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四次十字軍前夕,君士坦丁堡市民支配了街頭,並且暴民化成了帝國政府難以掌控的勢力。他們不只經常性地襲擊拉丁人或不爽的政治人物,同時似乎也有幾個「老大」出現,能夠有組織地動員暴民「幹事」。
其中一個「老大」叫卡洛莫迪歐斯(Kalomodios),君士坦丁堡的超級外貿商人+銀行家。連帝國政府都欠他一屁股債(美其名曰贊助)。壞就壞在「國債」上。根據拜占庭同時代的知識分子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的記載,由於皇帝實在太缺錢,就直接把卡洛莫迪歐斯抓到牢裡,想要威逼他交出家產。
不料這一捅捅到馬蜂窩。一大批君士坦丁堡市民聽聞「老大」卡洛莫迪歐斯被抓,瞬間暴民化,一群人首先激憤地衝進教堂之中,就把希臘教會最高領袖:牧首約翰.卡瑪特羅斯圍在角落。
由於群眾威脅說要將牧首「碎屍萬段」,他逼不得已,叫人送信給皇帝,要他馬上放人,同時在暴民的威逼下好說歹說,拖延時間。直到卡洛莫迪歐斯毫髮無傷地出現在群眾面前,大家才歡呼解散。
君士坦丁堡市民的政治影響力向來不小,數百年來常能挑戰帝國權威。本次暴動為了一名「銀行家」而對牧首死亡威脅,還能成功脅迫帝國屈尊,這在拜占庭史上也是罕見。
在一連串街頭血腥衝突中,這起事件某種程度上,特別能顯現帝國政府此時對首都掌控力的低落。
&
資料來源: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 and Context ", Routledge 2014.
Niketas Choniatēs, Harry J. Magoulias trans., "O city of Byzantium Annals of Niketas Choniatē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