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我只是輸給了課本〉這首歌的時候,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只是輸給了課本,又沒有做錯人,憑什麼要著急地來否定我的一生。」
裡面的歌詞讓我很有感觸
希望我以後
也不要要求孩子考試成績要多好
成績從來不是一切,它只是一個階段的證明
我希望未來的自己,能繼續理解這件事—— 不會被分數、比較、或社會的眼光蒙蔽了心
雖然我似乎沒有成績上的困擾
但...
確實
讀書可以讓人少走點彎路
但只要孩子願意學習、願意思考、願意理解,就算考不好也沒關係
學的那些東西,不一定要用在考試上
我更希望她/他們能生活得踏實、快樂, 不用被世俗、金錢、或健康壓得喘不過氣
年紀漸長後
我反而越來越陌生於那個小時候的自己
只求未來的自己不要當上我小時候最討厭的那種父母,那就好了...
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我只要活到40.50歲就好了
有時也會想
如果孩子真的考得很不好,該怎麼辦?
要不要督促孩子?要不要要求孩子?
明明知道早點接觸、早點練習,以後會比較輕鬆
但又怕在這個過程中, 我失去了那個懂她的自己
希望她/他們能活出自己的節奏, 找到屬於她/他們的生活
希望自己能記得此刻的感覺, 不變成那個被世俗、被分數、被課業給綁架的大人
好歌分享:我只是輸給了課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