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只有在台灣會被當成一等公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18.07.09)

很多人都很羨慕德國,因為那裡的人與生活都整齊有序,讓人過著有尊嚴的生活。住在德國有社會福利照顧人,學校上學不用繳學費,工作收入比台灣多,休假也比台灣多,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向學習發展,也可以隨自己喜愛渡悠閒的生活。這裡一切都井然有序,剩下的就是如何發展自己。

但很多住在當地的「外裔」人士,日子也許無所憂,但是在德國常常會不經意地發現自己就是異鄉人,不知為什麼還是會在意自己被霸凌。

幾年前走在德國街上,和一個中老年德國男人擦肩而過,他面無表情地對著亞洲面孔的我,直接說出簡短的字「結婚」。我皺著眉頭回頭看他,他逕自走了。

他想我是來結婚的?這事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憤怒。另一次是騎腳踏車在路上,一個父親騎著腳踏車,他的腳踏車後連結牽引車載著小孩,騎在我後面。這個年輕父親好幾次激烈的按鈴發出響鈴聲,要我讓路。我騎著小摺,小心翼翼地靠邊讓他超車,他超車過我的肩膀時,帶著太陽眼鏡的年輕父親刻意回過頭,不是說感謝,而是輕挑俾倪地邪惡微笑著,接著重複說「中國人」「中國人」,然後意氣風發地揚長而去。

 我讓路給他,他不但沒有感激,卻給回馬槍,我才看到這些德國人的真實面—面目猙獰。一種無由地怨恨從心中升高漲出。看他光頭又載著小孩,當下真想大聲喊出,「你德國納粹」,但我忍住「納粹」,只大喊他「你德國人」,如果我叫他納粹,他可能停下車來暴衝打我,造成我生命威脅,也可能告我侮辱他,看他腳踏車後面的牽引車中載著的孩子,心中為他的孩子感到悲涼。

 德國人如果有點知恥的,大多都不喜歡被說是典型的德國人。外國人要批評德國人,就說他們是典型的德國人就夠了。說真的要在德國這個國家生存,絕對不能溫良恭儉讓,因為他們挑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情緒智商。這些極右派的人,很多還是高級知識份子,甚且是法官。轉型正義做得好,是給有覺醒的人,在德國確實還有一些人嚴重歧視外國人,而外國人也同樣歧視外國人或前來德國的難民。

 有時候,我們看到,在德國的外國人歧視外國人比德國人歧視外國人還嚴重,而在德國的外國人根本不自知,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回到台灣,當然一切有得批評,但是起碼自己是這塊土地的一等公民。我常告訴台灣人,我們當然要學德國很多,但是在那裡,你不是一等公民,我們台灣人到國外永遠是二等公民。即使你到中國,那也不是你的國家,永遠會被排斥。在台灣雖然看起來很亂,但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一等公民,沒有人可以粗暴地歧視你,你也不用被當異族看待,你可以用母語說你想說得話,批評監督、改造甚至建立自己的國家。

 不懂的是,台灣人好像不明白這點,常常自己洩自己的氣,還有不少人爭相想把台灣送給中國。說真的,當台灣被統一,成了部份台灣人想要的中國人時,真的就和那邊的中國沒有區別時,我們其實就喪失了當一等公民的可能,而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文章來源:上報

https://www.upmedia.mg/tw/commentary/reader-submissions/438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0會員
54內容數
歡迎大家lâi讀我ê文章,留話hō͘--我、交流想法 ia̍h-sī 鬥分享,感謝ló͘-la̍t!
2025/10/04
寫作者tī德國tú著文化衝突ê狀況kap感受
2025/10/04
寫作者tī德國tú著文化衝突ê狀況kap感受
2025/10/04
完整的照護本來就不應該是讓被照護者失去既有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尊嚴的照護。因此,照護者的協助更不能成為受照護者的所有依靠,而導致他們因為受到照護而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這就是人性的尊嚴。
2025/10/04
完整的照護本來就不應該是讓被照護者失去既有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尊嚴的照護。因此,照護者的協助更不能成為受照護者的所有依靠,而導致他們因為受到照護而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這就是人性的尊嚴。
2025/10/04
本文探討一位長者對韓國瑜的狂熱支持,並透過與其的對話,深入分析其政治觀點背後的迷思與誤解。作者結合個人在德國的經驗,探討兩岸關係、歷史詮釋以及臺灣當前的國家安全挑戰,強調理性對話與獨立思辨對維護臺灣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2025/10/04
本文探討一位長者對韓國瑜的狂熱支持,並透過與其的對話,深入分析其政治觀點背後的迷思與誤解。作者結合個人在德國的經驗,探討兩岸關係、歷史詮釋以及臺灣當前的國家安全挑戰,強調理性對話與獨立思辨對維護臺灣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新臺灣史運動和臺灣吧 - Taiwan Bar。出現在我的FB上,已感覺台灣獨立運動就差最後那一步了! 可能那將是聯合國出現的一個新國家,名為台灣共和國 ,嚴格的算,台灣歷史的長短可能比美國建國200年歷史還長。 台灣有其真正的歷史嗎? 台灣的歷史從哪時開始?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臺灣人喜歡外國人且歡迎外國人的程度勝過許多國家,近幾年有很多國外YouTuber或藝人的流量非常高,內容主題都像是「外國人羨慕臺灣的優點」、「臺灣哪些地方勝過外國」,甚至有些初次到台灣的外國旅遊YouTuber因為來到臺灣而使頻道爆紅,顯現出台灣民眾對於外國人對臺灣各類事物的觀點非常感興趣。
Thumbnail
臺灣人喜歡外國人且歡迎外國人的程度勝過許多國家,近幾年有很多國外YouTuber或藝人的流量非常高,內容主題都像是「外國人羨慕臺灣的優點」、「臺灣哪些地方勝過外國」,甚至有些初次到台灣的外國旅遊YouTuber因為來到臺灣而使頻道爆紅,顯現出台灣民眾對於外國人對臺灣各類事物的觀點非常感興趣。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Thumbnail
聊天GPT ·機器人 台灣民進黨歷來主張台灣獨立,或至少維持事實上的獨立。 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因素包括: 民族認同:​​民進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認同,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和民主價值。 他們認為台灣應該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以體現其獨特的特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