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之惡-病-(三十三)「水稟性招病」的稟性觀與招病機制的論證(四)論「水稟性」如何「招病」(一)
經過梳理彙整與分析,對於王鳳儀的「稟性」已能說有相當高程度的理解了。
現在就以剛剛深入探討的王鳳儀性理學說中「稟性」的精確意義,來重新剖析「水稟性招病」這句話。從王鳳儀的視角來看,這句話完全不是在談論物理層面的體質,而是一個極其精準的「情緒—病理」診斷。
「水稟性」中的「水」,並非指物質的水,而是王鳳儀學說中五行性理的「水性」。
「水稟性招病」意指:一個人若稟受了陰水性為主導的心理模式與情緒習氣(即「稟性」),這種內在的負能量將會阻礙氣血運行,混亂臟腑功能,最終「招募」並顯化為具體的身體疾病。
其核心論點是:一個人的先天負面情緒模式(稟性)若是以屬「水」的「煩」為主導,那麼這種情緒本身就會像毒藥一樣,直接攻擊屬「水」的臟腑(腎),並最終顯化為相關的疾病與人生困境。
以下是更詳細的說明:
第一步:精準定義「水稟性」—— 核心是「煩」
在王鳳儀的框架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水稟性」這個詞中的「水」和「稟性」精確解碼。
在王鳳儀的五行性理中,人的氣質可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性,每種皆有陽面(光明、正面)與陰面(黑暗、負面)。
「稟性」的意義: 如前所述,「稟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由「怨、恨、惱、怒、煩」五種負面情緒構成的、遮蔽天性的陰暗面,是萬病之根。
陽水性:沉靜、柔和、智慧、潤澤萬物、隨方就圓。如大海,深邃而包容。
陰水性(即「水稟性」):愚魯、遲鈍、猶豫、退縮、煩躁、憂愁、恐懼、懶散。
「水稟性」的人格畫像:遇事退縮,缺乏擔當(如水流向下)。多憂多慮,內心充滿不安全感與恐懼。神情渙散,行動遲緩,顯得沒有活力。內心煩躁不安,但多壓抑於內,不善表達。
「水」的對應: 在王鳳儀的「稟性化五行」對應關係中,「水」這個元素,其對應的負面情緒正是「煩」。
「煩」的內涵:這個「煩」字,包含了現代心理學所說的煩躁、不耐煩、焦慮、憂愁、擔憂、恐懼等多種情緒。它是一種消耗性的、讓人不得安寧的、低頻的負面情緒。
「煩」傷「腎」:「煩」這種情緒,會直接損耗和攻擊五臟中的「腎」。在中醫與王鳳儀的理論中,「腎」不僅指腎臟,更是一個大的功能系統,主骨、生髓、通於腦,與人的精力、意志力、生殖、泌尿、內分泌系統息息相關,且「恐傷腎」,恐懼是與腎直接相關的情緒。
因此,「水稟性」這個詞,在王鳳儀的學說裡,有一個極其明確的定義:它指的就是一個人,其天生的、根深蒂固的負面情緒模式,主要是以「煩」(焦慮、憂愁、恐懼)為特點。一個擁有「水稟性」的人,就是一個天生的「憂慮者」和「操心者」。
第二步:闡述「招病」—— 從「煩」到「病」的顯化過程
當一個人被其「水稟性」所主導,也就是說,他頻繁地、習慣性地「動煩」(發動煩躁、焦慮的情緒),那麼「招病」的過程就啟動了。
1.內傷其身:直接攻擊生理系統
王善人說:「有什麼樣的稟性,就得什麼樣的病。」
一個人的「水稟性」會透過以下方式製造疾病:
消耗腎精:長期的焦慮和恐懼,會讓身體一直處於低度的應激狀態,不斷消耗腎上腺(屬於「腎」系統)的功能,如同不斷地在透支生命的「電池」。
這種「腎精」的虧損,會導致:
腰腿系統疾病:腰為腎之府,腎主骨。因此會出現腰痠背痛、腿腳無力、骨質疏鬆等問題。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男女的生殖功能下降、性慾減退、婦科問題、夜尿頻多等。
精神意志問題:腎主志,腎氣虧損的人,意志力薄弱,缺乏決心與毅力,容易精神萎靡。
2.外感其災:吸引相應的困境
稟性不僅在內傷身,更會向外顯化,吸引與之同頻的人事物。
一個內心充滿「煩」(焦慮、擔憂)的人,他的世界觀就是悲觀的、充滿風險的。他會不自覺地過濾掉生活中的好消息,而放大所有潛在的壞消息。
他的言行舉止會充滿不安全感,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家庭氛圍壓抑。
他所擔憂的事情,往往因為他這種焦慮的行為模式,而真的變成了現實,從而進一步印證了他的擔憂,形成一個無法逃脫的惡性循環。
3.「水稟性」之人:在王鳳儀的語境中,指一類情感細膩、感應力強、心性柔順但易受外界波動影響的性格。這種人如水一般順而易動,柔而易染,順勢而行(能順應環境、包容他人),但也易受擾動。
他人一句話、外界一變化,都可能讓水性人內心泛起漣漪,波動不止,自然心「煩」。
這類性格若未覺察,就容易出現:情緒鬱結 → 氣機失調 → 水濕內生 → 病由情起。
因此「水稟性招病」並非宿命,而是說明:若一個人的「感應性」過強、而覺察力不足,身心就會被外界的情緒與資訊所牽動。
(待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