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認識神棍主義(上)>介紹了二元宗教觀以及神棍的行事邏輯,以便讀者觀察及辨識神棍之存在。本篇則側重描述神棍組織與信徒特質,深入理解其特徵與行為之成因,從而奠定何以應對之基礎。
組織特性
從二元宗教觀衍生而來的組織特性有跡可循:
領袖偉光正
神明乃善良、光明、正義的象徵,既然神棍代表了神明,那麼就必須極力維護偉大的、光明的、正確的形象,任何有辱神明形象之事物皆不可容忍。此外,神棍絕不認錯,畢竟神是絕不會錯的真理,承認犯錯意味著偏離了神明的道路,是被魔鬼所侵蝕。
信徒自願將時間、精力、財富、忠誠奉獻給神明,而神明享用供奉乃回應其信仰之認可,意味著信徒能得到神明庇佑。既然神棍代表神明引領信徒,那麼神棍享用信徒供奉不也理所當然嗎?因此神棍的最大資源就是信徒。
階級服從
神是真理,所以與神的意志不一致便是錯誤。但沒人見過神、聽過神說話,只能透過神棍得知神的話語,因此神棍說的就是對的、與神棍不一致便是錯的,於是形成一言堂式的(絕對)服從特性。神有著至高權威,其體現為望之彌高、仰之彌堅的金字塔型階級制度。透過上對下運用權力、下對上服從不二,整體行動一致正是神明力量之展現。
權力掌握著資源分配,當然要給最能正確運用之人,所以權力與資源高度集中於頂端神棍手中,且不需要也不能有權力制衡。畢竟制衡是給一幫會犯錯的平凡人用的,讓平庸者監督反而玷污了正確性。
當階級愈高時權力愈大,亦代表與神明關係愈近,於是乎權力地位等同於真理的光芒,沒有權力地位就什麼也不是,因而養成了對權力異常地仰慕與執著。
嚴懲重賞
神明是神聖的、純潔的,自然不容許污穢雜垢存在,而團體組織要保持聖潔與神一致,就必須時常淨化清洗。因此不但以除魔驅邪方式處理外部事物,也靠不斷抓出與神棍不一致的魔鬼同路人來清洗內部,為此施行嚴密監督和舉報機制,換句話說就是要牢牢地控制每一位信徒。
嚴厲給人一種認真的感覺,如新聞上不時看到領導人「震怒」指示,意味著這件事必能水落石出、雷厲風行。對於被揪出的壞份子一定嚴懲不貸,還要在大家面前懺悔改過,這也算是某種作法儀式。至於洩露秘密或想脫離組織的背叛者,則被視為與魔鬼為伍而可不擇手段處置,因此常與社會規範差距過大。
對待達成任務者務必重賞,重賞不一定指物質上的,而最大的獎勵則是權力地位。得到重賞乃遵循聖意後的神蹟展現,當然應隆重舉辦勝利儀式。
注重宣傳
最有效率的宣傳方式,便是想方設法佔據教育、傳媒、文藝等領域以利傳播福音。如此不僅可以維持信徒士氣,更能廣為招攬更多信徒一舉兩得。
宣傳首先讓人產生第一印象,故以專家權威、名流顯貴身份更有利於獲取人們信任。接著列舉多如牛毛的事實來揪出魔鬼、辨認邪氣,使人們意識到原來自身不幸的根源正是邪魔,並宣揚神(棍)這位魔鬼尅星的善行神蹟。
縱使人們不會輕易加入,但也能影響其內心判斷促成選邊站隊,待時機成熟再提出各種斬妖除魔的大運動、大計劃便可水到渠成。
廣大信徒
所謂「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而以下為基」,某些人格特質與環境條件傾向於依賴神棍及其組織:
非黑即白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非常脆弱,其生存幾乎仰賴他人之力,因此辨識並依附有利自己的親人、面對不利事物以哭喊吵鬧尋求幫助乃重中之重,也就是說識別好壞的需求與生俱來。孩童時期拓展世界觀的方式,亦如同故事書所描繪,從認識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開始,好人可以親近依賴、壞人要遠離排斥,畢竟這才是維繫生存最重要的技能。
教育和社會化過程不僅教會人們運用知識方法、拆解問題進行分析,還逐漸認識到原來不只有好壞、對錯、黑白等二擇一方式,並培養出三種以上不同選項的思維能力。因此教育或社會化程度愈高,受到二元思維(非黑即白)束縛的情況愈少,也更不容易被二元宗教觀下的神棍所影響。
需要正確
未知事物帶給人們焦慮不安和恐懼感,有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面對,再一邊探索一邊學習;有些人則認為自己過於弱小,應該依靠強大的力量。對於害怕犯錯的人來說,想要簡單輕鬆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是依賴權威。
當深感弱小與害怕犯錯的人們碰上自帶光環之神棍,便如久旱恰逢甘霖、乾柴遭遇烈火般一拍即合。原因在於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本質上是為了尋求幫助,而不是用來分析問題、理解道理。與其冒風險想一大堆搞不懂的事情,倒不如找個大腿緊抱來得輕鬆,所以信徒受控制的背後是想依賴的需求。或許古人看清了這個道理,才想出神道設教這個辦法吧。
