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故事:《窗的彼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近年來兒童權利普遍受到重視,但其實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有位波蘭醫生雅努什.柯札克特別重視兒童人權,即便他自己並沒有生兒育女,卻非常懂得兒童心理。當我初次閱讀《當我再次是個孩子》的時候,內心受到相當大的震撼,因為幾乎不曾在其它書籍中讀到對於兒童如此深刻的描繪,原以為只是柯札克醫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深富同理心,直到讀了《窗的彼端》這本柯札克的傳記小說,才得知原來柯札克醫生曾經是一位孤單無助又內心壓抑的孩子,透過自身童年不愉快的經驗,他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被大人所理解,進而得到更合理的對待。

關於如何「愛孩子」?聽起來似乎不難,就如同柯札克醫生出身富裕世家,理應得到相當優渥的生活環境,但長期無法真誠表達,生活上也處處受到限制與貶低,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之下長大,因為大人缺乏對孩子的尊重,所以柯札克一直強調我們必須有智慧的愛孩子,而拿捏分寸及用對方法便非常重要。

書中除了前半段描述柯札克的童年生活,有很大的篇幅寫柯札克醫生在「孤兒之家」與這些孩子們的互動,包含如何讓他們能遵守常規,而不是用懲罰及責罵的方式,尤其「兒童法庭制度」的設計非常新穎,可以不讓大人站在審判者的位置,而是讓孩子們透過釐清事情的經過來思考如何一同解決問題,也能學習到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而不是為了怕被大人懲罰而說謊。

柯札克醫生同時也提到每個孩子都希望別人能認真嚴肅看待他,但大人確實常以開玩笑的方式應對,並且會經常懷疑或誤會孩子,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拒絕提供協助。以上這些描述確實相當貼近現實,我認為是因為大人總認為自己比孩子聰明,於是過分把孩子視為「無知」,所以對他們的需求不當一回事,也對於自己違反孩子的承諾不感到任何一絲的愧疚,以至於當孩子真的遭遇到嚴重的問題而急需協助的時候,很容易就錯過了及時伸出援手的機會,也讓親子之間的信任慢慢消失。

倘若我沒有閱讀到柯札克醫生的故事,實在很難想像在戰事頻仍的年代,還有人會如此關注兒童權利,抱持著希望更多兒童能獲益的心情下到處倡議奔走,即便時局動盪不安,始終堅持讓孩子盡可能維持正常且有尊嚴的生活,讓人非常感佩。

