

  在國內層面,中共操作更為細緻。透過「中資內容農場」與境外社群帳號,散播如「美國賣武器只是斂財」「台灣年輕人不願意上戰場」的敘事。台灣民主基金會在 2024 年的「民主韌性調查」發現,45% 的民眾曾接觸過來源可疑、但與自身政治立場相符的訊息。國安局更指出,2024 至 2025 年間,中共對台假訊息量成長約 60%,內容涵蓋「美國不會援助台灣」「政府無能」等,透過 Facebook、X(前 Twitter)、TikTok 等平台大量散布。近期甚至在 LINE 群組上,出現「若戰爭爆發,美國不會幫台灣」的短影片,點閱數動輒數十萬,明顯帶有削弱信心的目的。

  在軍事安全議題上,中共更常把實際軍演與輿論操作結合。2024 年環台軍演後,官方媒體立刻散播「台灣軍方士氣低落」「封鎖已成定局」的說法。2025 年 4 月,解放軍再度在台灣周邊進行多軍種演習,並以官媒與外交系統持續將賴清德總統描繪為「挑釁者」「分裂主義者」。這些訊息迅速被轉載,部分外媒在「平衡報導」框架下引用,造成台灣回應的時效落差。

  此外,2025 年台灣多起海底電纜受損事件,也成為中共敘事戰的新材料。當台灣法院判決船長蓄意破壞電纜時,中國外交部卻指控台灣「政治化處理」,反過來將事件包裝為「抹黑中國」。這種把具體技術與安全事件轉化為政治攻防的做法,正是中共敘事戰滲透民生層面的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揭示,中共敘事戰的操作並非單純的媒體口號,而是多管齊下:國際層面透過大外宣與歷史敘事輸出、國內層面則利用分化與假訊息、軍事層面則搭配即時演習與事件操作製造心理壓力。

三、國際經驗的觀察與啟示

  多場衝突也提供了我們重要的比較樣本,凸顯台灣需要借鑑的方向。

  在烏俄戰爭中,俄羅斯以「去納粹化」「保護俄語人口」為核心敘事,企圖正當化入侵。然而,烏克蘭政府迅速回應,以即時影像、數據與國際記者採訪,揭露俄軍暴行。CSIS 在 2024 年的分析報告指出,烏克蘭能在戰爭初期穩住國際支持,正是因為「快速而透明的資訊釋出」削弱了俄羅斯的話語空間。

  歐盟與北約同樣正面臨資訊戰挑戰。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在 2024 年的年度報告中指出,「假訊息的傳播速度已超過傳統新聞循環,唯有制度化的戰略傳播(StratCom),才能確保政府能在數小時內給出權威回應。」這樣的制度設計,讓北約各國能夠協調一致,避免被對手各個擊破。

  在中東衝突中,以色列國防軍(IDF)大量使用即時影像與社群平台,並且強調其人道援助行動。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INEP, 2024)分析指出,以色列雖在國際輿論承受批評,但透過「結合軍事行動與人道敘事」,仍維持了部分關鍵盟友的支持。

  這些經驗共同顯示:反制敘事戰不能只靠被動駁斥,而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快速性、制度化、與真實證據。

四、台灣應有的反制方向

  要守住話語權,台灣必須正視「語言與認知」本身即是戰場。以下提出幾個方向:

  1. 快速性:建立跨部會「即時澄清機制」,重大錯誤訊息須在 3至6小時內由官方提出版本。
  2. 事實性:善用開放數據與現場影像,提供可驗證的證據,並主動送交國際媒體與查核機構。
  3. 權威性:確立單一發聲窗口,避免各單位各說各話,導致民眾與外媒混淆。
  4. 情境化:針對不同受眾調整敘事,國際媒體需要的是數據與英文摘要,國內社會則需要與生活相關的故事。
  5. 演練化:將敘事反制納入軍事演習與跨部會演練,模擬敵方敘事滲透情境,確保回應節奏符合實戰需求。
  6. 社會連結:強化與民間查核平台的合作,建立政府提供原始資料、民間進行獨立查核的模式,形成社會第一道防線。

五、長期戰略思維

  除了短期的回應速度,台灣更需要長期的敘事戰略。

  首先是主動出擊。台灣不能只在對手發動敘事後才被動反駁,而應長期推廣自身的民主治理、人道救援與產業創新故事。這些敘事是台灣最具優勢的資產,能夠建立正面形象,削弱對手的負面描繪。

