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飲食精緻、外食頻繁,加上久坐、壓力與缺乏運動,使心血管疾病成為國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其實,只要從日常飲食做起,就能有效降低罹病風險,保護心血管健康。
一、控制油脂種類與攝取量
油脂不見得都不好,關鍵在於「種類」與「量」。
1、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要少吃:飽和脂肪多來自肥肉、香腸、奶油、椰子油等,反式脂肪則常見於酥皮點心、奶精與炸物;都容易提高血中壞膽固醇(LDL)。
2、多選擇好油脂:選擇富含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雖然是好油也別過量,每餐約1~2小湯匙即可,避免過多熱量累積。
二、掌握「三多二少」原則
多蔬果、多全穀、多吃魚;少鈉、少糖。均衡攝取天然食物、減少加工與高油高糖食物,是保護心血管的核心原則。
三多:
1、多蔬果:每天至少5份蔬果,富含鉀、鎂與膳食纖維,有助於調節血壓與降低膽固醇。
2、多全穀:以糙米、燕麥、藜麥或全麥麵包取代白飯、白麵包,能延緩血糖上升並預防動脈硬化。
3、多吃魚: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如鮭魚、鯖魚、秋刀魚),能降低三酸甘油脂並減少發炎反應。
二少:
1、少鈉:鹽、醬油等高鈉調味料的用量應限制,烹調時可改用香料、蔥薑蒜或檸檬汁來提味。
2、少糖:含糖飲料與甜點容易造成肥胖與高三酸甘油脂,建議以無糖茶、白開水為主。
三、控制體重
體重太重會增加心臟負擔,而體重是否合理,可以用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評估,計算公式如下: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²,計算結果若BMI在18.5到24之間即為合理,若在24到27之間即為過重,大於27以上則是肥胖;若體重過重或肥胖,可以設定目標,漸進式的進行減重。
四、適量攝取堅果與乳製品
每日少量(約一湯匙)無調味堅果,如杏仁、核桃或腰果,有助於提升好膽固醇(HDL)。低脂或無糖乳製品可補充鈣質,也有助於血壓的控制喔。
五、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飲食之外,規律運動、戒菸限酒、保持良好睡眠與情緒同樣重要。即使是每天30分鐘快走,也能顯著改善血脂與血壓。
結語
保護心血管健康並非難事,關鍵在於日常選擇。從今天開始,讓好的飲食習慣成為最天然的護心藥,讓您的心血管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