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百味|「無處不在的風景」展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身為熱愛萬華的人,對於萬華的人文歷史、建築、文化等,都有許多的好奇。也因為住在這裡久了,特別對於萬華的多元包容與人情溫度感到珍貴。

人生百味為萬華在地關注都市貧窮、無家者的非營利組織,透過陪伴、教育以及倡議、群眾行動等實際行動,希望讓無家者能與社會重建連結,同時讓大眾更認識這個議題。

raw-image

而百味今年滿十週年了!以「無處不在的風景」為主題,帶領大眾逐步認識這個群體,進而反思個人之於社會的連結與關係。

在城市中不被書寫、不被紀錄的風景,卻一直存在。 更進一步說,無家者、行動者、貧窮經驗者, 我們這些在狹縫與灰色地帶的群體不僅構成風景,更試圖奪取風景的詮釋權。
-節錄自百味十週年官網

展間一|自己的房間

這是人生百味萬事屋專案的部分呈現,是帶領無家者工作隊進行居家清潔,這裡展出的每一間房間,都來自他們做家戶清潔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

raw-image


是甚麼原因讓這位阿姨成為有囤積症的狀態呢?

是甚麼原因讓這位阿姨成為有囤積症的狀態呢?

這間的故事來自於因家長忙於工作無法整理家裡,只能讓餐桌當成孩子的書桌。而打掃員除了進行清潔整理外,也帶著孩子練習收納、整理,希望有一天,孩子也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前無家者的房間

認識了這些看似髒亂可怕的房間後,更進一步呈現了前無家者大哥的房間,可以翻閱桌上的冊子,了解房間擁有者的故事。

透過這樣的實境呈現,理解每一間房間背後的故事,進一步帶領我們重新思考一個「家」、理想生活的樣貌是什麼 。

那NGO工作者自己的房間呢?

NGO工作者對一般大眾而言,關鍵字不外乎是:

#有愛心
#善良
#熱血

工作者的日常

工作者的日常

然而,陽光正向積極的背後,也有自我懷疑、失敗脆弱、焦慮難受等陰暗面。

尤其在身體過度疲勞時,熱情被澆熄,以及面對許多不確定性時的自我質疑—身為助人工作者,真的有幫助到他人嗎?

也會有想要耍廢、舒壓、放鬆的時刻,畢竟NGO工作者跟大家一樣,都是人啊。

最後一區提供了一座小小的療癒花園,可以在此自由創作、分享自己的療癒點子。也許能夠在當自己或他人內心受傷時,成為一股能量,支持著彼此繼續往前進。

展間二|如果遊民消失了

「遊民」這個詞,有著髒亂、危險等負面標籤,然而,如果這樣的群體消失了,這座城市會少了什麼嗎?

raw-image

此展間是與「重修舊好」大哥大姐的集體創作,請他們想像自己想要的城市,有什麼的空間存在?哥姊們創作出社會住宅、公園涼亭、道路、飛機等,而每個物件的背面,正是這些哥姊們的故事。

一座城市是由無數的小人物打造而成的

作品中可以找到這樣小小小的人,不論是清潔員、建築工人、保全、粗工、舉牌員等,也許在社會中不起眼,但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能共同打造、維護著一座城市。

展區背景輪播著兩首歌,都是哥姐的創作,搭配這些故事與文字,愈聽愈動容。

遊民並不只存在於台灣

raw-image

透過世界各國城市的案例,能將視角展開,看看其他國家如何兼容並蓄地接納不同的群體。

戶外展區

人生百味將過去十年來執行的不同專案凝鍊成四個主題,以類似繪本的形式,帶領觀賞者逐步認識、瞭解、參與並反思無家者之於城市,是怎麼樣的存在。

容納修復

百味家屋|這是第一個男性無家者的收容據點,要讓一個人要自立並非一蹴可及,尤其因為長期與社會斷連,即使好不容易有了家,還是可能遇到波折,甚至有時候是進一步、退三步。

這裡提供一個容納錯誤的空間,讓身體與心靈可以感受到穩定,才能讓他們逐漸地被接納、被認可、被修復。

raw-image

重建關係網絡

重修舊好|這裡提供盥洗、社會資源、醫療等支持,是一個讓無家者可以放鬆的充電站。

捲動社會一起行動

石頭湯|源自於歐洲的民間故事:飢腸轆轆的士兵們來到一個村莊,但村民不願意分享食物。於是士兵們煮了一鍋裡面只有石頭的大鍋湯,並和村民表示這鍋湯非常美味,但如果能再加入一點點的食材,味道會更好。於是村民們紛紛從家裡拿出有限的食材,加入石頭湯中,最終讓這鍋湯真的變得豐盛而美味。

百味相信,只靠一個組織能做的事有限,透過石頭湯計畫,擴大民眾參與,一起共煮、發餐給無家者,大家付出一點點心力,便能分享溫暖,並幫助大眾認識無家者、開啟對話。

探索未來的風景

觀展最後,停留下來想想,離開街頭還有什麼可以做的事?


