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到美國之後,XinXin 的人生迎來了新的篇章。因為身分限制無法工作,她選擇用烹飪開啟新的生活節奏,同時也開啟了她在方格子的創作之路。從一開始只是想找點事做,到如今穩定更新影音與圖文食譜,她用料理與文字記錄日常,也與世界各地的讀者分享那份「吃」的美好。這次的訪談,我們聊了她如何從現實的限制裡找到自我、維持靈感與紀律,並將「烹飪」變成日常裡最自然的創作形式。
創作的起點:從夢幻廚房開始的冒險
「搬到美國後,礙於身分沒辦法找工作,只能自己找事做。」XinXin 回憶。以前她的工作部分是幫公司做內容,但那些都是「別人的東西」,她一直想試試看做自己喜歡的主題。
美國的大廚房與烤箱讓她深受吸引,也讓她發現了新的創作靈感。「接觸到世界各地的料理讓我大開眼界,所以探索跟吃有關的一切好像就自然發生了。」她的創作因此展開——從甜點、創意料理到異國風味菜餚,每一道料理都蘊含著她對生活的觀察與熱情。
以自己舒服的方式穩定創作最為重要
XinXin 認為創作最大的挑戰,不在於題材,而是「穩定輸出」。
「人都有靈感湧現跟才思枯竭的時候,但保持規律的更新頻率才能長久。」她坦言,自己曾經嘗試一週兩更,卻發現太過耗能,後來便學會在節奏與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她笑說:「我選擇的媒材都不是以讀者需求為出發點,而是我自己方便為主。」對她而言,創作不是企圖心的展現,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只要能穩定產出、以自己舒服的方式進行,那就是最好的狀態。
文字與影像的交錯,讓料理創作更完整
只要有看過 XinXin 的創作,就會知道她的作品其實都是影音與圖文並行的。她坦言,不管是文字還是影像,兩者各有其魅力與功能。
「他們對我來說是各司其職。如果要知道料理手法或食物的狀態,用影片呈現是最清楚的。但我其實是個 OS 很多、有點囉嗦的人,加上影像拍攝、後製的成本比較高,所以我更習慣用文字與粉絲互動。」
平面攝影對她而言也是創作的一部分。「有時候幫食物拍沙龍照還會拍到忘我。」而這些影像與文字的搭配,正好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求——有人想看動態的細節,有人偏好快速瀏覽文字比例,兩者的互補讓她的食譜更加完整,也因此有了這樣的創作形式。
靈感的捕捉:從生活到關鍵字搜尋
她的創作靈感往往來自生活,像是「水蜜桃生乳酪」與「南瓜起司蛋糕」這兩道人氣甜點,都是因為季節食材太誘人而誕生。
「看到那麼多水蜜桃,我就覺得不拿水蜜桃做點文章太可惜了!」於是她開始動腦,想著該怎麼把這份味覺的驚喜變成一道能與人分享的甜點。她的第一步,是大量搜尋靈感。「我會開始搜尋跟水蜜桃相關的食譜,要考慮的事情滿多的,大部分還是繞著我的生活轉。」如果家裡麵包太多,就會選擇做蛋糕類——這些細節雖不會在作品裡提及,卻是她每一次發想的基礎。
接著,XinXin 會從實用與美感兩方面思考食譜的方向。「最後決定的食譜一定要至少有一個能夠呈現給讀者的賣點。」她舉例,水蜜桃生乳酪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層夢幻的水蜜桃果凍層」,這樣的畫面感讓她自己也會心動,她說「這樣我才有辦法下標題,也才寫得出文章。」
💡 相關文章:〈影音食譜〉酥酥南瓜起司蛋糕|焦香濃郁的秋季甜點 、〈影音食譜〉夢幻水蜜桃生乳酪|免烤箱、無吉利丁、無蛋
當靈感枯竭時,XinXin 的做法很接地氣。「我的方法很土炮,就是逛食譜!」她會翻閱其他食譜創作者的內容,並以「關鍵字」作為靈感起點。「也許是食材、也許是料理手法,看見有感覺的關鍵字之後再用它去搜尋,看能組合出什麼東西。」
更有趣的是,她會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去查詢,因為「通常可以找到截然不同的東西」。在這個階段,她更依賴圖片而非文字。「我覺得影像比文字更能激發靈感。」對 XinXin 而言,創作靈感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從生活的細節、資料的堆疊與一點點對美感的直覺累積而成。
在方格子的創作體驗:被看見的溫度
談到方格子,XinXin 的語氣中帶著真誠:「我很感謝方格子維護平台的用心,這裡讓我感到安心。」她認為這裡最大的不同在於「能被看見」的實感。
「在方格子創作有回饋、有互動,也能看到團隊真真實實地運作著,而且不斷成長。那種親切感和臉書、IG 那種自己只是大海裡的一根針的感覺很不一樣。」
(寫到這裡,格編正在落淚啊 🥺 感謝 XinXin 的回饋)
談到回饋,XinXin也跟我們分享了有一次,她為感恩節做了一個烤雞造型的麵包,引發粉絲熱潮。「後來有粉絲 tag 我,我點進去看發現他做的火雞比我還漂亮。」
幾年後,她在追蹤一位烘焙網紅時,竟意外發現對方就是 tag 她的那位粉絲,曾參考過她的烤雞麵包食譜。XinXin 說:「我不記得他當初是不是已經有很多粉絲,但發現自己喜歡的創作者曾看過我的作品,真的很開心!」
給新手創作者的建議:從最低門檻開始,讓創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談到給新手的建議,她語氣平實卻字字到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哪滿重要的。全心投入是很美的事,但同時也要培養承擔後果的能力。」她建議先以最低門檻投入,接著慢慢優化、保持穩定輸出很重要。「熱情一定會消磨,維持輸出靠的是紀律。」XinXin 強調「我每天都會檢視生活中的流程,看有沒有可以優化的地方。我的優化不是提高效率,而是讓我更容易進入狀況、更不會忘記,甚至更想做(創作)。」
她繼續補充:「我的第一支影片什麼都沒規劃就開始拍,也沒特地去買食材,只是順手拍下自己本來就要做的料理。開始比完美重要。」
對她而言,創作與生活早已融為一體——只要能自然地持續下去,就足夠了。
未來的方向:讓變化成為新靈感
談及未來,XinXin 表示:「最近生活有一些重大轉變,很可能會影響到創作方向,但目前還沒有具體規劃,只能希望到時候的內容大家也喜歡!」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種從容與開放——對她而言,創作並非固定的形狀,而是一種與生活共呼吸的流動狀態。
從台灣到美國,XinXin 用料理搭建起一座跨越文化與語言的橋樑。她讓我們看到:創作不必驚天動地,只要誠實地與生活相處,就能慢慢積累出自己的溫度與節奏。當生活失去味道時,她在廚房找回靈感!
如果你也喜歡 XinXin 的故事,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或最喜歡哪個 XinXin 的食譜!別忘了追蹤她在方格子的沙龍,一起在她的廚房裡,發現更多關於「吃」的靈感與驚喜。
💡 XinXin 的YouTube:點擊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