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海洋科技(4417)於2025年9月18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報告2025年上半年營收16.67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0%,稅後淨利2.93億元,每股盈餘3.26元,表現亮眼。受挪威政府放寬養殖資源稅政策影響,歐洲市場佔比提升至29%。公司專注於漁網及養殖設備製造,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並以客製化產品與永續發展策略強化競爭力。未來將持續優化庫存管理、分散生產基地,並開發新材質箱網與改良圍網。
會議摘要
1. 公司概況
金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4417)成立於1978年,2000年上櫃掛牌,實收資本為新台幣8.39億元。公司主要業務為各種漁網、線繩等漁具的製造、加工及內外銷,集團員工總數達2,759人。業務範圍涵蓋漁具製造、原料進出口、魚貨買賣及小型運輸船經營等。
公司總部設於台灣屏東,擁有新園廠與屏南廠,後者專為大型圍網提供組裝服務。海外布局包括中國昆山廠(1994年投產)、越南廠(2008年設立)及印尼廠,透過多個海外子公司如巴拿馬OCEANMARK、英屬維京群島KING CHOU等進行投資與貿易活動,實現全球化生產與銷售網絡。
金洲以「KingNet」自有品牌行銷,並提供代工與設計服務,產品銷往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品質獲國際認證。公司強調技術創新與客製化服務,致力於提供從設計到售後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2. 產業概況
漁網製造業主要集中於亞洲,中國、越南與印尼憑藉市場需求與勞動力成本優勢,成為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中國遠洋漁船數量居全球第一,規模為第二至第五名(台灣、日本、韓國、西班牙)總和的三倍。水產養殖為未來趨勢,2022年全球養殖產量已超越捕撈漁業,預計2032年養殖產量將達1.11億噸,較捕撈漁業高出約1700萬噸。
挪威政府近期放寬對水產養殖業的資源稅政策,對金洲的養殖客戶產生正面影響,帶動歐洲市場需求增長。產業原料主要來自石化與人纖業,如尼龍絲與特多龍絲,國內供應商包括台化與遠東。金洲採垂直整合一貫化生產,從撚線、編網到熱處理均自行完成,提升效率與品質。
競爭方面,亞洲地區因勞動成本優勢,吸引主要競爭者如中國、日本與印度企業。金洲透過在中國昆山、越南胡志明及印尼三寶瓏設廠,貼近市場與降低成本,強化競爭力。
3. 產品介紹
金洲產品分為海上用網與陸上用網兩大類:
- 海上用網:佔營收80%以上,包括捕撈用網(如圍網、拖網、流刺網、陷阱網、定置網)與養殖用網(如箱網)。其中,圍網與箱網為主力產品,佔營收約40%,主要用於鮭魚養殖與青魚、刀魚捕撈。箱網採用超高拉力纖維,可耐深海惡劣環境,降低養殖損失。
- 陸上用網:包括運動用網(棒球、網球、足球、高爾夫球練習網)、軍事偽裝網、農業用網及安全網,應用於多種場景,如防止掉入游泳池或工地安全防護。
公司引進特殊黑色尼龍絲製造漁網,具高耐磨性與拉力,並提供客製化規格與整廠規劃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4. 營運與財務概況
銷售地區分布
- 2023年:亞洲66%、歐洲17%、美洲11%、其他6%
- 2024年:亞洲65%、歐洲14%、美洲14%、其他7%
- 2025年上半年:亞洲50%、歐洲29%、美洲16%、其他5% 歐洲市場佔比提升,主要受挪威養殖政策放寬影響。
財務表現 (單位:新台幣千元)
- 2023年:營收2,936,371、毛利率25%、稅後淨利316,614、每股盈餘3.69元
- 2024年:營收3,091,070、毛利率28%、稅後淨利383,255、每股盈餘4.41元
- 2025年上半年:營收1,666,907、毛利率30%、稅後淨利292,301、每股盈餘3.26元
2025年上半年因台幣升值,公司認列約1.03億元的匯兌收益,推升EPS約1元。毛利率提升原因包括原料價格下降、專利產品與深度加工訂單增加。
資產負債表
- 2023年:資產總額4,790,997、負債比例33%、股東權益3,188,551
- 2024年:資產總額5,309,987、負債比例34%、股東權益3,506,428
- 2025年6月30日:資產總額5,052,355、負債比例36%、股東權益3,224,982
股利政策與資本支出
- 股利發放:2023年現金股利2.9元、2024年2元、2025年2.8元,現金股利比例不低於10%。
- 資本支出:2023年135,000、2024年493,000、2025年上半年70,000 (單位:新台幣千元)。去年支出較高因購置廠房,今年支出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