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正處於這樣的時候:經常陷入過度思考,腦中不斷盤旋著各種可能,卻始終無法付諸行動?或總是在意他人的眼光,試圖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卻因此懷疑自己,感到焦慮與疲憊?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三個走出低谷的方法,如何一步一步重建動力,讓自己每天都能保持專注、清醒與精神飽滿。如果你現在正處於迷茫或精神耗竭的狀態,這些方法也能幫助到你。
1. 用「笨」的方法開始行動
第一個方法,我稱之為「有意識的腦死亡」。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它的意思是:主動讓自己停止思考最完美的做法,而是單純去做。
很多時候,我們長期陷入不行動的狀態,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資訊過多。網路上充斥著各種攻略、建議和方法論,你學到一個觀點,很快又會被另一個完全相反的觀點否定。久而久之,你會陷入資訊過載,結果就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你覺得所有資訊都重要,但同時又好像都沒用。
我發現2025 年真正的生產力祕密,不是「找到最完美的答案」,而是先關掉大腦裡那個不斷搜尋的開關。不要再繼續查資料了,先用「最笨的方法」開始做。
比如你想寫一篇文章,卻不知道最好的開頭是什麼,那就先打開電腦,隨便開始寫。當你真的開始行動時,你自然會啟動大腦中更有效的思考模式,慢慢找出對自己有用的策略。而在你已經投入行動之後,再去查找外部資源,這時候它們才會真正幫助你,而不是讓你停滯不前。
所以當你陷入遲疑時,記住這句話:先愚笨地開始,聰明就會在過程中出現。
2. 調整生理節律,讓身體幫助你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它與睡眠、能量息息相關。只要進行幾個改變,就能明顯改善一天的狀態。
第一個改變,是在睡前30分鐘停止使用手機。手機螢幕的藍光會干擾大腦,使其誤以為現在仍然是白天,而延遲「褪黑激素」的分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已經躺在床上,卻有很長時間依然呈現清醒、難以入睡的狀態。
第二個改變,是在起床後30分鐘內接觸自然光。無需直視陽光,只要到戶外或打開窗簾,讓光線照在臉上,就能向身體傳遞「新的一天開始了」的訊號。這種簡單的行為能幫助調整生物鐘,使人更快甦醒,並在夜晚更容易入睡。長期堅持,還能讓日常作息逐漸恢復穩定。
第三個改變,是避免濫用咖啡因。許多人習慣一醒來就喝咖啡,認為這樣有助於提升一整天的精神。但你可能不知道,大腦需要約90分鐘時間,來清除一種讓人感到困倦的分子「腺苷」。如果一醒來就喝咖啡,反而會干擾這個過程,等咖啡因退去,疲憊感只會更嚴重。正確的方法是,在起床後等待約90分鐘,再攝取第一杯含咖啡因的飲料。如此一來,不僅能保持清醒,也能延長咖啡因的提神效果。
3. 重新掌控手機,切斷無意識的消耗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想拿起手機看一下訊息,卻不知不覺滑了半個小時;社群媒體的通知與演算法像精心設計的陷阱,不斷吸引注意力,直到意識到時,時間和精力早已流失殆盡。長此以往,不僅效率降低,專注力也被逐漸侵蝕。
有一個極為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打破這種循環:將手機螢幕調整為灰階模式。當畫面失去色彩,社群媒體的圖片與影片不再鮮豔奪目,手機帶來的即時快感便會迅速減弱。原本令人上癮的內容,因為缺乏刺激感,而變得乏味許多。
這樣的轉變,使手機逐漸回到「工具」的角色,而不再是無時無刻佔據注意力的「誘惑」。你依然可以用它查資料、回覆訊息或觀看需要的影片,但不會再無意識地滑動、消耗時間。降低每日手機使用時數,讓大腦重新獲得專注,並將有限的能量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當外界的干擾減弱,心智的主導權才能回到自己手中。
重建內心的動力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陷入了資訊過載、精神渙散或被生活拖垮,不妨嘗試這些方法。或許你會驚訝地發現,只要做對了幾個小改變,你的能量和專注力,就能快速回來。記得這三個方法:用笨方法開始行動、調整生理節律、重新掌控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