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並非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鍛鍊的思維與表達方式。懂得幽默的人,能讓人放鬆,也能在尷尬或壓力中化解僵局。 我很喜歡的亞裔脫口秀演員歐陽萬成(Jimmy O. Yang),正是一個典範。
他出生於香港,13 歲移民美國,將語言、文化與身份認同的三重落差,轉化為獨特的幽默養分。
雖然他以 HBO《矽谷群瞎傳》中的「楊靖」一角走紅,但真正讓他被記住的,是他「用笑聲解構文化差異」的能力。他的喜劇核心,是取材於真實生活:一個亞洲移民在美國的成長心路,以及他與傳統華人父母之間的價值衝突與愛的矛盾。 以下,我們將從五種幽默風格出發,一起拆解歐陽萬成的「幽默肌肉」是如何鍛鍊出來的。

歐陽萬成脫口秀表演
親和型幽默
從共同的日常經驗出發,以友善、輕鬆的方式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段子 1:語言誤會篇
「剛來美國時,我一句英文都不會。爸媽教我,只要微笑點頭就好。結果我一年裡答應了各種事——可能加入過三個邪教,還訂過兩次婚。」
段子 2:文化差異篇
「亞洲爸媽最愛拿別人家小孩比較。 『你為什麼不能像小強那樣?』 我說:『因為小強是白人啊,媽!』」
💡訓練方法: 觀察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小誤會、小對比,試著用「溫和誇張」的方式重述。
🤨自我練習:「朋友都誇我是愛下廚的好男人——其實是20年前腸胃炎掛急診後,我就不讓太太接近廚房了。」

自強型幽默
以積極、正向方式看待生活,並用幽默作為應對壓力的策略。
段子 1:父母期望篇
「我爸是工程師,他說:『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只要是工程師、醫生或律師。』 所以我成了脫口秀演員。他說:『這不在清單上!』」
段子 2:事業轉折篇
「我當過工程師,爸媽超驕傲……直到我辭職去講笑話。現在每次表演完,爸都問:『他們有付錢嗎?』」
💡訓練方法: 回想那些讓你受挫的經驗——問自己:「我該怎麼講才會好笑?」,這是幽默中最深的「自我療癒」。 🤨自我練習:「報廢?……我那輛 25年的老豐田,再開 25年就是用古董車計價了。」
反諷型幽默
反諷型幽默是一種以諷刺、挖苦、戲弄的方式來表達相反的觀點或情感的幽默形式。
段子 1:刻板印象篇
「大家都說:『你是亞洲人,一定數學很好吧?』 我回:『你是白人,一定很會刷卡欠債吧?』」
段子 2:文化偏見篇
「白人聽我講話的口音,覺得我很聰明; 華人聽到我的口音,覺得我很笨。」
💡訓練方法: 觀察社會上那些「理所當然」的偏見,想想如果反過來說怎樣才會好笑?
🤨自我練習:「外國人怎麼可以批評台灣是行人地獄呢?……國外有這麼多捷徑上天堂嗎?」
自貶型幽默
嘲笑自己,不是為了討好,而是展示自在。 這類幽默讓人覺得你「真實、接地氣」,常用於化解尷尬或拉近距離。
段子 1:戀愛篇
「亞裔男生談戀愛太難了,現在還要跟韓團比。 我不會唱、不會跳,自拍時眼睛還睜不開。」
段子 2:身高篇
「我在交友軟體上填身高 5 呎 4,她們以為我打錯字。 有個女生問:『你是說 6 呎 4 吋吧?』 我說:『不,我是說——坐著時的高度。』」
💡訓練方法: 列出三件你最介意的缺點,思考:「如果這是喜劇電影,我該怎麼拍成笑點?」 當你能笑著說出自己的不完美,就擁有真正的幽默感。 🤨自我練習:「很多人批評AI農場文的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內容。 我非常不認同,還寫篇文章反駁。 標題是——呃……等我看一下手機。」
進階融合型幽默
融合型幽默是最高階的幽默形態:它同時結合「親和 × 反諷× 自嘲」,在衝突中保留優雅,讓人笑的同時,也對人生與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段子 :身份歸屬篇
「人們問我:『你到底是哪裡人?』 我說:『聖地牙哥。』 他們又問:『不,我是說你真正是哪裡人?』 我說:『好吧……Costco。』」
它用一個極其荒謬的答案,巧妙地回擊了一個無禮且充滿刻板印象的提問。
以幽默迎接生活
歐陽萬成的幽默,不只是搞笑,而是「智慧與自信的整合」。它可以是橋樑、是反擊、也是自我接納的語言。
真正的幽默感來自三個關鍵:智慧與洞察、同理心與善意,以及超脫與樂觀。 幽默不是背笑話,而是一種軟實力——懂得將困境化為段子、壓力變成笑料,不僅讓自己快樂,也溫暖並影響他人。掌握這份力量,你就擁有了最強的生活技能:自在、從容、充滿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