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路邊的路燈還亮著。
我在開往公司的路上,前面是一條筆直的聯通道。
昨晚和一位久未見面的前輩吃了飯。三年多沒見,她依舊氣場強大,講話不疾不徐,語氣平穩,卻能讓人自然地安靜下來。這樣的人在組織裡通常不用大聲說話,因為她的專業和信念,早就比音量更有力量。
文字與聲音都藏不住一個人的底色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底色」是藏不住的。
聲音會洩漏情緒,文字會洩漏意圖。就算語氣再禮貌、措辭再圓滑,那股「想掩飾什麼」的勁兒,還是會從字裡行間滲出來。
我討厭那種假裝誠懇、實則算計的語氣。
那讓人覺得噁心,不是因為虛偽,而是因為他以為自己騙得過別人。其實大家都看得見,只是懶得拆穿。職場裡充滿這樣的人,他們不見得壞,只是太急著證明自己好。
前輩說:「能活下來,就是一種成功」
晚餐時,前輩提到一句我從沒想過的話:
「有些地方,能讓自己活下來,就已經是成功了。」
在許多混亂的環境裡,你不用和誰爭,也不用急著出頭。只要能穩穩地存在,不被同化、不被磨平,那就是一場勝利。
她又舉了個小故事:
「以前高中有個同學不愛念書,他說,如果我努力還考不上,那就輸了;但我若不努力卻意外考上,那才是真正的大獲全勝!」
我們笑成一團,但想想又好像有點道理。
有時候「勝利」不在於多努力,而在於活得自在。
自在,不是懶惰,而是深刻的自知:知道自己該堅持什麼,也知道什麼可以放過。
為別人好的人,世界會迴向給他
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所有的事情都會回向回來,只是你要活得夠久,才看得見。」
如果你願意多為別人著想,努力讓對方成功、讓對方舒服,最終你會得到一個更大的世界。但這種「善意」不是算計,不是人脈經營,而是一種對待他人的態度:相信對方值得被成全。
我想到自己待過的那些組織裡的人——
有些人,永遠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壓著別人,踩著別人,以為那樣才叫權威。可惜他們忘了,真正有力量的人,從來不是壓別人,而是能讓別人也強起來。

我家附近的一隻貓(意義不明的配圖)
尊重的底線:不要看輕任何一種工作
有一次去修車廠,我站在一旁,看師傅們低頭工作。
那一瞬間我忽然明白,職人這個詞的意義,不是浪漫,而是尊嚴。
許多人對待技師、清潔員、水電工的態度,總帶著一種隱隱的「階級感」。
他們忘了,這些人做的才是真實的工作——他們的手真的在讓世界運作。他們修好一個引擎、接上一條電線、鋪平一段路,而許多的白領,很多時候只是把檔案寄出去而已。
AI讓我更確定這件事:
那些真正無法被取代的工作,不是最體面、也不是最高薪,而是最真實,他們才是扎扎實實踩在地表生存的人類。
真實的勞動,總會留下痕跡。
清晨的停車場
車子緩緩進了停車場,時間是早上7點15分。
我倒車、熄火,四周安靜下來。
做人這件事,也許就像開車——
你得懂得控制速度、留意距離、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什麼時候該停。有時候,不衝得太快,就是一種智慧。
我想起前輩那句話:「能活下來,就是一種成功。」
是啊,在這樣的世界裡,能夠尊重別人,並且誠實地活著,大概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天下班跑去外木山看海~(說好的流星雨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