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的我,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寫的生活雜感,能刊登。
今年,我的兩篇短文〈老爸喝醉、老媽辛苦〉和〈聽見內心聲音〉,都因女長輩而有所感觸。另一篇〈同事主動跟我聊天〉,也正靜靜等待刊登。
雖然這些只是生活裡的小片段,很高興能被主編看見,讓我在日常裡多了一點被肯定的喜悅。
我曾看過一篇關於:「成功的定義有很多。」
在職場上,不一定要當主管才算成功;收入高,也不代表真正的成就。那麼,在寫作的世界裡,什麼才叫成功? 是作品被刊登?是名字被記住?還是有一天能出書、開專欄,甚至被拍成戲劇或影片? 我想,每個階段的「成功」,都有它不同的樣貌。
雖然刊登要等上幾個月,稿費不到千元,但對我而言,能看到自己的文字能刊登上,名字在標題旁出現,那一刻,不是金錢的價值,而是一種「我也能做到」的肯定。
我不知道主編喜歡的用詞與風格;但我也明白,報紙的生活專欄,絕不是「像日記」那樣的流水帳。
但我願意一篇一篇慢慢琢磨。 如果有一天,我能抓到那個節奏,讓文章更有共鳴、讓讀者也能在平凡裡感受到希望—— 那麼,就算每月多賺一千元,我也會笑著說:這是我用生活換來的肯定稿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