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退場與就業趨勢:博士的下一步在哪?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高等教育#大學退場#博士出路#博士後#教職

高等教育市場正經歷一場劇烈的結構性調整。在少子化與政策引導的雙重壓力下,大專校院的「退場」與「轉型」已從趨勢預測變為每日上演的現實。這對懷抱學術夢的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趨勢解析:持續萎縮的教師總數

從104到113學年度,大專校院(含專科)的教師總數從55,489人下降至48,168人,降幅高達 13.2%,校數也從158所減少至140所。這波衝擊中,多數退場或面臨整併的學校以私立為主,其財務與招生直接受市場影響。然而,公立大學也無法置身事外,在整體博士畢業生供給遠大於教職需求的狀況下,進入公校任教的門檻也逐年提高,使得「流浪博士」現象日益普遍。

對博士與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啟示

傳統「畢業即就業」的學術路徑已不再是常態。未來的學術職涯規劃,必須具備更強的市場意識與跨域能力。

  1. 重新評估學術路徑:在投入博士班前,應審慎評估該領域的市場化潛力與教職供需狀況。單純依賴論文發表數量,已不足以保證穩定的學術職位。
    • 延伸閱讀:高教職涯:讀博士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判斷篇)
  2. 強化跨域與實務能力:積極參與產學合作計畫、累積業界實習經驗,或發展數據分析、專案管理等第二專長,將大幅增加您的職涯選項。
  3. 探索非典型學術職涯:除了傳統的專任教職,也可考慮業界研究員、政府智庫、非營利組織研究員,或是新創公司的技術顧問等多元路徑。
    • 延伸閱讀:高教出路:博士的產業、公職與轉職策略(實戰篇)

完整文章,請參考 高等教育的退場與就業趨勢:博士的下一步在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H
1會員
38內容數
未來的世界沒有加速運算。
JH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本篇以實務轉化為導向,示範如何把學術語言轉成產業可以理解的價值陳述,並在履歷、作品集與面試準備上提供可落地的技巧,讓從學術圈出來的求職者能夠在企業、研究機構或公職領域找到合適的崗位。 產業方向:從學術能力到商業價值的轉換 將論文中的方法論與指標翻譯成可操作的成果敘述是關鍵,面向企業時應強調問題定
Thumbnail
2025/10/20
本篇以實務轉化為導向,示範如何把學術語言轉成產業可以理解的價值陳述,並在履歷、作品集與面試準備上提供可落地的技巧,讓從學術圈出來的求職者能夠在企業、研究機構或公職領域找到合適的崗位。 產業方向:從學術能力到商業價值的轉換 將論文中的方法論與指標翻譯成可操作的成果敘述是關鍵,面向企業時應強調問題定
Thumbnail
2025/10/19
本篇以量化估算與情境分析說明在不同背景與職涯目標下,讀博士是否合乎成本效益的論點,並提供具體的判斷準則以協助有意申請博士的人做出理性的選擇。 博士學程的時間與經濟成本 一個完整的學術職涯從碩士到博士、再到可能的博士後研究階段,總花費的時間往往超過十年,若把碩士的兩到三年、博士四到七年與博士後可能
Thumbnail
2025/10/19
本篇以量化估算與情境分析說明在不同背景與職涯目標下,讀博士是否合乎成本效益的論點,並提供具體的判斷準則以協助有意申請博士的人做出理性的選擇。 博士學程的時間與經濟成本 一個完整的學術職涯從碩士到博士、再到可能的博士後研究階段,總花費的時間往往超過十年,若把碩士的兩到三年、博士四到七年與博士後可能
Thumbnail
2025/10/18
本篇以實務經驗與數據推估為基礎,說明如何在多變的教職市場中設計可行的上岸路徑,並提供代理代課的實務做法與跨階段轉換(例如從國中轉往國小)時需要的準備面向,讓讀者能更有策略地安排準備期與備案。 教甄錄取率與現場現實 從歷年統計來看,國小教師甄試的平均錄取率落在約五到六個百分點,換言之,該路徑對於有
Thumbnail
2025/10/18
本篇以實務經驗與數據推估為基礎,說明如何在多變的教職市場中設計可行的上岸路徑,並提供代理代課的實務做法與跨階段轉換(例如從國中轉往國小)時需要的準備面向,讓讀者能更有策略地安排準備期與備案。 教甄錄取率與現場現實 從歷年統計來看,國小教師甄試的平均錄取率落在約五到六個百分點,換言之,該路徑對於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畢業出路的幾種可能性,包括升學、就業、跨域專業、出國等選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周圍同學的選擇,以及對於碩士、就業、跨域專業和出國求學或就業的看法以及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畢業出路的幾種可能性,包括升學、就業、跨域專業、出國等選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周圍同學的選擇,以及對於碩士、就業、跨域專業和出國求學或就業的看法以及建議。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