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惑:告別魯蛇,人生的第二道選擇題》
第一章:殘渣裡的失志箴言
夏日的午後,臺北仁愛路的林蔭大道被炙熱的陽光切割成塊狀的光影,灑落在人行道上的咖啡店「微光角落」。
這家店裝潢簡約,以木質調為主,空氣中總是瀰漫著一種高級卻又讓人疲憊的咖啡豆香氣。
店內靠窗的角落,坐著林語彤,她剛過完三十歲生日,桌上擺著一杯已經喝到見底的冰拿鐵,杯底殘留著深褐色的咖啡渣,就像她此刻的人生,徒留一地混濁的失落與難以清理的殘渣。
語彤將手機解鎖,看著社群媒體上大學同學許若晴剛發布的限時動態:若晴正站在一艘豪華遊艇的甲板上,背景是義大利五漁村湛藍的海,她笑得燦爛,手上戴著的鑽戒在陽光下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語彤將手機螢幕朝下扣在桌上,發出一聲輕微的「叩」響,那聲音卻在她心底迴盪得格外響亮。
她在一家中型網路行銷公司擔任資深企劃,職位聽起來不錯,但實質上就是一個隨時待命、處理各種雜務的萬用螺絲釘。
她已經連續三個月每天工時超過十二小時,為了那個公司年度最重要的「跨界合作案」耗盡了所有心力,結果卻因為合作方高層的私人恩怨,整個專案在最後一刻被喊停,她所有嘔心瀝血的提案、所有的加班時數,瞬間化為烏有。
她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眼前的世界似乎被一層灰色的濾鏡籠罩著,連窗外那片綠意盎然的景色都顯得黯淡無光。
「我總覺得我就是人生的魯蛇,運氣超差的,不管再怎麼拼命,都沒有好結果。」語彤在心底默唸著,這句話已經成了她最近的口頭禪。
她想起當初大學畢業,自己是班上公認的「拼命三娘」,成績永遠名列前茅,社團活動也辦得有聲有色,當時的她充滿了鬥志,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掌握人生。
然而,現實卻像一個無情的耳光,狠狠地摑在她臉上。
她的薪水漲幅永遠跟不上臺北的物價,工作上的努力成果總是歸於他人,而那些家境富裕、生活優渥的同學,一個個輕輕鬆鬆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人生勝利」。
若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家裡在信義區有三間房,嫁給了同樣家世顯赫的金融新貴,她所謂的「工作」只是做做藝術策展的興趣培養,根本無需為五斗米折腰。
語彤拿起冰水杯,裡面的冰塊早已融化殆盡,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液體,就像她此刻的心境。
她自嘲地笑了笑,那笑聲聽起來比哭泣更讓人心酸。
她記得自己曾經聽過一句話,當時還不以為然,現在卻覺得是血淋淋的真相:「努力,實力,不如美力;人善,心善,不如萬貫。」
她望向店門口,一位穿著時尚、身材姣好的年輕網紅正在擺拍,攝影師圍著她轉,那種自信與光彩,讓語彤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挫敗感。
她知道自己不該這樣比較,但心魔一旦產生,就如同毒藤般纏繞住她的心房。
她想起了母親前幾天語重心長地勸她,要不要考慮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就好。
母親的想法代表著傳統的上一代價值觀:穩定勝過一切,風險是人生最大的敵人。
而語彤自己,則是被網路時代的「斜槓人生」、「追尋熱情」毒雞湯給餵養長大的一代,兩代人的價值觀在餐桌上碰撞,總是留下無解的沉默。
她對母親的建議感到不耐煩,但同時又對自己的現狀感到無力。
她已經三十歲了,連一個能讓自己感到驕傲的成就都沒有,連面對父母的期望都成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語彤深吸一口氣,試圖將那股沉重的失志感從胸腔中擠出去。
她環顧四周,咖啡店裡依然人聲鼎沸,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生活,有人在趕著寫報告,有人在熱烈地討論著投資標的,有人則是在享受著難得的悠閒。
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時代拋棄的孤島,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
她拿出錢包,準備結帳離開這個讓她感到窒息的空間。
她知道,她不能一直讓自己沉浸在這種自憐自艾的情緒裡,但她也真的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路,到底該往哪裡走。
以上故事為虛構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