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帶家裡的長輩去換一台新車。
不是為了升級或炫耀,而是因為,Nissan又發不動了。
我媽已經不是第一次打電話抱怨。她說去原廠修車,對方居然說:「這個我們沒零件了喔,沒辦法修。」(當然副廠還是找得到,但你知道的,那就是一種默默的暗示。)副廠倒是熱心,但也只是搖搖排檔桿,說:「這不用換啦,還可以開。」但畢竟,這台2004年的 Nissan X-Trail,已經年過20,要顧的地方越來越多。

嗨,我是乖乖的老車~
更別提那個遠超行情的維修價
某次換點火線圈,對方開價:「一隻八千」,一次要換四隻,直接報價一萬六。我心想,這應該是把一組的價錢誤認成單支吧?
結果我還真打電話去原廠確認。
對方技師只是帶著點不好意思的笑說:「這是公司訂的價格啦。」
嗯,八千元一支,真的比保時捷還貴。

Nissan老車車說:我是無辜的啊~
後來,我說服他們,把這老Nissan換掉了。
這也不是單純氣話。
老車不是不能開,而是我爸這些年開車的時間也不多了——當了一輩子司機的人,如果能早點開上新車,感受看看輔助駕駛的差別,不也是一種金錢買不到的體驗?
說實話,前幾年我爸還跟我提過想換車,他想買 Nissan 的新休旅,被我斷然否決了!
不是只因為我討厭裕隆(也討厭我那個跟裕隆為世交的滿噁的前老闆),而是我真的覺得,家中的長輩,實在應該要有一台更安全、真正照顧駕駛者的車。
所以後來,我幫他們選了 Volvo XC40。
不是最華麗的選項,卻是最放心的選擇。輕油電、四缸、穩定、省力,有全速域輔助駕駛、自動煞停、盲點偵測,前後雷達全配。爸媽多數時間只是短距離代步,但只要要跑遠一點,總還是會叫上我一起。
但至少,他們現在的每一次出門,不會再有那種「發不動」的驚險了。
輔助駕駛、盲點偵測、自動煞停……,雖然說,他們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在住家附近移動,但凡要跑長途,總還是會叫上我。
但總之,還是希望更安全的小坦克,可以讓他們保障自己,也能保障別人。
那天,我爸說:「還是先不要換車吧?」
他那天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裡有點低落。畢竟,這一台超過20年的老車,陪著我爸,也陪著我們家,跑過無數里程。
看車那天我們一起去Volvo展間。新車閃亮亮的、安全科技全配,我看得出來他有點心動,雖然他沒說出口。
全車系標配先進安全科技,內裝舒適、外型也漂亮。我覺得他應該喜歡,雖然嘴巴不講,但看得出來他在意、也有一點點動心。
但當我們回家討論「真的要換嗎?我來約時間再去試駕一下三缸車和四缸車?」時,他卻整個人垮下來,像是在內心拉扯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隔天中午,他打給我說:「週六那個試車……先緩緩好了,」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一樣,他又說:「現在這台車也還好啊,還跑得動,鈑金不錯、底盤也很乾淨,我都有在顧。」
聽我媽說,他一掛掉電話,就拎著水桶跑去洗車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他可能真的捨不得。

