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逆思維 THINK AGAIN》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成長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Adam Grant提出人的行為有四種樣態,分別是「傳教士」、「科學家」、「檢察官」、「政治人物」。他認為人可能會被歸納於某種樣態,但這四種樣態也可能併存,或許只是視當下情境顯現不同的配比而已。

我認為Adam Grant寫這本書最大的創見是提出人有四種角色不僅會視當時所處情境顯示應對的角色,而且隨需要的情境配合而轉換(就像變色龍一樣),而且在思維中這四種角色是彼此重疊的,例如當處於某個這個情境下,若需要呈現像科學家那般嚴謹的思考時,又併有像傳教士信仰般的誘勸時,就會出現單調的呈現溝通。同樣的,若需要呈現像科學家那般嚴謹的思考時,但出現像政治人物般那種口若懸河般滔滔不絕時,就可能出現強制主導另一方的行為。比較好的模式是同時善用四種身份,也許在同一情境下,靈活轉換及快速切換角色,以及在角色上的配比調整。

raw-image


*********************************************************************

書名: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面思考

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 You Don't Know

作者:Adam Grant

出版社: 平安文化 / 2023年3月 初版16刷

*******************************************************************


raw-image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指出,人類有一些慣性行為,依過去經驗、習慣而自然而然去的反應出對未來的判斷。Adam Grant所提出的建議並非獨創,若結合另一本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內容,可以進行比較與參考。《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曼提出人類的思維歸納為兩大思考模式,分別是「系統一」它快速、直覺且情緒化。而「系統二」較慢、較具計畫性且更仰賴邏輯。而人們受框架效應影響,且傾向於為複雜的問題尋找簡單的答案,因此人們往往對自己的決斷過於自信。所以Adam Grant也鼓勵人們很多事情要「且慢,請再多想一想」,真相或許跟過去的認知頗不相同。


且慢,請再多想一想

作者在這本書中舉了很多例子,會顛覆我們的刻板印象。例如書中提到了「溫水煮青蛙」,真相是青蛙根本不會笨到不自覺的被煮沸,到了溫度臨界點時早就跳開了;亦或者在某重大森林大火傷亡事件中,只有一位消防員選擇做出一個跟他們習以為常訓練方式的思維,反而可以求生,其餘固守舊思維的消防員全數死亡;或者那曾引領風潮的「黑莓機」偉大科學奇才老板Mike Lazaridis,成也是他的天份,敗也是敗在他的天份,那種過度自信的偏誤,讓他錯失良機。又例如在我們的慣性中,我們認為APPLE公司的賈伯斯很偉大,創造出iPhone,但真相是APPLE公司的一群員工拚命說明那固執的賈伯斯接受他本來認為手機是笨主意的慣性思維(第54頁)。又例如書中也提到大家認知中團隊合作中需要和諧不要衝突更能產生績效,但事實上不然,有建設性的正面性衝突更能激發潛能(書中引用100多個研究8000多個案)。我可以解釋組織中需要不同意見之人,才會避免過厚的同溫層,才能思考更多非慣性留下來的盲點。


raw-image


我們思考時,應該是謙遜多於驕傲(或稱為過度自信),懷疑多於確定,好奇勝過封閉,凡事再多想一想,以開放的心態應對。為什麼呢?因為資訊變化的太快了。例如1950時代需要秏費五十年才累積加倍的醫學知識,但到了1980年代,每七年就翻倍成長。又例如半導體進步也早已打破莫爾定律,地球早就不是平的,彷彿美國就在你家隔壁,時差也打敗了時空。在我們的思維中,我們「假設」、「直覺」、「習慣」可能均分判斷且佔了絕大部份,但本書作者是希望不管如何,請在以上三大成份中多多放入「開放思維」。我個人認為這個開放思維要平時從小事決策中慢慢養成,特別在大方向之重大決策時更要想一想,再多想一想。畢竟人類存在達克效應之中,都可能認為自己比較厲害,自己比較幸運,會裝飾自己,隱藏自己的脆弱等等。

raw-image


一般傳統觀念中,在談判時要完成抓出對方的弱點予以痛擊,但作者要我們多想一想(Think Again),建議在談判中不一定要完全依據證據,百分百地把對方完美壓制,因為你硬逼,只會把對手逼出百分之百的防衛,達成到預想的目的,不如與你的對手互動,彷彿共舞,結局可能會更好。