由於對正確的渴望,加深了凡事以對錯來思考的模式,因此信徒喜歡聽的並非縝密演繹的道理,而是神棍以神明或權威姿態唸叨作法,這代表了正確與力量。或者,不斷印證其對立一方乃鬼怪邪魔、魑魅魍魎,亦可起到自身光明正確之感受。
在神(棍)加持之下,對外自己永遠正確、永遠不必認錯,只有神(棍)、上級、權力能讓自己認錯。亦或模仿神棍指責他人錯誤,並因此反證了自己正確。
資訊阻隔
當處於資訊封閉的環境裏,由於所得訊息有限且缺乏能反證錯誤的材料,對於宣傳多半只能照單全收。反之,當信徒接觸到與神棍所灌輸資訊大有出入時,便可能產生質疑並在組織內部散布擴大。
為了防止「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必須阻隔外界訊息、管制言論,以形成封閉團體的方式對付所謂「魔鬼的話語」。若真有風聲走漏進來,可以進行闢謠、真理審查、甚至人身威脅等方式,配合前述內部清洗手法以使信徒保持與神棍一致的聖潔狀態。
在網路時代縱使沒有防火牆阻隔,也能以網路演算法改變搜尋和推薦順序來侷限訊息獲取管道,照樣使人困於無知之中。是的,愚昧無知之人更容易受到控制操弄,因此若能破壞其傳統價值觀則更有利於此。
若信徒與神棍已然一致,當神棍列舉了諸多「事實」證明誰是魔鬼,信徒就以神棍列舉的事實認定誰是魔鬼,並要一同消滅這個魔鬼及其同路人。
人際疏離
人際關係不佳或身處社會邊緣之人,由於缺乏社會資源通常對外界抱有防衛敵意,而對所依賴對象則更形依賴。因此在高度權力集中、強調正確的組織內,讓信徒們「形成一盤散沙」則為有效控制手段。
神棍組織依靠領袖偉光正形象來維繫生存發展,一旦信徒產生了質疑,再透過信徒之間的人際網絡加以放大,恐將構成危及神棍及組織存亡之反對勢力。因此必須防範於未然,事先使其人際疏離互不信任,如此則利於各個擊破以消滅問題於幼芽階段。
至於如何為之,通常會針對傳統價值觀進行破壞(或以解放束縛之名),諸如家庭、親情、夫婦、師生、長幼等人倫觀念,目的就在於破壞人際網路,並以服從上級、鼓勵舉報取而代之。當信徒陷入孤立無援處境,面對權力更是只得唯命是從。
延伸行為
多重標準
神棍與信徒以二元宗教觀看待這個世界,並因此區分為神、人、魔三個族群。普通人受神明庇護與幫助,所以應該定期供奉並遵守神(棍)所立下之規矩,其凌駕於法律之上,沒有人可以例外。此外,道德規範、司法原則與正當程序是給常人用的,不適用於強大、邪惡、殘暴的魔鬼,因此對付魔鬼必須不擇手段,且應趕盡殺絕、永除後患。
神棍與信徒站在神的一邊,唯一標準是保持與神(棍)一致的聖潔,但因神棍差異而有兩種不同結果。如果神(棍)要求信徒與一般人共同遵守規矩,那麼只對魔鬼差別對待而形成「雙重標準」;但若神(棍)認為自己與信徒乃超越之存在,不必適用對一般人的規矩,則體現「三重標準」之階級差異。
激化對立
當世上沒了害人魔鬼,神棍的價值自然不復存在,所以消滅了一批魔鬼之後就得尋找下一批魔鬼,且魔鬼愈邪惡、愈強大則神棍的正當性愈高、資源獲取愈多。
正因如此,神棍除了跟立場相近的神棍沆瀣一氣外,與敵對神棍在互動上則甚為微妙。一方面相互指責為魔鬼,另一方面卻又希望對方看起來更具威脅,並能穩定給予勝利果實可供收獲,故雙方有意無意地形成某種默契或私下有著合作關係。
從信徒角度來看,一場神魔大戰不僅帶來激情更賦予了神聖使命,於是在生存危機下逐步拋開理智並以仇視加劇了對立與分裂。
極端行動
當信徒們激進化至一定程度,認定司法已無力懲奸除惡,唯以私刑方能掃除萬惡淵藪,那麼極端行動的出現將難以避免。
中世紀中東地區曾出現名為阿薩辛(assassin)的教團組織,其以政治暗殺最為聞名,便是用天堂、利益、仇恨作為培訓年輕狂熱刺客之手段。近代中國大陸則有中共發動之文化大革命,其鼓勵子女舉報父母、學生批鬥師長的做法,加之紅衛兵四處興風作浪、私刑處決,不僅有違人倫常理,更斷送了一代人的家庭、教育與正常思維能力。最為極端的,便是秦始皇時期「焚書坑儒」政策,造成了大規模知識傳承斷層,再也不復百家爭鳴榮景。
此類極端行動奇特之處,在於實行者與支持者對被害者的看法態度,常認定對方如魔鬼般十惡不赦、無可救藥,而我方則是為了替天行道不惜犠牲。與合理化自身行為不同,不僅鮮少愧疚與罪責感,事成之後還難掩喜悅之情彼此彈冠相慶,彷彿拯救了這個世界。
小結
神棍組織有軟有硬,有些仍起不少助人為善作用,有些則掛羊頭賣狗肉行騙作惡,故不可一概而論。「軟性」為符合神棍(組織)條件較少者,「硬性」則吻合了較多數狀況,而愈是硬性愈難以避免走向極端偏激。此外,硬性神棍(組織)可能潛伏於一般正常組織或軟性神棍組織之中,如同當年中共在國民黨內形成「黨中之黨」的情況,先是寄生吸附再伺機反客為主。
在了解神棍、神棍組織與信徒特質之後,剩下的問題則是如何應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