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於 自由業女子閱讀中)
The Decision Paradigm 全書三大要點:
- 決策者必需記得的三大要訣
- Cynefin Framework理順狀況
- PODS 系統全面靈活運用
決策者必需緊記三大要訣:
1/ 沒準確記錄的事,都沒有發生
2/ 沒有錯決策,決策只分好壞3/ 不要全盤接受任何資訊,不要全面相信一個人,仔細檢查所有東西
已我過往的經歷,這三點不能更準確了。沒準確記錄的對話或決定,在出現問題或紛爭時就不能用在佐證,會沒發生過沒分別。對於團隊提供的資訊,管好訊息來源雖是提供者的責任,但下決定的人是領導者。全盤相信團隊不查證下作了壞決定,責任就在你身上,所以任何資訊務必小心求證。
大膽決定,小心求證
每個緊急情況下作的決定,都一定會有資訊不足。所作出的決定不分對錯,只有好壞。在覆盤後,找出壞決定的成因作出修正才是重點。對於團隊過錯除了獎罰分明亦應採取指導態度,讓團隊有不斷成長的機會。
從這三點開始,引入了不同的系統去弄清情況以及有效決策。
Cynefin框架(Cynefin Framework) 理順狀況
Cynefin框架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框架,由Dave Snowden 於1999年在IBM提出。由於每個情況都不一樣,為免不同偏誤讓決策者陷入以同一模式應對不同情況的困局,Cynefin框架以五個領域把當下情況分類,讓決策更有彈式及貼合需要。
Cynefin框架五個領域
明顯的情境-以最熟悉的方識快速回覆
斯諾登主張,在「明顯領域」中,你只需要「感知-分類-回應」。簡單地說,評估情況將其分類,然後根據最佳實踐來回應。因為所有因果關系都非常明顯,決策者可迅速把情況分類並按所屬既定流程處理問題。例如,在幫助台或呼叫中心遇到的問題通常是可預測的,並且有處理大多數問題的流程。
然而,明顯的情境可能被過度簡化。當領導者或整個組織經歷成功後變得自滿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確保設立清晰的溝通渠道,以便團隊成員可以報告任何不符合任何確定類別的情況。另一個挑戰是,由於過去的經驗和成功,領導者可能不接受新的想法。例如,有些人可能自動假設以前的解決方案還會起作用。為了克服這一點,保持對新想法持開放態度,並願意追求創新建議。
繁雜的情境-尋求專業分析協助
在「繁雜領域」中,不同元素的因果關係存在但不明確,同時有多個問題浮現。為了解決問題癥結,「感知-分析-回應」是最佳方式。分析可以交由專業分析團隊進行,但緊記「不要全盤接受任何資訊,不要全面相信一個人,仔細檢查所有東西」原則。
同時以多元化團隊審視分析結果,當中包括持反對意見或批判性較強的隊員,避免過度依賴專家,同時忽視或忽略其他人的創造性解決方案。复杂的情境-“涌现领域”
複雜的情境-尋求專業分析協助
「複雜領域」的因果關係難明,往往事後才會明朗,而且每個行動會都會對情況造成變化。問題的複雜性亦無法消除,但其規模能夠被縮減。許多商業難題就屬於這一類情況。
因應其不可預測性,處理方式是「試探-理解-反應」,透過反覆試探令因果關係逐漸明朗,不斷修正解決方法。與其試圖控制大局,不妨採取實驗性態度尋找最適合方案。實驗途中的經驗可用作日後決策的依據。
在「複雜領域」中,有效溝通非常重要。因此和繁雜領域一樣需要多元化團隊,包括創意性思維的人和批判性的人,並進行有效討論。
混亂的情境-唯快不破
危機、災難、創業中多種問題間毫無因果關系可言,快速建立秩序和穩定情況是最高優先事項。適合「混亂領域」的處理方式是「行動-理解-反應」。與其浪費時間擬定永遠追不上變化的計劃,先採取果斷行動解燃眉之急。待大火熄滅再感知穩定和不穩定的元素,讓情況由混亂變為複雜,逐步解決。
無序的情境-資訊為核心
落入「無序領域」中的決策者,因為情況混亂且資訊嚴重不足。與其靠熟知流程藥石亂投,不如先收集更多資訊了解情況。在情況稍稍明朗化後,再採取行動。
PODS的靈活運用
PODS全寫是「Problem Oriented Decision System」,作者以他在警隊的經驗將PODS化為決策流程、行前簡報流程,以及行動後覆盤流程。這套系統只所以多用途,是因為它更偏向一種思考流程。因此決策後順著同樣思路就能快速作行前簡報;行動後配合清晰記錄也能有條理地逐步檢視。

縱觀全局、資訊收集
透過PESTEL模型先抽望地縱觀全局,按Cynefin框架調整大腦應對問題的方式。這樣的行為不論是要用幾分鐘還是幾小時,都必需進行以求有效冷靜情緒以及去除偏誤和個人猜測。同時理清所需資訊,以作出當下最好決定。
風險管理7大要點
- 就算事情還不明朗也得下決定,不能拖
- 一切以安全為先
- 一切以好處先決,方法的副作用為次
- 只是做好風險評估,就安然接受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 了解自己會不會被情緒或其他原因影響
- 記住「沒準確記錄的事,都沒有發生」
- 確保資訊流通
7條開會定策略時必想問題
記住下面7個問題,定策略時都想一次,就能定出能樣老闆開心又放心的策略!
- 老闆要解決的真正問題是甚麼?
- 有甚麼步驟才能達成目標?
- 需要甚麼資源來執行策略?
- 執行策略前有沒有前置作業要處理?
- 需要甚麼特定工具嗎?
- 排定步驟的執行優次
- 這個計劃合理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