後來,我還是幫老爸把老車賣掉了,去監理站過戶那一天,他很捨不得的與老車合影。
老車,在他的心目中不只是車
那台X-Trail,不只是一台車。
他陪著我搬去花蓮念書、載我哥從高雄把整間房間搬回台北。當我們家最需要長途車的時候,他從沒鬧脾氣。
我爸是司機,他關心人的方式從來不是說「小心點」,而是:「我載你去。」這種「陪你去」的情感,很少說出口,但都藏在一趟又一趟的里程裡。
這台老車,曾經也是新車。
他也曾閃閃發亮地停在我們家門口,也曾經是「觀光無限」的象徵,是我們家的第一台 SUV,是曾經引以為傲的存在。
如今的他,像家裡那張舊沙發、一個不太說話的朋友。你習慣了他的存在,卻總在轉身的時候,才發現他一直都還在,一直默默在那裡,等著你上車。
要放下,怎麼可能不難?
賣車以前,我寫了一封信;
用我爸的語氣,寫給陪了我們20年的老車:
【給車神的一封信】
嘿,老朋友。
你不是台新車,也不再亮晶晶,但你一直在。
從第一趟載爸媽出門、到最後一晚開回家的路,你總是穩穩地踩著油門,就算不是最快的,也從不讓我落單。二十年來,你沒有名字,但我知道你一直聽得懂。
每次我在車裡嘆氣、發呆、安靜地流淚,你從不問、不催,只用那顆溫吞的引擎,默默等我「想開了」。你是陪我最多清晨與深夜的人,卻從沒說過一句話。
你有劃痕、有裂縫、有舊皮椅的味道,但我知道,那些歲月痕跡是我們一起過的證據。
今天,我要送你離開,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你真的,太好了。好到我不忍心再讓你咬牙陪我上高速;好到我想讓你退役,像個老戰士那樣,有尊嚴地卸下引擎。
謝謝你在每次我需要回家的時候都沒拋錨,謝謝你讓我從沒因為你,而晚到任何一場重要的事。謝謝你,是我這段人生的可靠背景。車神,如果你聽得見,請放心走,新的路程有新的車會接棒,但你,永遠是我記憶裡的第一順位。
你不只是車,你是我移動的人生。
還寫了一首歌,送他離開:
〈還沒熄火的燈〉
你還沒熄火的燈,照著他半生的旅程
老引擎喘著氣 卻從沒停過一分鐘
方向盤記得他 迷惘時握得多緊
那些沒說出口的夢,全藏在座椅的縫隙中
〈Verse 1〉
你靜靜等在地下室的燈光底下
像一台總不抱怨的老傢伙
不快也不慢 陪著爸走過人生高低
里程數在跳 卻從沒說過累
〈Verse 2〉
我們在後座長大 你在前方陪他說話
曾看見他邊開車邊悄悄把眼鏡擦
城市怎麼變化 你始終如一地轉啊轉
這樣的陪伴 比任何導航都更有方向感
〈副歌〉
你還沒熄火的燈,照著他半生的旅程
老收音機雜訊裡,是他一遍遍的青春
油門踩得小心,是因為家都在等
謝謝你那麼老,還願意再載我們一程
〈Bridge〉
也許你不會上拍賣、不進博物館
但在我們眼裡,你早就是無價經典款
這不是報廢,是我們送你退休晚安
願下一段旅程,有風、有光,有平安
〈尾奏〉
你還沒熄火的燈,今晚就先休息吧
我們會開著新車,也記得老爸你啊
那個總在副駕沉默,卻一手掌著人生方向的他

對唷,歌是AI寫的,圖片,也是AI畫的
我們最後把那台老車,以很低的價格,賣給了一對住苗栗的工人夫妻。他們原本的車漏油,急著找代步車。
我想,這是最好的結局了。老車沒有變成廢鐵,還繼續在路上努力工作。
而我爸,也終於學會了開Volvo的自動駕駛。
捨不得的不只是車,是那些一起的日子
有一天,當你也要把老車賣掉的時候,會不會也一樣——不是捨不得車本身,而是捨不得那些藏在車子裡的記憶?那些你沒說出口、但曾經載過一整車的愛與關心的日子?
這些故事,我先寫到這裡。
那台Volvo,現在停在我們家的車位上; 而我自己的Mondeo,也日日都在路上,載著我,跑向越來越遠的地方。
下一篇,也許會回到他的身上去。
不是爸媽的車,而是我真正接過方向盤、屬於自己的第一台車。(雖然小Volvo,好像也是我得一同照顧起來,但我的摯愛,我最愛的車車,絕對是我自己的Mondoe!)
但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一段——關於告別、關於放下——靜靜停在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