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四章:更多的訓練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有些比丘選擇在深谷的邊緣打坐禪修,這種環境足以讓人警惕,以免不慎墜落。但這些比丘並不害怕,反而視之為修行的一種訓練方式。如果比丘稍有分心,失去了正念,他必須接受墜入深淵、喪命的可能。然而,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普通的禪修方式下,他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心,使其靜止。心識總是攀緣於外境,難以安住,為自己製造無窮無盡的苦。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對死亡都有本能的恐懼。因此,當置身真正的生死關頭,例如坐在深谷的邊緣時,心識會自動運作,無需任何外在的強迫,因為死亡一直是心識最深層的恐懼所在。在這樣的時刻,心識會奮力抗拒死亡,並持續喚起正念,不讓自己分心。他的正念時時護持著他,當正念周密地守護心識時,它就不會再輕易滑向其他外緣,而那些外緣正是過去令它痛苦不已的事物。不久後,心識便會安住於禪定之中。採取這種方式的比丘,與其他修行方式的修行者一樣,最終都能獲得讓心識滿意的結果。

運用某些方式來喚起對死亡的警覺,是極為重要且有效的修行方法。因此,透過持續保持正念與自我覺察來珍視生命,便能使內心的「法」展現出來。換句話說,修行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原本焦躁不安、紛亂不已的心識如何逐漸安定,趨向於禪定,而且這種轉變並不需要等待太久。

有些比丘會在洞窟內禪坐修行,當他們聽到猛虎的咆哮聲時,他們的心識雖未感到絲毫恐懼,但也無法因為這個聲音而入定。因此,他們必須尋找一種能讓心識收攝的方法,例如當老虎接近時,刻意走到洞窟外端坐,使心識因恐懼而迅速收攝、靜止,並尋找一處老虎無法觸及的安全之地,這樣心識便會平靜下來,自然入定。

一般而言,這些頭陀比丘在恐懼中鍛鍊自己的內心,並堅持這種方式直至入定。他們對於當下沒有任何外在危險可傷害他們深具信心。然而,無論外在環境如何,他們並不關心,因為他們將這種修行視為強化心力、未來增長智慧的機會。即使他們因此喪命,他們也無怨無悔,因為他們對「法」的信念,遠遠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

這正是為什麼那些真正渴望深入佛法的人,總是不遺餘力地尋找各種能訓練自己的環境與方法。因為他們已經親身體驗過這些修行方式所帶來的成果,就如同投入少量的資本,卻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樣的修行帶來極大的喜悅,使人樂於持續修行,而不會感到懈怠或無聊;同時,也能去除修行是否有效的疑惑。因為修行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帶來明顯的成果,這些成果確鑿無疑。

比丘可能會在洞窟前靜坐,在山丘上經行,或在岩石裸露的地面上禪坐,甚至在夜間於念住業處的經行中遭遇老虎。他們可能選擇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靜坐,以行禪和靜坐來對抗四周震耳欲聾的虎嘯聲。然而,這一切的目的,無非是幫助心識專注,使其比平常更快地安住於禪定。或者,透過從「法」的角度觀察野生動物的本性,喚起觀智慧,以此擺脫對生死的執著,並逐步消解心識中的各種貪愛渴求。

這種方法,絕非自我毀滅的極端手段,而是讓自己解脫生死之苦的修行方式。凡是渴望從輪迴之苦中解脫的人,通常都會採取上述的方法來修行與觀察內心。甚至三界之尊的佛陀,也曾嘗試四十九天禁食的方式來放棄生命,這與前述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這是一種需要堅定意志來對抗內心敵人的修行方式。然而,當佛陀發現這並非正確的方法時,他便立即放棄,轉而發願專注修持「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直至證得無上菩提,實現他最初的目標。他進一步下定決心:「若我無法憑此方法證悟無上菩提,那麼我便寧願在此處捨身而亡,絕不離開此金剛座。」這顯示出,即便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他仍堅持修行,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當我們想到這些世間最崇高的修行典範,不論是佛陀、聲聞弟子,還是世界各地潛心修行的行者,他們的行持,無論多麼與世俗格格不入,總是能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禪修比丘會根據各自的根性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精進鍛鍊自身。他們之所以如此行持,並非為了自我誇耀,亦非認為自己比導師或其他人更為勇敢或高明,而是因為他們純粹希望透過這些方法,找到能夠滅苦的「法」,並親證其深義。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與佛陀當年不惜犧牲生命以求證悟的行持相比,甚至連他腳下的塵土都不如。因此,他們怎敢自詡付出的努力比導師更多?當他們的修行與佛陀相比微不足道時,又怎會有炫耀之心?

