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的三少爺:林獻堂》|把世界抱在懷裡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臺灣近代史裡,

有一位名字不常被日常提起,

卻深深影響時代的人,他叫林獻堂,

出身於霧峰林家,

是清代以來臺灣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生於清末,經歷日本殖民統治。

許多人或許只在歷史資料裡看過這個名字,

卻不知道他曾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奔走十四年,

為文化協會出資,資助報刊與學校,

甚至創辦金融機構與詩社。

他的一生幾乎與臺灣近代史重要轉折交織在一起。


然而,若只是把這些事蹟按年表排列,

林獻堂依然像是課本裡一個冷冰冰的人名。

但黃郁欽老師的這本書,

把他還原成一個「活過」的人,

一個離開家鄉、旅行、

在陌生的街頭觀察議會辯論、

在咖啡館裡沉思的人。


這本繪本用圖像帶我們看見,

這位臺灣人如何在百年前把世界裝進眼裡,

再試著帶回給自己的土地。


raw-image

🎩封面就是一個強烈的暗示,

紅色的背景如同舞臺布幕。

林獻堂戴著灰色軟呢帽,

嘴角微微上揚,

懷裡抱著的不是單一的建築,

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穹頂、塔樓、拱廊。

那個姿態更像是懷抱,而不是征服,

他把世界抱在懷裡,

像是一種珍惜,也像是一種使命。



raw-image

🎩接下來的頁面裡,旅行成了最重要的節奏,

黃郁欽老師沒有選擇堆疊事蹟,

而是以「離鄉旅行」為主軸,

每一次離開都以交通工具或異國場景象徵化,

少年的他肩上挑著沉重的大船,

腳下是黑色的波浪,

這是被迫提前背起責任。



raw-image

壯年的他舉著望遠鏡,

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眼神堅定,

象徵他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丈量世界。



raw-image

後來,他坐在紅色雙層巴士上,

看著議員在議會裡大聲辯論,

那是他認識「民主」最直觀的一刻。

圖像一再提醒我們,

他的旅行在這裡不是享樂,

而是一種思索,一種責任。


🎩色彩的處理也呼應了這份重量,

黑色的波浪層層推疊,帶來壓力與不安;

紅色大面積鋪滿背景,是行動的號角;

藍色飛船、橘色火車,

讓故事帶著持續推進的能量。


這些色彩把情緒轉譯到畫面上,

讀者不需要知道那是倫敦的哪條街,

或巴黎的哪一個廣場,

只要看到畫面,就能感受到「視野被打開」的張力。


raw-image

🎩而無論在哪裡,

林獻堂的造型始終保持一致,

黃色臉龐、藍色鼻影、灰色帽子和黑色西裝。

他像一個符號,無論被放進埃及的金字塔、

德國的飛船或巴黎的鐵塔前,

都立刻被辨識出來。

這種標誌化造型既降低距離感,

也凸顯了他的特殊位置,

一個臺灣人身處世界舞臺,既渺小又清晰。


這樣的畫風帶著童趣,卻不輕率,

簡單的線條與鮮明的色塊,

把嚴肅的歷史轉化成可親的故事,

用繪本的方式重新解構歷史。


🎩整本書真正的主題其實是「離鄉」,

第一次是恐懼與被迫,

第二次是主動與探索,

最後一次則是無奈與心碎。

三次離開,既是他個人的人生曲線,

也是整個臺灣的歷史縮影。


黃郁欽老師用旅行的隱喻,

把這三種情緒交疊出來,

讓我們理解林獻堂為什麼不斷走出去,

卻始終懷抱著要帶回來的決心。


🎩這本書值得關注的

不在於是否完整呈現所有史實,

而是它讓我們看見一個人,

如何把外面的世界化為土地的養分。

封面上,他把世界抱在懷裡;

書頁裡,他一次次乘坐船、火車、飛船。

這些畫面組合起來,就是他的一生,

也是臺灣走向世界的縮影。


旅行不是享樂,而是責任;

