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千紙鶴|第一卷:關於生活|第22篇|言起教育:從自身開始省悟與學習,掌握追根溯源的精神與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言起教育:從自身開始省悟與學習,掌握追根溯源的精神與方法〉

  用筆電開啟臉書,要發文時,總會出現「某某人,在想些什麼?」的字樣,讓我有個錯覺,好像在面對著某個「對象」,接受「它」生活般的提問。這就使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的作品,是為了誰而書寫」?

  剛開始,我在寫作時,並不是為了某個人或為了抒發某件事,而是想要某種名聲與回應。我愛上文學的原因是因為作家李敖,忘了是李敖要參選總統,還是他的《北京法源寺》入選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被大搖大擺印在書籍宣傳品上的緣故,讓我積極去閱讀他的作品,進而愛上文字的魔力,也想要藉由書寫來定義我的夢想與規劃未來的方向。從此,這條路就在我眼前綿延出去,看不到盡頭,且多有試煉。

  寫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好像有些了解文學,就一頭栽入理想型的狀態,開始拒絕發表的邀請與婉拒參與活動的機會,陷入閉鎖的狀態。對於書寫越來越有要求,卻遲遲鍛鍊不出好的風格與好的成品。不過,也幸好在這段時間培養出對文字語言的敏銳,才能由文學深入到心理層面的探索,甚至,從多方面開展出建構文學的管道與技巧。

  慢慢地,文學成了一種生活的狀態,對我來說可能是救贖的性質。此刻,寫作開始有了一個模糊的對象,像是神祇的概念或是富有人性的霧。然後,隨著解開書寫的束縛,反倒讓對象漸漸有了凝聚的意識,似乎是個女孩或女人的形象,默默成為我在書寫中的聆聽者。好像一切都是為了妳而創造,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妳的存在而存在。(大概就是如此吧!妳會是我的另一面嗎?我與我的對話,似乎也符合。)

  此外,藉著繪畫,尋找生活中的搞笑片段,可以養正向幸福的情緒,也可以藉此觀察細微的人物表情與風景中的感性,對於寫作很有幫助。以往沒有太過在意的畫面,慢慢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書寫或繪畫描寫中,不知不覺就會主動去深入探悉紋理,形成潛意識中的習慣。

  所謂學習,就是不斷不斷實際去操作,在行為中尋找改進的方式與不停更新向前努力的目標,讓自己進化。另外,凡事都有多面向的思考能夠獲得啟發與靈感,讓自己習慣於靈活的運轉思考,才能避免陷入某種意識的陷阱,方能讓自己真正的擁有自由心靈。

  以前,被教育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而不要做一個手心向上之人,大概就是說做一個施予者而不要做乞討者。但是這個觀念有著一些問題:手心向下,你是站在什麼角度去施予呢?高高在上的姿態嗎?這裡顯現出一種無意識劃分階級的暗示,首要表達施予者的高貴態度,一種自以為是的自滿精神,藉由所謂「施予」的「善舉」合理化自己較高的階級位置,甚至成為信仰化。

  往往「手心向下」者,多以高姿態行善舉,所以會有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讓施予變成一種資本價值。施予者內心充斥等待回饋的準備,若是沒有達成交易的結果,就會氣惱就會失望就會感受被傷害。別忘了,強取豪奪者,也是手心向下。

  其實,施予的態度若是「手心向上」,以謙卑的態度去「奉獻」或說「分享」自己有能力協助他人者,以更低的姿態去實踐自己的愛心或心意,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施予者內心真相的詮釋。不期待被施予者如何報答,只是單純的出一份心力,去協助世界走向更好的將來,即使只是一點點的努力,都是邁向成功與幸福的關鍵,很重要的是這種態度是「絕不放棄的付出」,對於結果好壞都無損付出的精神而持續自己的心意,也絕不讓人慫恿左右自己堅持的理念。認真思考態度與行為背後的意識,才能真正察覺每個細微反映中的真相。