若我們仔細思考佛陀的修行之道,回顧他如何精進努力,再對照我們自己屢屢退縮、僅僅付出些許努力,甚至害怕超越佛陀的行持,便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實在可恥而卑劣。

我也曾對於這種懦弱的心態感到擅長,然而,在其他需要精進的修行領域,我卻往往不夠精明,甚至缺乏勇氣。這便是世人經常陷入的矛盾——我們總是毫不猶豫地去做智者警告我們不該做的事情,卻對於智者鼓勵我們去實踐的修行躊躇不前。每當我回顧這點,對於自己在錯誤的事上如此「精明」,便感到無比憤怒。因此,讀者們切勿誤以為我是值得效法的榜樣,否則你們可能會走上歧途。

那些從阿姜曼年輕時便開始修行,並且遵循他的教導至今的頭陀比丘們,從未懈怠,也未曾輕言放棄,因為他們視這些修行方法為阿姜曼慈悲心的傳承,並對他的教導心存無比的恭敬與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5會員
300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前章所述的方法已被那些住在森林中自我鍛鍊的比丘所採用,他們獲得了滿意的成就,且老虎從未傷害過他們。 在此,講述一個故事,以便讀者思考這一事件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一位阿姜,他是阿姜曼的資深弟子,當時他正在湄公河畔修頭陀行,與他同行的是一位白衣居士。這位阿姜選擇在懸崖下暫時修行,而那位持守八關齋戒的
Thumbnail
2025/10/06
前章所述的方法已被那些住在森林中自我鍛鍊的比丘所採用,他們獲得了滿意的成就,且老虎從未傷害過他們。 在此,講述一個故事,以便讀者思考這一事件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一位阿姜,他是阿姜曼的資深弟子,當時他正在湄公河畔修頭陀行,與他同行的是一位白衣居士。這位阿姜選擇在懸崖下暫時修行,而那位持守八關齋戒的
Thumbnail
2025/10/06
為了對付住在心中並以不同方式呈現的無明所施展的各種迷惑欺罔的手段,具備多種不同的方法以及鍛煉調御「心」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留心觀察,就會看到「心」是諸法聚合之處,並且會造成很大的擾亂煩惱,以致於片刻不得安寧與放鬆。一般來說,這些聚合之物都很低級、沒有價值,等著去扭轉此人的方向,根本沒有受過
2025/10/06
為了對付住在心中並以不同方式呈現的無明所施展的各種迷惑欺罔的手段,具備多種不同的方法以及鍛煉調御「心」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留心觀察,就會看到「心」是諸法聚合之處,並且會造成很大的擾亂煩惱,以致於片刻不得安寧與放鬆。一般來說,這些聚合之物都很低級、沒有價值,等著去扭轉此人的方向,根本沒有受過
2025/10/06
「Kammaṭṭhāna」一詞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對於修持解脫之道的頭陀比丘而言,它格外重要。然而,kammaṭṭhāna的真正基礎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無論是男人、女人、出家人或在家人,因為它與頭髮、體毛等身體部位有關。 有些人可能對「kammaṭṭhāna」或「頭陀比丘」等詞的完整意義不太清楚,
2025/10/06
「Kammaṭṭhāna」一詞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對於修持解脫之道的頭陀比丘而言,它格外重要。然而,kammaṭṭhāna的真正基礎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無論是男人、女人、出家人或在家人,因為它與頭髮、體毛等身體部位有關。 有些人可能對「kammaṭṭhāna」或「頭陀比丘」等詞的完整意義不太清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當你修行到最艱難的時期, 你最親近的人就會出來作妖,這是鐵律! 人間處處是道場, 最大的道場便是在你最親近的人身上, 越是你最親近的人, 越能為你創造出金剛道場, 最痛的傷, 恰恰是最親近的人賜予你的, 因為別人無法進入到你的心, 傷你者,必助你, 最終成就你的,
Thumbnail
當你修行到最艱難的時期, 你最親近的人就會出來作妖,這是鐵律! 人間處處是道場, 最大的道場便是在你最親近的人身上, 越是你最親近的人, 越能為你創造出金剛道場, 最痛的傷, 恰恰是最親近的人賜予你的, 因為別人無法進入到你的心, 傷你者,必助你, 最終成就你的,
Thumbnail
最近天氣大好,陽光不太熱,春風徐徐吹,舍利弗尊者近來就把上課改到蓮花池畔的菩提樹下。大家在課前靜心打坐,在呼吸之間與天地、自然融合為一體,當然,也少不了念頭在那裏東奔西跑,進進出出的。
Thumbnail
最近天氣大好,陽光不太熱,春風徐徐吹,舍利弗尊者近來就把上課改到蓮花池畔的菩提樹下。大家在課前靜心打坐,在呼吸之間與天地、自然融合為一體,當然,也少不了念頭在那裏東奔西跑,進進出出的。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Thumbnail
不念舊惡,才能化阻力為助力。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
Thumbnail
不念舊惡,才能化阻力為助力。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