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書名:內在驅動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本書探討一個現象:你被掏空了嗎? 如果是,那又要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How Successful People Overcome Burnout)。雖然說這本書主要是聚焦於成功人士容易有這種現象,但是,就算沒有歸類於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之平凡如你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都會遭遇到各種等級的心理負擔與危機!那當你我凡人碰到幹什麼都提不起勁時,對生活對工作失去熱情時,那該怎麼辦呢?這本書倒是有一些建議,不妨參考看看。

例如!

  • 努力地達到了目標,卻發現人生沒有如預期般變美好?
  • 想在人前展現最好的一面,不得不戴上"符合他人預期的面具?
  • 壓惡自己長期從事的工作,但沒有什麼大變動逼你放手,自覺難以解脫?
  • 如何面對同事的成功?在職堤上缺乏存在感時該怎麼辦呢?
  • 害怕自己的一帆風順只是僥倖,時時刻刻擔心能否持續地一直表現良好?


raw-image


*****************************************

書名:內在驅動心理學~您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RECLAIMING THE FIRE: How Successful People Overcome Burnout(2001)

作者:Steven Berglas(臨床心理學家,常於《紐約時報》《時代》等刊物發表文章)

出版社: 日出出版 2020/9

****************************************

位於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伴隨較高的社經地位,可是在一般人的稱羡的對象,人人都巴不得自己也能成功!但你知道嗎?這些位於高處不勝寒的人生勝利一族,可是有著不為人知的心理問題,也有他們自己的陰暗面,這也是本書作者想要探討的一個現象,被稱羡的的這群人,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精疲力竭症」

當一個人拚盡全力達到目標,甚至攀到人生最高峰,卻開始對一切產生莫名倦怠與厭煩,“喪失動力,一切都提不起勁”!這本書利用很多篇幅討論著"為什麼曾經那麼努力付出到功名成就,但卻在人生高峰時產生了精疲力竭?" 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當事人再也提不起勁?那要該如何解決這個現象呢?才能再度重燃工作熱情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什麼是「精疲力竭症」?

成功的矛盾在於“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但實則內心卻沈悶拘束。因為己功成名就之人,若從頭再來乙次,想再達到原來預想的高度會很難!重新來過要冒很大的風險的,萬一達不到呢?肯定會羞愧的。況且,這些成功的人士,發現他們的志業,已經沒有辦法再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滿足,甚至威脅到自尊。根據研究,他們的生理上無法提供宣洩壓力出口時,有些人會採取“自我毀滅行為”。因為害怕失去,導致「精疲力竭症」(Supernova Burnout)。所以大部份有這症狀之人,都不願進行真實的自我評價,因為害怕被羞辱或覺得丢臉。

再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成就到達頂峰後,會出現認知疲乏,開始擔心成功不再,擔心無法再持續維持目前模樣,開始保守拒絕嚐試具有建設性變化,這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為風險厭惡症(Risk Aversion)。所以,人們擔心無法一直維持這個水準,並竭盡避免掉入尷尬境界。成功者過去的成就早已絡印在大眾眼中,滿滿掌聲,自己在乎別人的期待,一方面想把自己最完美一面展現於他人面前;但另一方面,也會開始模糊任何行為上的責任,目的是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值。

另外一種典型模式,是有些人不知怎地突然暴紅,但他們本身會一直自我懷疑自己是否具有成功的條件?就像是冒名頂替症候群(英語:Impostor syndrome)一樣(這個名稱是在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博士(英語: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英語:Suzanne A. Imes)所提出),用以指稱出現在成功人士身上的一種現象。患有冒名頂替症候群的人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

作者就歸納"成功的人士會有「自我設限的行為」,亦即為失敗找藉口。“他們這些人長期受人注目,不得不戴上面具生活著。長期要處於成功的高原,超出自己極限。在抵達職涯巔峰後,內心老是有被困在"感官牢籠"裡。

如果內心不安,人們往往會使用一種"投射的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不受負面回饋的傷害,所以往往是眨低他人,把他人當成是自己負面情緒的來源,例如心想:“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錯!”,說這已傾向是自欺也好,是自戀也好,類似自戀型人格。心理學家說這種投射型保護自己、振奮自己的補償性思維就是一種“浮士德交易”。

「缺乏鬥志」是一種心理疾病。「精疲力竭症」出現時,會有一些健康問題,例如心血管疾病,不安、壓抑、沮喪以及憂鬱症。當生理上無法提出宣洩壓力出口時,會轉向自我毀滅行為。作者說,這些成功人士得到的報償很高,而一些小犯罪行為成本相對很小,逃避的作清就是想要犯罪、想要酗酒等剌激行為

如何改善「精疲力竭症」

一、作者認為參考佛洛依德的理論會很有幫助。佛洛依德認為"對自己完全坦誠是一個人 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所以作者建議治療精疲力竭症的第一步就是要勇於面心理上的弱點,不必再去自賣。例如要學習“放鬆”、“主動控制”、”迎接壞消息的氣度“。連佛洛伊德都說了:" 人們總是用錯誤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這個做法很難改變,他們為了自己尋求權力、成功和財富,羡慕他們眼中成功的人士,並且低估了人生的真正價值”。

二、學習向女性一樣的思維,不要剛硬到底,想辦法接受"軟弱並不是恥辱”,學習女性敢於承認自己的軟弱。因為女性會傾向喜歡存在與他人連結的關係網之中,多與人有交際、不再孤單;而傳統對成功人士的定義是他非得像個人英雄般獨立完成偉大的事,這種文化偏見,往往令某人已處於高處不勝寒之處,沒有適時得到溫暖的關懷。