離鄉不是逃避,而是堅持。


🎩合上書時,腦海裡留下的,

不僅是建築與交通工具的鮮豔色彩,

而是林獻堂和書裡傳達的態度,

即使身在異鄉,仍然懷抱著故鄉。


正因為他曾經走出去,

我們今天才有更多理解自己的可能。



《異鄉的三少爺:林獻堂》

作者|黃郁欽  

出版|大塊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79會員
524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這本書讀來像一場近距離的觀察實驗, 把「成為父母」這件混雜愛與狼狽的過程, 放進幽默與線條裡慢慢還原。 不過,先說清楚, 我本人沒有結婚,也還沒有孩子。 但這些年,看過許多朋友從婚姻到懷孕, 再到育兒的歷程, 見過他們深夜崩潰的訊息, 也聽過笑中帶淚的故事。 當
Thumbnail
2025/09/25
💛這本書讀來像一場近距離的觀察實驗, 把「成為父母」這件混雜愛與狼狽的過程, 放進幽默與線條裡慢慢還原。 不過,先說清楚, 我本人沒有結婚,也還沒有孩子。 但這些年,看過許多朋友從婚姻到懷孕, 再到育兒的歷程, 見過他們深夜崩潰的訊息, 也聽過笑中帶淚的故事。 當
Thumbnail
2025/09/24
🟡翻開這本書之前, 光是封面就已經先說故事了。 薄荷綠的底色,上面有著鵝黃色的圓點點, 看起來就像糖果紙一樣甜美。 中間的圓形畫框裡, 兩隻熊母子安靜的坐在圓桌旁, 桌布是圓的、盤子是圓的, 連桌上的甜點也一顆顆疊成球。 整個場景就像是一場「圓形饗宴」, 把我們帶進一
Thumbnail
2025/09/24
🟡翻開這本書之前, 光是封面就已經先說故事了。 薄荷綠的底色,上面有著鵝黃色的圓點點, 看起來就像糖果紙一樣甜美。 中間的圓形畫框裡, 兩隻熊母子安靜的坐在圓桌旁, 桌布是圓的、盤子是圓的, 連桌上的甜點也一顆顆疊成球。 整個場景就像是一場「圓形饗宴」, 把我們帶進一
Thumbnail
2025/09/23
💛封面上的三個問句: 你常自我懷疑嗎? 總是與恐懼或焦慮拔河? 人群喧鬧中仍感覺孤單? 完全命中我的每一天每一刻, 所以必須好好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封面的畫面像是一個房間, 卻同時開了好幾扇窗,最有趣的是, 一根樹枝伸進不同場景。 它從紅色世界探出來,跨進藍天,
Thumbnail
2025/09/23
💛封面上的三個問句: 你常自我懷疑嗎? 總是與恐懼或焦慮拔河? 人群喧鬧中仍感覺孤單? 完全命中我的每一天每一刻, 所以必須好好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封面的畫面像是一個房間, 卻同時開了好幾扇窗,最有趣的是, 一根樹枝伸進不同場景。 它從紅色世界探出來,跨進藍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原來他們都是同學】  1941年(昭和十六年),戰爭已開打了四載,日本當局對於臺人的社會活動愈加限縮,不但加強逮捕異己入獄的力道,甚至一反前例的不願告知逮捕理由。在這個動輒得咎的動盪時代,一場臺灣在地青年的聚會是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們是一群醫學校畢業的知識份子;然而詹作舟、賴和、杜聰明的醫學校
Thumbnail
【原來他們都是同學】  1941年(昭和十六年),戰爭已開打了四載,日本當局對於臺人的社會活動愈加限縮,不但加強逮捕異己入獄的力道,甚至一反前例的不願告知逮捕理由。在這個動輒得咎的動盪時代,一場臺灣在地青年的聚會是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們是一群醫學校畢業的知識份子;然而詹作舟、賴和、杜聰明的醫學校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0     我叫林博志,今年四歲,我的父親叫林峻,我的母親叫……     「你又發呆了!」     一聲稚嫩爽朗的奶音打擾了林博志腦內自我介紹,而這位不請自來者是同樣幼稚園中班的同窗,名字叫陳宥,也是這邊唯一願意和他聊天的朋友。     林博志也奶音回應,話語卻多了一層這年紀不
Thumbnail
  0     我叫林博志,今年四歲,我的父親叫林峻,我的母親叫……     「你又發呆了!」     一聲稚嫩爽朗的奶音打擾了林博志腦內自我介紹,而這位不請自來者是同樣幼稚園中班的同窗,名字叫陳宥,也是這邊唯一願意和他聊天的朋友。     林博志也奶音回應,話語卻多了一層這年紀不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說起湯德章(1907年—1947年),大多數的臺灣人對他一無所知,包含他自身的孫輩。據片中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先生的說法,可能高達九成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剩下一成人,大概只知曉他是日治時期到二戰後罕見的本土律師,然後在二二八事件後殉難。至於他的背景,他的生涯,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都回答不出
Thumbnail
位在基隆義重町的岸田吳服店 2024年初,為了幫一位灣生日本人尋根,我開始去認識日治時期的基隆,研究過程中,也注意到岸田吳服店,並得知它與現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頗有淵源,可惜的是,最早揭露吳服店歷史的人,並未傳達正確資訊,錯誤的訊息在網路上流傳開來,不僅誤導台灣民眾,連日本人也不假思索的引用,這是令
Thumbnail
位在基隆義重町的岸田吳服店 2024年初,為了幫一位灣生日本人尋根,我開始去認識日治時期的基隆,研究過程中,也注意到岸田吳服店,並得知它與現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頗有淵源,可惜的是,最早揭露吳服店歷史的人,並未傳達正確資訊,錯誤的訊息在網路上流傳開來,不僅誤導台灣民眾,連日本人也不假思索的引用,這是令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湯德章(1907-1947),一個險些就被淹沒在歷史中的名字。他曾經是效忠日本的警官,也曾經是為台灣人對抗日本的律師;台灣光復後加入中國國民黨,後於二二八事件中被國民革命軍以暴徒之名槍決而亡。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政治人物的簡單介紹 林洋港,曾任南投縣縣長、臺北市市長、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司法院院長等多個重要職務。林洋港以愛養牛聞名,因此社會大眾常常尊稱他為「阿港伯」。同時,他在政治圈以一口台灣國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使他在台灣政治界備受
Thumbnail
政治人物的簡單介紹 林洋港,曾任南投縣縣長、臺北市市長、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司法院院長等多個重要職務。林洋港以愛養牛聞名,因此社會大眾常常尊稱他為「阿港伯」。同時,他在政治圈以一口台灣國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使他在台灣政治界備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