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有光|允許感受穿過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允許所有感受穿過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Allow every feeling to pass through you; only then will you find true freedom.”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常常被教導要「控制情緒」、「做一個冷靜理性的人」、「不要太敏感」。我們以為,只要夠堅強,就能不被情緒困擾,這樣就比較成熟、比較不會受傷。但真正進入主體的人生後,你會發現,情緒的來去,其實不是敵人,而是你的同伴。

我們往往不是被情緒本身所困,而是被「抗拒」感受的那一份緊張牢牢綁住。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某個下午突然低落,卻告訴自己「不能這麼軟弱」;生氣時壓抑憤怒,裝作沒事;甚至當快樂出現時,也會小心翼翼,怕太過開心會帶來失落。

你拼命壓抑、掩飾、合理化,結果這些情緒反而更像洪水一樣,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爆發。

情緒的本質,是流動。

它們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朗,有時下雨。每一個念頭和感受,都是你靈魂這段旅程中的短暫旅人。

當我們緊抓著不放、不肯允許它們釋放,那些被壓抑的能量會慢慢在心裡堆積,成為壓力、焦慮,甚至身體的不適。

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對所有感受的允許與接納。不是指你要沉溺於情緒之中,而是當你感受到悲傷、憤怒、焦慮,或快樂時,可以不加評價地讓它們來,然後也允許它們離開。

不用解釋,也不需要證明給任何人看,你只是全然地在場,見證自己的每一刻情感。

看見情緒來,看見情緒走,當你越能安然地讓所有感受穿過自己,這些情緒反而不再帶來痛苦。當你不與它們對抗,它們就像雲一樣經過,不會留下陰影。

允許感受穿過你的力量,是主體意識覺醒的象徵。主體的人生,不是把自己訓練成無感的機器,而是能夠成為自己內在所有狀態的觀照者。

你可以悲傷,也可以快樂,無論哪種感覺來臨,都知道:「這只是過客,不是我的全部。」

下次,當又有情緒升起,不用急著壓抑或否認,也不必抓著不放。就像打開窗戶,讓風自由地吹進來,也允許它帶走你不再需要的那些故事。

你可以練習每天靜下來問自己:「我今天有什麼感受?我能不能允許它待一會,然後自然離開?」你會發現,當你不再批判或壓抑自己,情緒流動會變得越來越自然,你的心也越來越寬廣、柔軟。

真正的自由,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你允許一切感受流過,依然安住在自己心的中央。

在這個允許裡,你會發現你不再害怕自己、不再逃避痛苦,也不再執著於快樂。你能自在做自己,成為真正自由的靈魂旅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a・成為自己的光
80會員
213內容數
一個walk in來到地球肉身的靈魂,在選擇跟隨遊戲規則還是打破遊戲規則之間,找到一條新的主體之路。
2025/10/01
「空白是靈魂的溫室,不急著填滿,才能養出新芽。」 “Emptiness is your soul’s greenhouse—let it be, and new seeds will sprout.” 你的世界像被按下暫停鍵。行事曆突然變空、過去熟悉的聯繫停擺、日常的熱情消失不見。你望著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2025/10/01
「空白是靈魂的溫室,不急著填滿,才能養出新芽。」 “Emptiness is your soul’s greenhouse—let it be, and new seeds will sprout.” 你的世界像被按下暫停鍵。行事曆突然變空、過去熟悉的聯繫停擺、日常的熱情消失不見。你望著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9/30
十幾年前,還在痞客邦寫字的時候,每天的瀏覽人次可能有四五千到上萬,每篇文都會上專欄首頁。 跟眾多大神們比當然不算高,但我只是寫著玩,很單純的喜歡寫,喜歡分享,沒有考慮過任何關於變現啊、業配啊這些事情。 但我發現,並不是你沒有惡意,人們就不會用惡意的眼光看你。 當我意識到我每天要花好多時間去解釋
2025/09/30
十幾年前,還在痞客邦寫字的時候,每天的瀏覽人次可能有四五千到上萬,每篇文都會上專欄首頁。 跟眾多大神們比當然不算高,但我只是寫著玩,很單純的喜歡寫,喜歡分享,沒有考慮過任何關於變現啊、業配啊這些事情。 但我發現,並不是你沒有惡意,人們就不會用惡意的眼光看你。 當我意識到我每天要花好多時間去解釋
2025/09/29
有個案問我:「先生完全不相信能量療癒,可是他跟他家族的狀況也會影響到我,如果我來到某種程度的覺醒狀態,我可以改變他的家族業力嗎?」 我的答案是,你可以透過你所活出來的,去影響到你愛的人,但你沒辦法替他完成他必須面對的功課。 當一個人在親密關係裡成長、覺醒,確實可以為對方擋掉很多原本會直接撞上的能
2025/09/29
有個案問我:「先生完全不相信能量療癒,可是他跟他家族的狀況也會影響到我,如果我來到某種程度的覺醒狀態,我可以改變他的家族業力嗎?」 我的答案是,你可以透過你所活出來的,去影響到你愛的人,但你沒辦法替他完成他必須面對的功課。 當一個人在親密關係裡成長、覺醒,確實可以為對方擋掉很多原本會直接撞上的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做到心靜如水,從認識自己、突破舒適圈到離開舊的圈子等方面提供了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做到心靜如水,從認識自己、突破舒適圈到離開舊的圈子等方面提供了建議。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