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內地醫院看醫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香港人興起北上到內地,以往可能只限於購物、吃東西和渡假,但現在無論配眼鏡,看牙科,甚至作身體檢查,也比之前更願意返到內地接受服務。

大部分時間在內地生活的一位香港親戚,因為年老膝頭痛而輪候香港的骨科,誰知道輪候時間超過一年,於是便打算試試前往香港某一大學在內地附屬的醫院輪候骨科,由於對此沒有經驗,於是便找一位已經到過那醫院接受診治的姊妹幫忙,她教導我們如何在網上預約,然後又教我們怎樣選擇醫生,甚至還願意先帶我們走一趟認識整個流程。我和太太想到既然我們都先走一次,倒不如我們也試試做一些預約及檢查,順便看看我們的身體怎樣。

全靠那位教會姊妹從旁協助,原本以為很複雜和困難的程序也變得容易,我們由預約到一星期後實地測試如何接受檢查和見醫生,整個過程頗為順利,也許最複雜是如何利用內地的相關網絡作預約和登記,這因為要涉及是否擁有內地的電話號碼及接收訊息,另外原本還擔心不知道如何跟內地的醫護人員溝通,但原來在醫院的大門口已經有一個櫃位專協助港澳人士,而醫生由於近年已經多見香港病人,所以他們對廣東話也不是完全不理解。

我們做了實驗之後就替內地的親戚預約並一起前往該醫院見醫生,由於我們自己擁有了一次實戰經驗,所以過程還比第一次更加順暢,給我們各人留下的感受也非常好,中午已經做完見醫生、化驗、取報告及複診的程序了。

在這兩次到訪醫院之後,真的明白到為何越來越多香港人寧願花兩小時搭車及過關也要返到內地接受診治,我相信最重要就是輪候的時間不需以月甚至年來計算,我和太太及那位居於內地的親人前後作了三次預約,每次皆於一個星期便可約到見醫生的時間,相比於那位親人要見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生輪候超過一年,簡直是天淵之別!而幾個月後終於輪到那親人可以見到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生,原來兩地醫生所說的建議和做法完全是一樣,除了內地的醫生用國語之外,根本聽不出兩者專業程度之區別,既然那位親戚已經因為膝頭痛而痛不欲生,但還要等一年半載才可以看醫生聽建議,怎麼不快快地到內地的醫院了解接下來可以做什麼呢?

除了輪候的時間快速很多之外,到內地醫院看醫生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那裏的地方比較寬敞,兩次由進入大門到前往不同專科等候見醫生、作測試及化驗,到最後取藥,內地醫院跟香港醫院的空間位置簡直是天淵之別,香港地少人多當然沒辦法,但有時在一個細細的候診室跟幾百人一同等候見醫生,不單是私隱問題,甚至覺得在那裏感染病菌或病毒的風險相當大。

香港公立醫院的客觀問題可能是源於地少人多,讓香港的醫生忙於應付卻還未能滿足需求,而地少也造成很多環境上的限制;不過我覺得香港醫療系統另一些可以改變的問題就是程序方面,原本我覺得香港擁有的程序是成熟及平衡多方需,應該可以引以為傲,只不過運作久了,新的制度未能迅速用得著之餘,舊的制度卻又繁瑣地捆綁著整個系統,例如化驗後睇報告見醫生,內地醫院可以即日完成,香港醫院則又要再另覓日子,讓病人需要頻頻撲撲;又例如要去預約另一個專科的醫生,需要親身到該門診預約,不可在網上或以電話作登記,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私隱問題,但試過單單就為了親身預約而需要花上額外的兩小時,見到醫護人員正忙碌地面對著一班站在他面前苦候的人,我也不想再為他們添煩添亂,但每次都要這樣麻煩病人在細少的地方等候處理網網絡或電話可以解決到的問題,實在很不明智。

從這兩次親身及陪同親人到訪內地醫院的經驗,既然專業程度差距已經不大,而且地方較寬敞及舒服,程序又較流暢和簡便,只能預計更多香港人北上看醫生都無可避免地成為一個趨勢。

