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使徒行傳9:32~43)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今天我們從彼得的故事來看《使徒行傳》9章32~43節。這段經文很簡單,記載了兩件事:

第一,彼得醫治了一位半身不遂的以尼雅,許多人因此信主。

第二,彼得讓已經去世的女門徒大比大(多加)復活,聽見的人也都信主。

這段經文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其實,它可以從不同角度來閱讀與反省。

一、從神蹟的角度

經文中最直接的,是彼得醫治疾病、使死人復活的神蹟。這提醒我們:在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在上帝卻凡事都能。神蹟的目的不僅是增強信心,更是為了使人認識耶穌、歸向福音。

因此,許多教會在特會中強調神蹟醫治,並為有病痛或心靈受傷的人祈禱。確實有人因此經歷上帝的醫治而信主,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立刻得著醫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的聚會方式。

二、從行善的角度

另一個焦點是多加的生命見證。她常常行善,特別關心窮人與寡婦,因此深受感念。她的死引來眾多寡婦的哭泣,正因為她「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實際行動活出信仰。

今天的教會,也常透過社會行動見證福音,如淨灘、探監、報佳音、志工服務等等。這些活動幫助信徒實踐信仰,也吸引人認識基督。但我們也要承認,不是每個人都會接受這種方式。

正如台語俗諺所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聖經的解釋也是一樣,一段經文可以用不同方式餵養不同需要的人。

三、從「至微小的人」的角度

更深一層來看,這段經文中出現了許多社會邊緣的角色:

  • 以尼雅:半身不遂、無力自理,被人視為受咒詛的人。
  • 多加:女門徒,身處父權社會中常受歧視。
  • 窮人與寡婦:被看輕,常被認為是懶惰、不幸或帶來厄運的一群。
  • 死人:象徵不潔與死亡,沒人敢靠近。
  • 皮革匠西門:每天接觸動物屍體,被視為不潔之人。

這些人都有共同點,他們都是「至微小的人」,是被社會忽略或輕視的一群。

然而,彼得卻走向他們,並且如同耶穌一樣,與他們同在。彼得不僅學耶穌行神蹟,更學耶穌走到微小之人的身邊。這提醒我們:基督徒要效法耶穌,不是只追求榮耀、神蹟或人們的讚美,而是願意站在那些最微小、最受苦的人當中。

正如日本神學家北森嘉藏(Kazoh Kitamori)主張,跟隨基督意指「藉由親身受苦來服事受苦的上帝。[1]跟隨耶穌,就是要與受苦的人同在。

四、從現實的對照

今天的社會追逐「流量」與「曝光」。新聞或社群媒體上,救災現場常出現名人與攝影機,但在偏僻的角落,卻往往缺乏真正的幫助。真正的英雄,不是鏡頭前的人,而是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名聲的志工。

基督信仰的偉大,不在於我們的上帝有多高大,而在於祂願意走入最卑微之人的中間。正如日本思想家岡倉天心(Okakura Tenshin)所說:「那些無法從自身偉大之處感受渺小的人,很容易忽略他人微小之處的偉大。[2]

五、當代的反思

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正是走向微小者的見證。早期基督教醫院常免費治療,甚至還會偷偷放車錢給病人。這是因為醫療的精神是「看見人」而不是「看見病」。彰基在慶祝一百週年時,邀請細漢蘭醫生去演講,他說:「當醫生的,應該要多看病人的臉,而不是電腦。[3]

然而,今日的社會因過度忙碌,我們愈來愈缺乏耐心:聽人說話沒耐心、陪伴親人沒時間,甚至忘了如何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當我們失去關心小事的能力,也就看不見微小之人的需要。

這次光復救災讓我深深體會,人是何等渺小,也何等需要彼此扶持。新聞上的畫面不一定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與受災戶一同在泥水裡奮戰的人。

六、最大的神蹟

最後,我們要注意經文中反覆出現的一個詞:「起來」。彼得對以尼雅說:「起來,自己收好床褥。」(徒9:34)他對多加說:「大比大,起來!」(徒9:40)

這不僅是病人與死人「起來」,也是女門徒、窮人、寡婦、皮革匠「起來」。真正的神蹟,不只是醫病或叫死人復活,而是讓「至微小的人」能重新站起來,恢復尊嚴與盼望。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最大的神蹟不是外在的醫治,而是有人願意伸手,讓被忽略的、被看輕的、最微小的人能重新「起來」。這,才是基督信仰最偉大的力量。


