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只是你們沒看到我的恐懼
當和身旁的人提到,要前往吐瓦魯當國際志工時,
最常聽到兩種聲音。
一種是:「你幹嘛去那種地方?」
另一種是:「你好有勇氣。」
說真的我蠻困惑的,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是個膽小鬼,內心也有各種不安害怕。
包括,
自我懷疑類「我會不會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我那麼常跑醫院,如果我有需要就醫怎麼辦?」、「我英文就普通能溝通而已,如果聽不懂怎麼辦?」
恐懼未知類「我沒有一個人轉機過欸,如果出狀況怎麼辦?」
還有好多好多的聲音一直在我腦子跑,
不誇張,我從報名當下,到中間面試、培訓,甚至簽合約前幾天,都一直在這樣的狀態。
有時候也很鴕鳥地想,「阿──還是就算了?就不去了?」
那我後來是如何自我解套的?
我問我自己「如果不去,如果放棄這個機會,你會後悔嗎?」
「會,因為我這輩子可能就這次機會了。」
「既然如此,那要不要就試試看,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
「嗯!」
ps.這個從人類圖的角度來說,適合生產者(問薦骨封閉式問題,也就是是非題,去看你有沒有回應),世上有7成的人都是生產者,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用這種自問自答,但如果你是剩下的3成,這個方式可能就比較沒fu囉!
──
也因此,我試圖去釐清所有可能會讓我不安的點,
甚至在他人眼中,可能會過分細節、過度準備,
但這對我來說,只是讓我安心的一個過程。
那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有100種可能,你準備了99種的應對方式,好死不死發生的剛好是你沒準備的,你要怎麼辦?」
「 嗯,那我就把這個狀況當成是宇宙送給我的驚喜。」
甚至我也會覺得,
那99種的準備不是白費,而是可以讓我更有底氣去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我相信這種心理的焦慮恐懼,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吧!
不論是到新的校系,還是到新的職場、新的環境,多少都會有恐懼與自我懷疑。
說不要害怕是不可能的,
學著如何與恐懼同行,才是我們該思考的。
害怕未知,那我就把未知變成已知(多找資料、多問人);
害怕能力不足,那我就多做點準備,
做好自己能做的,不可空的部分,就交給宇宙安排吧!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邊~
一樣放個夕陽做個ending,謝謝你們喜歡我的文字:)

落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