  其次是國際合作。歐盟與北約的經驗顯示,跨國協作能有效抵擋假訊息。台灣應積極與美、日、歐洲民主國家共享資訊戰經驗,建立「共同話語社群」。

  再者是透明化。在不危及國安的前提下,政府與軍方應建立公開數據文化,這不僅是危機澄清的需要,也是建立長期社會信任的基礎。

  最後是人才與預算。敘事反制不能依靠臨時性專案,而必須納入國安長期計畫,培養專業人才,編列專責預算,確保制度化運作。只有當反制行動有制度、有資源、有持續性,台灣才能真正與中共長期對抗。

結語

  敘事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若台灣在話語權上失守,即便擁有再先進的軍事武器,也可能在國際社會失去支持,在國內社會喪失信任。

  守住話語權,不僅是軍事任務,更是國家安全的基礎工程。它需要軍方、政府、媒體與社會共同協作。快速、事實、權威、情境化,這四大原則必須成為我們日常作戰的一部分。

  唯有在真實戰場與認知空間同時站穩,台灣才能在中共敘事戰的陰影下,維持自身的自由與安全。


參考資料

  • RAND Corporation. Countering Russian and Chinese Narrative Warfare. 2023.
  • CSIS. Narratives and Information in the Ukraine War. 2024.
  •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EEAS). EU vs Disinfo Annual Report. 2024.
  •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WINEP). Information Operations in the Gaza Conflict. 2024.
  •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民調》,2025。
  • 台灣民主基金會,《台灣民主韌性調查》,2024。
  • Reuters. “US says China spreads false World War Two narratives to pressure Taiwan.” 2025-09-15.
  • Reuters. “China says Taiwan politicising cable damage issue after ship’s captain jailed.” 2025-06-13.
  • Associated Press (AP). “Taiwan says China’s disinformation against island grew 60% last year.” 2025-03-20.
  • Washington Post. “China launches large-scale military drills around Taiwan.” 2025-04-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國觀察室
6會員
71內容數
島國觀察室風格守則: 我是《島國觀察室》專欄作者,專注於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專注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結合理性分析與歷史比較,提供具戰略視野與預測性的觀點。
島國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19
當前國際安全局勢急遽變化,中國在香山論壇強調主權立場,台灣展示與美方共同製造飛彈,中東與歐洲安全網絡重組,俄越規避制裁,顯示多極化與自主化趨勢加速。
Thumbnail
2025/09/19
當前國際安全局勢急遽變化,中國在香山論壇強調主權立場,台灣展示與美方共同製造飛彈,中東與歐洲安全網絡重組,俄越規避制裁,顯示多極化與自主化趨勢加速。
Thumbnail
2025/09/14
2025 年 9 月,俄羅斯多架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波蘭隨即派遣防空力量擊落部分目標,並成為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個在戰事期間對俄羅斯軍事資產開火的北約成員國。華沙政府立即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但如同過往模式,除了譴責與呼籲之外,並無實質進展。
Thumbnail
2025/09/14
2025 年 9 月,俄羅斯多架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波蘭隨即派遣防空力量擊落部分目標,並成為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個在戰事期間對俄羅斯軍事資產開火的北約成員國。華沙政府立即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但如同過往模式,除了譴責與呼籲之外,並無實質進展。
Thumbnail
2025/09/09
以色列自稱「上帝的子民」,但上帝真會允許祂的子民如此濫殺無辜嗎?今日的加薩,不再只是戰場,而是一座被轟炸、飢荒與疾病籠罩的巨大墳場。猶太民族曾在二戰中遭受滅族之痛,如今卻以同樣的暴力行徑對待另一個民族。這不僅是國際政治的恥辱,更是人類良知無法承受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9/09
以色列自稱「上帝的子民」,但上帝真會允許祂的子民如此濫殺無辜嗎?今日的加薩,不再只是戰場,而是一座被轟炸、飢荒與疾病籠罩的巨大墳場。猶太民族曾在二戰中遭受滅族之痛,如今卻以同樣的暴力行徑對待另一個民族。這不僅是國際政治的恥辱,更是人類良知無法承受的矛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