三、擁抱挑戰、創新與改變:作者建議(1)先搞清楚自己害怕什麼?接受自己不需要是人人心目中的完美。 (2)不仿嚐試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不至於太執著於現狀而迷失自我 (3)進行多元化的心理訓練。書中提到二種手法:(A)盆栽藝術(B)長期多樣化。前述這二項都是要人們能夠有彈性地面對多種情境,或者是說於職涯之中多培養不同專長。

四、征服高山,不如征服自己的內心:再完備的自我管理,都不如"內在獎勵"的驅動力。談驅動力可不是簡單的給自己加油、鼓勵而已,而是要找到深刻的心理緣由。啟動驅動力之前,要見抛開心魔障礙,套句佛教的主張,“放下我執方能執我”,聖嚴法師說“隨緣自在,才能放大生命的格局,放大心胸的寬度,成為放得下也提得起的人”。先有收放自如之心態,再來找尋自己的驅動力,例如在本書中提到的“熱情源”包括助人善行、多元化能力、另一個層面思考、再找新的動機、新的目標、新的興趣 等等。

五、真正的幸福是動詞:也許是老生常談,還是那句話:工作不完全是為了賺錢,而是了自己做你喜歡的事情,同時不妨透過善行也可以獲得快樂,請適當的表達憤怒,釋放情緒會更自由,勇於面對情緒,不需逃避,不必太在意他人眼光。尼采說:"只有當一個人了解其人生的意義後,他才會明白應該如何去做“。找到自己內心最純粹的動力,自己的熱情所在,重燃鬥志。

結語:

“精疲力竭”是現象,是結果,但...。就是因為個性要求太完美、太認真、太有紀律嚴謹、且再乎別人眼光,就會給自己無限壓力。這些特質就是一體兩面,一方面容易有成就,贏過大多數普羅大眾,但另一方面當達到成就高峰時,不知如何再突破?或者很難再突破!或者再也沒有挑戰性,失去再努力方向,同時,漸漸地開始害怕爾後會表現不如前,就會給自己很大很大的無形壓力,特別在運動界明星、閃光燈下的明星們、名人等,在媒體的包裝下一直閃燿不已,若有一天不存在那閃爍性呢?若有一天開始懷疑自己呢?或否定自己?一切都是內心小宇宙與外在的往來人們間的相對看法。“解鈴還需繫鈴人”,所以在這本書中提到“征服高山不如征服自己的內心”。談到此,我還是覺得金剛經透徹人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5.0K會員
207內容數
大量閱讀讓我可以滿足探索未知。這裡大多數是我閱讀後的心得。我是認真讀後再分享,記錄於此,私心為己。可能有些內容比較硬澀,若您真有興趣,讀它可能需要耐心及用心,或許燒腦。我相信弱水三千,獨取一飄飲,自有共鳴之夥伴長相左右。
2025/05/20
朝思暮想。胡思亂想,不敢想,扭扭捏捏,舉行不自然。 思總在分手後。一直在回憶約會時的甜密。 愛會讓人在約會前一直在幻想,緊張,不知道如何打扮? 愛就是不需多語,你靜靜地看著我,我靜靜地看著你。 愛是相處的時間過的非常快,離別的當下有如刀割,思念的時間過的特別慢。 愛是我總是付出不求回報
Thumbnail
2025/05/20
朝思暮想。胡思亂想,不敢想,扭扭捏捏,舉行不自然。 思總在分手後。一直在回憶約會時的甜密。 愛會讓人在約會前一直在幻想,緊張,不知道如何打扮? 愛就是不需多語,你靜靜地看著我,我靜靜地看著你。 愛是相處的時間過的非常快,離別的當下有如刀割,思念的時間過的特別慢。 愛是我總是付出不求回報
Thumbnail
2025/05/02
台大歐麗娟老師這套書「天光雲彩共徘徊(上下冊)」。我看了二三年了,至今仍未看完畢。倒不是因為上下冊共829頁那麼厚文字很多之故,而是內容之紮實,歐麗娟老師註解之用心,花了非常多之篇幅解釋詩詞之美,並且旁徵博引非常精彩,讓我這個中國文學門外漢得花很多心思去咀嚼這些古文子句句的涵意以及其引申的論述。
Thumbnail
2025/05/02
台大歐麗娟老師這套書「天光雲彩共徘徊(上下冊)」。我看了二三年了,至今仍未看完畢。倒不是因為上下冊共829頁那麼厚文字很多之故,而是內容之紮實,歐麗娟老師註解之用心,花了非常多之篇幅解釋詩詞之美,並且旁徵博引非常精彩,讓我這個中國文學門外漢得花很多心思去咀嚼這些古文子句句的涵意以及其引申的論述。
Thumbnail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克里斯.貝利 ,書中提到幾個有關於應對焦慮和壓力的觀念和方法,正好可以為自己充充電和補充元氣,以下挑選幾個和我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生產力和目標 生產力建議確實很有效,但是必須設定界限,而非一位追逐成就,生產力並非只是做事速度多快,也需要考慮到方向是否正確,例如在APP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克里斯.貝利 ,書中提到幾個有關於應對焦慮和壓力的觀念和方法,正好可以為自己充充電和補充元氣,以下挑選幾個和我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生產力和目標 生產力建議確實很有效,但是必須設定界限,而非一位追逐成就,生產力並非只是做事速度多快,也需要考慮到方向是否正確,例如在APP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