  太多太多,被「習慣」所掩飾的真相,遭到無意識的利用與誤解,所謂的善意不見得就是真正的好事,有時善意反倒是殺人的利器。人因為做好事而被稱為好人,一旦被稱作「好人」之後,再做壞事也少有人會真正指責與認真追究;相反,一旦人做了壞事被稱做壞人,一旦被認定是壞人,之後做再多好事也難以被世人洗淨人格。仔細想想,不是應該依照「好事」或「壞事」作為判斷的準則嗎?到後來卻循著「好人」或「壞人」的既定印象去延續思考或評價,本末倒置了判斷的意義與價值。多少人在這樣的魔術障眼法下興風作浪或痛苦悲鳴?實在需要人類謹慎地培養思考的潛意識。沒有一種能力是一開始就練到滿等級,都需要花費時間付出努力,才能真正獲得偵探般的實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3會員
161內容數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2025/09/22
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鼓勵讀者開創自己閱讀的新世界,將文本當作是一扇未知的窗,閱讀成為開啟這扇窗的鑰匙,然後進入窗內建構屬於自我的新發想。這是以「讀者」展開「閱讀樂趣」為訴求的說法。實際上,這種閱讀樂趣只能從文本的文字線索中獲得一知半解的用意……
Thumbnail
2025/09/22
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鼓勵讀者開創自己閱讀的新世界,將文本當作是一扇未知的窗,閱讀成為開啟這扇窗的鑰匙,然後進入窗內建構屬於自我的新發想。這是以「讀者」展開「閱讀樂趣」為訴求的說法。實際上,這種閱讀樂趣只能從文本的文字線索中獲得一知半解的用意……
Thumbnail
2025/09/20
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實體書店時,象徵人類的閱讀習慣正在改變,書籍不再是一種人情交流與文化交際,更是離閱讀品味越來越遠。科技化、商業化的時代,人文素養被排斥到邊緣地帶,人文領域的實用性備受質疑。世界各國不斷提升短期內看得到用得到的科技成果,強調「短視近利」帶來的效應是未來世界發展的主流價值。
Thumbnail
2025/09/20
當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實體書店時,象徵人類的閱讀習慣正在改變,書籍不再是一種人情交流與文化交際,更是離閱讀品味越來越遠。科技化、商業化的時代,人文素養被排斥到邊緣地帶,人文領域的實用性備受質疑。世界各國不斷提升短期內看得到用得到的科技成果,強調「短視近利」帶來的效應是未來世界發展的主流價值。
Thumbnail
2025/09/05
我是很喜歡買書的人,幾乎是喜歡的書都會想辦法存錢擁有,有的時候,寧願吃塊餅乾喝杯水度日,也想要將特別感興趣的書買下來。可是,喜歡買書不見得真的有時間能夠看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9/05
我是很喜歡買書的人,幾乎是喜歡的書都會想辦法存錢擁有,有的時候,寧願吃塊餅乾喝杯水度日,也想要將特別感興趣的書買下來。可是,喜歡買書不見得真的有時間能夠看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忙著寫threads 的占星日更文,再減去工作這幾日在threads 看到多有關於導流量、文字變現,和作家類型的熱門話題,得出的一個結論
Thumbnail
最近忙著寫threads 的占星日更文,再減去工作這幾日在threads 看到多有關於導流量、文字變現,和作家類型的熱門話題,得出的一個結論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一些有關作者的事情(下)
Thumbnail
一些有關作者的事情(下)
Thumbnail
微讀高效閱讀寫作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eread2023 (新創的粉專,如果對微讀的書評與相關閱讀貼文感興趣,麻煩幫我點讚關注喔!) 微讀高效閱讀寫作IG:https://www.instagram.com/wedo0501/
Thumbnail
微讀高效閱讀寫作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eread2023 (新創的粉專,如果對微讀的書評與相關閱讀貼文感興趣,麻煩幫我點讚關注喔!) 微讀高效閱讀寫作IG:https://www.instagram.com/wedo050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