這本書不只是柯札克醫生的生平故事,也是大人學習正確對待孩子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許多非常值得參考運用的教養方法,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依舊非常創新,若想要以閱讀小說的角度來閱讀,肯定是一部動人心弦的時代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4會員
1.3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10/18
我曾經在孩子因為受傷流血而感到害怕哭泣時安慰她:「其實這代表了妳活著。」 雖然家人朋友認為我這樣的解釋太過深奧,但真真實實讓孩子轉換了情緒,從原本委屈的心情,轉而理解到此刻的自己其實正是活著的證明。 怎樣會被定義為活著?就生理上而言,心臟仍舊跳動就是活著,但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其實活著就是
Thumbnail
2025/10/18
我曾經在孩子因為受傷流血而感到害怕哭泣時安慰她:「其實這代表了妳活著。」 雖然家人朋友認為我這樣的解釋太過深奧,但真真實實讓孩子轉換了情緒,從原本委屈的心情,轉而理解到此刻的自己其實正是活著的證明。 怎樣會被定義為活著?就生理上而言,心臟仍舊跳動就是活著,但以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其實活著就是
Thumbnail
2025/10/18
其實很早就在Vocal的臉書粉專看過他帶媽媽出國壯遊的紀錄與照片,但真正打開這本書閱讀的時間點卻是在醫院陪媽媽住院的前幾日,當時的心情有些複雜,除了羨慕神媽媽身體硬朗可以跟著兒子從土耳其、歐洲一路到北極圈自助旅行三十八天,也不禁感嘆自己結婚生女後似乎很難有機會全家出遊。 很多人都會覺得帶長輩出
Thumbnail
2025/10/18
其實很早就在Vocal的臉書粉專看過他帶媽媽出國壯遊的紀錄與照片,但真正打開這本書閱讀的時間點卻是在醫院陪媽媽住院的前幾日,當時的心情有些複雜,除了羨慕神媽媽身體硬朗可以跟著兒子從土耳其、歐洲一路到北極圈自助旅行三十八天,也不禁感嘆自己結婚生女後似乎很難有機會全家出遊。 很多人都會覺得帶長輩出
Thumbnail
2025/10/15
不得不承認,光是閱讀完這本書,我就花了不少的時間,除了因為內容豐富之外,我確實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分心而讓速度變慢,而這本書講述的內容正是關於「注意力」的議題,除了希望我們打破注意力的迷思,也要找到我們一天之中最能專注的時間點,並且認知分心是無可避免之事,無須感到罪惡,而是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在目
Thumbnail
2025/10/15
不得不承認,光是閱讀完這本書,我就花了不少的時間,除了因為內容豐富之外,我確實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分心而讓速度變慢,而這本書講述的內容正是關於「注意力」的議題,除了希望我們打破注意力的迷思,也要找到我們一天之中最能專注的時間點,並且認知分心是無可避免之事,無須感到罪惡,而是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在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你凝視瘡疤時,瘡疤也正不懷好意地凝視你。 最近看了一部有點舊的漫畫,裏頭一直用到了尼采那句最有名的話:「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正凝視著你。」於是我就把它改了幾個字,用來表達我最近的心情。 最近一直看到有關虐童、性騷擾兒童的事件,而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幼兒園(以前我那個時代,都稱幼稚園
Thumbnail
當你凝視瘡疤時,瘡疤也正不懷好意地凝視你。 最近看了一部有點舊的漫畫,裏頭一直用到了尼采那句最有名的話:「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正凝視著你。」於是我就把它改了幾個字,用來表達我最近的心情。 最近一直看到有關虐童、性騷擾兒童的事件,而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幼兒園(以前我那個時代,都稱幼稚園
Thumbnail
★皮亞傑-無律、他律、自律 ①無律/道德前期(0-4歲) 缺乏服從規則的意識,人我之別的意識未分化。
Thumbnail
★皮亞傑-無律、他律、自律 ①無律/道德前期(0-4歲) 缺乏服從規則的意識,人我之別的意識未分化。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兒童繪畫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和娛樂活動,它還能夠反映出兒童的內心世界、情緒狀態和潛在的心理問題。 透過深入分析兒童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獲得寶貴的洞見,了解他們的想法、渴望和焦慮,這有助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佛洛伊德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為兒童繪畫心理分析奠定了基礎。
Thumbnail
兒童繪畫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和娛樂活動,它還能夠反映出兒童的內心世界、情緒狀態和潛在的心理問題。 透過深入分析兒童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獲得寶貴的洞見,了解他們的想法、渴望和焦慮,這有助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佛洛伊德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為兒童繪畫心理分析奠定了基礎。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日記,是一種紀錄日常生活的書寫形式,由於其私密性質,作者通常假設讀者只有自己,因此不需顧及前後文的完整性,這使得《布魯卡的日記》的閱讀體驗顯得不拘泥於冗長的描述,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帶過一筆。然而,這些圍繞主角生活的小事情,最終都彙聚成一種深刻的洞見。
Thumbnail
日記,是一種紀錄日常生活的書寫形式,由於其私密性質,作者通常假設讀者只有自己,因此不需顧及前後文的完整性,這使得《布魯卡的日記》的閱讀體驗顯得不拘泥於冗長的描述,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帶過一筆。然而,這些圍繞主角生活的小事情,最終都彙聚成一種深刻的洞見。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