[1] 《冒險的上帝:20世紀12位偉大神學家與宗教哲學家之巡禮》,亨利.莫杜(Henry Mottu),朱雅芬譯,台南:南神出版,2020,p199。

[2]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9,博客來電子書。

[3] 《離開前的最後一刻:與癌末病人的生命對話,25個看見愛與祝福的告別故事》,盧俊義,台北:啟示出版,2024.12,p5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2會員
78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9/19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我們給神最珍貴的禮物,同時也是神無法強求得到的,就是愛。」 (《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482)
Thumbnail
2025/09/19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我們給神最珍貴的禮物,同時也是神無法強求得到的,就是愛。」 (《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482)
Thumbnail
2025/09/13
畢德生牧師曾分享,每次主日崇拜結束後,隔壁鄰居都會親切的向他打招呼,並說:「牧師,忙完拉。一星期只工作一天,一定很棒。」 (《牧者的翱翔》,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吳震環譯,台北:校圈書房出版社,2015,p316)
Thumbnail
2025/09/13
畢德生牧師曾分享,每次主日崇拜結束後,隔壁鄰居都會親切的向他打招呼,並說:「牧師,忙完拉。一星期只工作一天,一定很棒。」 (《牧者的翱翔》,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吳震環譯,台北:校圈書房出版社,2015,p316)
Thumbnail
2025/09/06
神學家奧古斯丁:「我藉著祢的引領省察了自己的內心。」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20)
Thumbnail
2025/09/06
神學家奧古斯丁:「我藉著祢的引領省察了自己的內心。」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2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陀對大眾開示:用神力把須彌山移動到遠方不算難;佛滅度後,若有人能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這才是難事。如果有人能短暫地誦讀此經,十方諸佛歡喜讚嘆、護念此人。此外, 只要念誦或解說《妙法蓮華經》,多寶如來一定會現前隨喜。讀誦《妙法蓮華經》功德殊勝,必定要盡力善勸有緣之人共同誦經,方能增上福田。
Thumbnail
佛陀對大眾開示:用神力把須彌山移動到遠方不算難;佛滅度後,若有人能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這才是難事。如果有人能短暫地誦讀此經,十方諸佛歡喜讚嘆、護念此人。此外, 只要念誦或解說《妙法蓮華經》,多寶如來一定會現前隨喜。讀誦《妙法蓮華經》功德殊勝,必定要盡力善勸有緣之人共同誦經,方能增上福田。
Thumbnail
在全知全能福慧具足的大智者世尊佛陀面前,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小嬰兒。故以書名直接破題,這不是一本闡釋佛法經典的著作,純粹是以一位因為受到世尊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所感動的無明眾生的角度,以自我的一點小小心得以及克制不住想要分享的熱情,希冀讓更多如同我的無明眾生得以發現世尊佛陀的大智慧
Thumbnail
在全知全能福慧具足的大智者世尊佛陀面前,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小嬰兒。故以書名直接破題,這不是一本闡釋佛法經典的著作,純粹是以一位因為受到世尊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所感動的無明眾生的角度,以自我的一點小小心得以及克制不住想要分享的熱情,希冀讓更多如同我的無明眾生得以發現世尊佛陀的大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人生因緣千百種,每個人都能遇見自己的救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Sz_0DgPWU
Thumbnail
人生因緣千百種,每個人都能遇見自己的救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Sz_0DgPWU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敘述了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內容討論了生滅變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等觀念。
Thumbnail
八大人覺經敘述了佛教八個菩薩大人的如教修行的經典,內容討論了生滅變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等觀念。
Thumbnail
※經文: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
Thumbnail
※經文: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佛陀宣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的緣起,是為了救度一位「善住天子」。在佛陀住世時期,有一位天界的善住天子,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告訴祂福報即將享盡,七日後將會死亡;命終之後,會投生到娑婆世界受輪迴之苦,先投胎做七種畜生身,然後墮落地獄;從地獄出來後,才能得生人身,但會生在貧窮卑賤之家,而且在娘胎內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網紅尼可拉斯楊的影片,提到悉達多的釋迦族被滅的故事。我上網查了一下,確實有不少佛教的經典中記載,當時已經成佛陀的悉達多,兩度想要阻止琉璃王出兵對他們釋迦族的屠殺,但最終還是沒辦法,佛陀的族人還是被慘忍屠殺。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網紅尼可拉斯楊的影片,提到悉達多的釋迦族被滅的故事。我上網查了一下,確實有不少佛教的經典中記載,當時已經成佛陀的悉達多,兩度想要阻止琉璃王出兵對他們釋迦族的屠殺,但最終還是沒辦法,佛陀的族人還是被慘忍屠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