(15•10•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k-AnOrdinaryGuy的沙龍
9會員
266內容數
2025/10/15
抖暑大半年,下一個海外馬拉松即將來到,只是還沒有機會跑一次長課作練習,在我記憶中,過去絕大部分馬拉松比賽前我都會練習到最少一次半馬或以上的距離作備戰,而過去三年參加馬拉松前由於空閒時間比較多,我甚至還可以跑上三次半馬以上的距離作為準備,但見到今次這場馬拉松前的時間表和自己的狀態,實在擔心......
2025/10/15
抖暑大半年,下一個海外馬拉松即將來到,只是還沒有機會跑一次長課作練習,在我記憶中,過去絕大部分馬拉松比賽前我都會練習到最少一次半馬或以上的距離作備戰,而過去三年參加馬拉松前由於空閒時間比較多,我甚至還可以跑上三次半馬以上的距離作為準備,但見到今次這場馬拉松前的時間表和自己的狀態,實在擔心......
2025/10/11
暑假結束,前往海外短宣的大專年輕弟兄姊妹也陸續返回香港開學,其中一班在暑假前往肯亞短宣的教會弟兄姊妹在聚會中分享他們前往肯亞的心靈得著和感受。我是去年暑假前往肯亞短宣,且年長一輩,當時雖然也不是作開荒的頭一批,只是我在當地的時候還算是一個起步的階段,這個暑假他們前往肯亞承接我們去年的工作......
2025/10/11
暑假結束,前往海外短宣的大專年輕弟兄姊妹也陸續返回香港開學,其中一班在暑假前往肯亞短宣的教會弟兄姊妹在聚會中分享他們前往肯亞的心靈得著和感受。我是去年暑假前往肯亞短宣,且年長一輩,當時雖然也不是作開荒的頭一批,只是我在當地的時候還算是一個起步的階段,這個暑假他們前往肯亞承接我們去年的工作......
2025/10/08
H-1B -一組對我毫不陌生的英文及數字組合,在完成美國大學課程及畢業前,已經找到一份在當地的工作,而當時的僱主也很樂意為我申請在當地的工作簽證,H-1B就是美國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現任美國總統為要成就他的「美國優先」國策,近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一舉將H-1B簽證的費用大大提高到六位數......
2025/10/08
H-1B -一組對我毫不陌生的英文及數字組合,在完成美國大學課程及畢業前,已經找到一份在當地的工作,而當時的僱主也很樂意為我申請在當地的工作簽證,H-1B就是美國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現任美國總統為要成就他的「美國優先」國策,近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一舉將H-1B簽證的費用大大提高到六位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第一次回診應該是出院後的一星期回去拆線,醫生不想讓我多跑一趟就在出院當天把線給拆了,所以正式回診是出院後的第二個禮拜。 門診單上是上午診建議11點到,提早了半小時到,借了台輪椅後媽媽推著我往骨科方向去,大概有五六間診間,整個空間都是滿滿的人,我的號
Thumbnail
第一次回診應該是出院後的一星期回去拆線,醫生不想讓我多跑一趟就在出院當天把線給拆了,所以正式回診是出院後的第二個禮拜。 門診單上是上午診建議11點到,提早了半小時到,借了台輪椅後媽媽推著我往骨科方向去,大概有五六間診間,整個空間都是滿滿的人,我的號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感謝您們陪伴這個小專欄跨過了2023年,而專欄的文章也累積到一百八十篇,讓我們今年共同努力往三百篇邁進! 學徒我老人家一回到台灣沒多久就從乾咳轉爆咳,非常不愛看病的我,在連吃了幾帖成藥未果後,終於接受了一回台灣健保的高效率品質,強迫自己在搭飛機前恢復正常精神水準,
Thumbnail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感謝您們陪伴這個小專欄跨過了2023年,而專欄的文章也累積到一百八十篇,讓我們今年共同努力往三百篇邁進! 學徒我老人家一回到台灣沒多久就從乾咳轉爆咳,非常不愛看病的我,在連吃了幾帖成藥未果後,終於接受了一回台灣健保的高效率品質,強迫自己在搭飛機前恢復正常精神水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