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是一本構思巧妙的書,探討了機會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忽視機會的後果。本書由三所不同商學院的三位教授撰寫,論證了將機會納入我們日常決策的必要性。一旦我們將「機會」因素納入決策之中,「控制錯覺」就會消失。然而,矛盾的是,放棄「控制錯覺」反而能讓我們更能掌控決策局面。作者探討了人類活動中三個在不確定性下進行決策的領域:健康、投資和事業。
作者強烈主張在健康情況下尋求第二意見,因為他們認為醫學並非一門精確的科學,任何時候的治療都基於當時現有的知識。這種治療可能根本無效。此外,醫療失誤屢見不鮮,美國的調查顯示,醫療失誤是導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沒有任何藥物或手術能夠100%保證患者痊癒,無論是患者的康復或死亡,運氣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醫學界已經確定了許多影響個體壽命的風險因素,但關於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疾病對人類壽命的影響,目前尚無確切的數據。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研究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相矛盾。此外,不同的醫療專業人員對一系列症狀和實驗室報告的解讀也存在差異,而這些觀點在不同國家也存在差異。作者認為,醫學科學不斷發展,因此,任何醫療建議都基於不完整的知識,因此存在運氣成分。他們舉出了許多例子來說明醫學領域存在的不確定性。另一個機會主義發揮巨大作用的領域是股市。眾所周知,沒有人能夠長期準確、持續地預測股市行情。所謂的股市專家,紙上談兵,事後諸葛亮。事實上,Taleb在其著作《隨機的致富陷阱》中對此進行了探討,本書作者更是用更多來自自身職業經驗的案例,進一步印證了Taleb的論述。投資人持續聽取這些專家的意見,並採納他們的建議。為什麼?因為投資人透過採納他們的建議,在確定性錯覺的框架下安然行事。
在投資智慧的總結中,可以歸納出四大支柱:
一、平均投資:不要妄想能長期挑出比市場更優的單一公司、個股或債券。最穩健的方法是盡可能分散投資於不同標的,以降低單一資產波動帶來的影響。
二、保持耐心:不要受市場情緒或「完美時機」的誘惑影響,頻繁進出場往往會造成損失。大量證據顯示,最有效的方法是採取「買進並持有」策略。交易次數越多,投資報酬反而越低。
三、具備風險意識:風險意識並不是要完全迴避風險,而是認清並接受它。股市的平均表現本身就涵蓋了風險與機會,尤其當投資期限拉長至10年或20年,波動將更容易被時間稀釋。
四、維持平衡:定期檢視並調整投資組合,確保資產配置符合你的目標與方向。這樣能在市場環境變動時,維持長期投資的穩健性。
探討的第三個領域是那些分析一家公司後就總結出「成功秘訣」的專家。翻閱現有的商業書籍,我們會發現大量成功人物追求卓越,而那些專家就說他們如何追求的成功秘訣。我們被推崇這些主觀因素,沒辦法預見未來,只有對過去和現在的理解。然而許多年再看到,過去相當傑出的企業,之後卻表現不佳。那些暢銷書所提及的企業往往顯示沒有永遠成功這一回事。相反地,這些管理大師認定卓越、有遠見的企業,最後都回歸平庸。
既然人類無法應付不確定性,有其他可能做得更好的嗎?統計和數學模型已被用於決策超過百年,尤其是在賭徒中。作者的答案是響亮的「不」。在許多情況下,複雜的數學和統計模型未能提高人類憑直覺做出的決策的表現。然而,在某些決策情況下,包含少量變數的簡單模型卻表現出比人類更好的表現。
那麼,當我們需要做出涉及不確定性的決策時,我們該怎麼辦呢?作者提出了一個簡單的系統。他們將所有決策分為兩類:重複性決策和獨特性決策。每一種決策都可以透過四種方式來解決──瞬間決定、深思熟慮、思明克決策法、以及借助專家決策。本書將以前11章為背景,並在12章中詳細介紹這些途徑。
前12章涵蓋了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的所有內容以及控制錯覺的問題。最後一章是關於「幸福」的,它看起來有點跟前面的內容不太一樣,可能是強調預測能力的限制性。即使沒有最後一章,本書的核心內容也能被理解和吸收。
本書通俗易懂,沒有過多的數字或統計術語。書中引用的實驗和調查以簡潔優雅的方式呈現。讀者可以深入了解“控制錯覺”,而這種理解將有助於讀者識別作者提出的決策技巧的適用場景。這些技巧簡單易用,卻能加深對思考的理解。
回饋顧客抽書活動!
這次要送出《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一書給幸運的方格子顧客!只要在你看到這篇底下留言就可以有參加機會!
提醒:參加抽獎,如果抽中被Que到名字的人,記得找我來領哦!!不然獎項就白白溜走囉。
抽獎結果我會發文公佈中獎者,並且詢問中獎者的 email 聯絡方式。最後把資訊交給出版社處理,這次活動截止日期至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