一起探索、動手創造理想的城市吧!進到這座帳篷,觀察這座城市有什麼、還缺了什麼,想像如果自己住在裡面,會想要增加甚麼呢?自由用紙盒、紙板等媒材創作,不論是再蓋一間房子、亦或是搭橋梁、階梯,也可以彩繪塗鴉,共創理想的城市!

十週年嘉年華

明日(10/18)是一日限定的嘉年華活動,有市集、短講、大十頭湯等豐富的活動,非常推薦!

嘉年華活動流程

  • 12:00~15:00 經驗者市集&創意活動&舞台短講
  • 16:00~19:00 大十頭湯*需事先報名,已額滿
  • 19:00~19:30 紀錄片《成為自由的工作者》放映暨映後座談

除此之外,於展期間還有舉辦系列講座國際論壇等,可以至活動官網了解更多!

raw-image

人生百味十週年 無處不在的風景|展覽資訊

  • 展期|2025/10/17 至 2025/10/27
  • 時間|平日 13:00~21:00,假日11:00~21:00
  • 地點|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9號),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 定時導覽|假日每日2場,時段為15:00~16:00;19:00~20:00
  • 官網Facebook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單身獨居女子的日常
1.8K會員
125內容數
因為熱愛萬華而從桃園微北漂到萬華租屋,展開落腳台北的獨居生活。 分享單身獨居女子的日常生活,簡單寫寫食譜、探挖各地美食、或分享一個人的旅程。
2025/09/29
記錄前往花蓮光復協助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情的親身經歷。文中描述了災區物資與人力分配不均的亂象,志工們在清理泥濘、搬運重物時所面臨的體力與協調挑戰。藉此反思志工參與應有的態度,提醒參與者務必先照顧好自己、不造成他人負擔,並提供了災後清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2025/09/29
記錄前往花蓮光復協助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情的親身經歷。文中描述了災區物資與人力分配不均的亂象,志工們在清理泥濘、搬運重物時所面臨的體力與協調挑戰。藉此反思志工參與應有的態度,提醒參與者務必先照顧好自己、不造成他人負擔,並提供了災後清理的實用建議。
Thumbnail
2025/09/19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20/25 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種解方」為主題,邀請國際藝術家進行創作,展覽作品融合自然元素與藝術巧思,引領觀眾反思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介紹多件作品,如《白頭翁》、《關渡三體》、《呼吸》及《能量守恆》等,並分享參與工作坊的體驗,闡述藝術家透過作品傳達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9/19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20/25 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種解方」為主題,邀請國際藝術家進行創作,展覽作品融合自然元素與藝術巧思,引領觀眾反思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介紹多件作品,如《白頭翁》、《關渡三體》、《呼吸》及《能量守恆》等,並分享參與工作坊的體驗,闡述藝術家透過作品傳達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8/03
透過ChatGPT生成個人靈獸,意外獲得兩種截然不同的靈獸形象:外顯的夜光狼和內在的火羽靈鳳。文章分享了生成靈獸的過程、靈獸的圖像、特質和象徵意義,並藉由朋友的解讀,將兩種靈獸結合詮釋為外在與內在自我的投射。
Thumbnail
2025/08/03
透過ChatGPT生成個人靈獸,意外獲得兩種截然不同的靈獸形象:外顯的夜光狼和內在的火羽靈鳳。文章分享了生成靈獸的過程、靈獸的圖像、特質和象徵意義,並藉由朋友的解讀,將兩種靈獸結合詮釋為外在與內在自我的投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無」的過程,為什麼是從有到無?因為我們要從既「有」的東西,開啟「無限」的想像,當我們都能夠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所見,相信「這裡什麼都沒有」這句話,有一天或許就會轉變為「這裡有著……」,從這樣的起點出發,我們就又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一些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無」的過程,為什麼是從有到無?因為我們要從既「有」的東西,開啟「無限」的想像,當我們都能夠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所見,相信「這裡什麼都沒有」這句話,有一天或許就會轉變為「這裡有著……」,從這樣的起點出發,我們就又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一些了。
Thumbnail
時間悄悄在生活的間隙中融化,每個當下都走在過去期盼的路上,我們望著同片遠方,永遠是那麼健忘。
Thumbnail
時間悄悄在生活的間隙中融化,每個當下都走在過去期盼的路上,我們望著同片遠方,永遠是那麼健忘。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偶然間出了神,我知道我已身處在自己的浩瀚思緒裡,流連忘返。儘管食之無味,視而不見,心情卻是暢然無比,像被某種溫暖的力量吸引,此時此刻,幸福感如泉湧,猶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在思想裡的世界廣袤無垠,超然於我們的憂傷。
Thumbnail
偶然間出了神,我知道我已身處在自己的浩瀚思緒裡,流連忘返。儘管食之無味,視而不見,心情卻是暢然無比,像被某種溫暖的力量吸引,此時此刻,幸福感如泉湧,猶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在思想裡的世界廣袤無垠,超然於我們的憂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