raw-image


「組織心理學」處理了個人在組織內的互動影響,有自我與他我之特質,有溝通效果,群體效應下的產出正向與負向或無效,其目的是個人成長、組織綜效及團隊績效等等。在團隊中,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成長經驗,也都有自己的認知慣性,你我都有刻板印象去推論未知的領域,與其爭峰相對,不如異位思考,彼此互換立場,化解僵持;但是也不代表放棄自己的主張,非高強度反承,採中庸的自信,效果會更佳,可以採用動機性問法,採開放性提問、找出共同點,以及放大對方的矛盾等等。作者一直強調,要以科學家的研究精神,先認為自己的不足,要謙遜、要懷疑、要多聽異議,接受自己的失誤。總之,凡事多想一想,再想一想,不要認為過去如此,未來亦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6.1K會員
212內容數
大量閱讀讓我可以滿足探索未知。這裡大多數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是認真讀後再分享,記錄於此,私心為己。可能有些內容比較硬澀,若您真有興趣,讀它可能需要耐心及用心,或許燒腦。我相信弱水三千,獨取一飄飲,自有共鳴之夥伴長相左右。
2025/07/06
作者說:「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著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這句話的重點就是自己看事情的態度:作者主張「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相信自已決定會快樂,就會快樂。
Thumbnail
2025/07/06
作者說:「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著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這句話的重點就是自己看事情的態度:作者主張「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相信自已決定會快樂,就會快樂。
Thumbnail
2025/06/22
在工作上追求完美是好事,那是進步的泉源,人生處事追求完美也很好,嚴以律已地去追求自我實踐。不過畢竟人與人之間有相處界面,與人相處得比單獨工作上需考慮更多的利害關係人間的平衡,你自己完美可能搞得別人很有壓力。凡事過與不及均不好,為了追求盡乎完美境界,損及自己的身心靈健康,那CP值就很說不一定是值得的。
Thumbnail
2025/06/22
在工作上追求完美是好事,那是進步的泉源,人生處事追求完美也很好,嚴以律已地去追求自我實踐。不過畢竟人與人之間有相處界面,與人相處得比單獨工作上需考慮更多的利害關係人間的平衡,你自己完美可能搞得別人很有壓力。凡事過與不及均不好,為了追求盡乎完美境界,損及自己的身心靈健康,那CP值就很說不一定是值得的。
Thumbnail
2025/05/31
你被掏空了嗎? 如果是,那又要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這書聚焦於成功人士,但是,就算沒有歸類於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之平凡如你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都會遭遇到各種等級的心理負擔與危機!那當你我凡人碰到幹什麼都提不起勁時,對生活對工作失去熱情時,那該怎麼辦呢?這本書倒是有一些建議,不妨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5/31
你被掏空了嗎? 如果是,那又要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這書聚焦於成功人士,但是,就算沒有歸類於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之平凡如你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都會遭遇到各種等級的心理負擔與危機!那當你我凡人碰到幹什麼都提不起勁時,對生活對工作失去熱情時,那該怎麼辦呢?這本書倒是有一些建議,不妨參考看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最近在讀《人類怎麼學》這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裡面提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觀念「異化」我認為值得一提,來這邊書寫我的想法。
Thumbnail
最近在讀《人類怎麼學》這本有關人類學的書籍,裡面提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觀念「異化」我認為值得一提,來這邊書寫我的想法。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本書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博客來書店2023年暢銷總榜前三名。作者是知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本書曾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博客來書店2023年暢銷總榜前三名。作者是知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為何人會放不下舊有觀念與信念,是因為人在思考或者是談話的時候,常會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傳教士」、「檢察官」以及「政客」,以保護我們的信念,就像內心住著一個獨裁者,不容許出現任何質疑的聲音。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第四種模式「科學家思考」幫助人們去「重新思考」,打破自身的僵固思維。
Thumbnail
為何人會放不下舊有觀念與信念,是因為人在思考或者是談話的時候,常會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傳教士」、「檢察官」以及「政客」,以保護我們的信念,就像內心住著一個獨裁者,不容許出現任何質疑的聲音。所以這時候我們需要第四種模式「科學家思考」幫助人們去「重新思考」,打破自身的僵固思維。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本書從田野調查的四位一體談起;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存在論。四位之間在討論時可以區分,但在實作上則是一體的。四位一體皆因探究社會生活而起,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立場(一體)。研究者試著用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方法,來達到對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認識與從中找尋突破性的理解。在進入田野之前,研究者必然帶著問題
Thumbnail
本書從田野調查的四位一體談起;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存在論。四位之間在討論時可以區分,但在實作上則是一體的。四位一體皆因探究社會生活而起,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立場(一體)。研究者試著用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方法,來達到對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認識與從中找尋突破性的理解。在進入田野之前,研究者必然帶著問題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