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身體不適早早休息了,今日分享剛好篇幅較長,加入昨天看到的報導新聞一同分享!
在今日讀報時,很驚訝地發現雷神索爾的演員曾因體檢發現自己帶有阿茲海默症基因而一度息影,讓我聯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許也逐漸在進入好發的年歲,便開始回想阿茲海默症對自己而言是什麼?對它了解多少?
在印象中,阿茲海默症是個老年病,得病後為了減輕病況需要改變生活與服藥,接下來的人生可以說是與醫院作伴也不為過,認識好像僅此而已。不過在確認資訊途中,發現醫學進步已經讓這一切慢慢產生轉機!不過由於我非醫療本科專業,就沒有依影響因子高低自主做判斷選擇,以下會用日常簡短口吻講述我查閱的近年研究文獻成果(以下資料整理自PMC、Nature、GeneOnline):
1. 單株抗體藥物突破:美國FDA已核准了三款抗類澱粉蛋白的抗體藥物,它能夠清除腦中的Aβ斑塊,能減緩患者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約30%
2. 抗Tau蛋白展開研究:異常的Tau蛋白也是神經元受損的元兇!目前正在開發新型抗Tau蛋白療法,阻斷影響神經元的藥物
3. 糖尿病藥物的意外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因糖尿病而服用治療高血糖的藥物後,意外發現阿茲海默症診斷率降低約70%,代表著「代謝健康與大腦健康」有著緊密關係!
4. 「鋰」可能是重要關鍵之一: 研究發現鋰缺乏約50%時,會顯著提升1、2點提及的壞蛋白,代表鋰在保護大腦的認知功能方面可能是關鍵!
5. 健康生活方式:在實證研究裡,包括純素飲食、運動、瑜伽與心理支持,都能在輕度或早期患者中改善認知功能,同時改善血液中的病症標誌物,因此事前預防與事後改善須結合運動、MIND飲食、認知訓練等等,對早期患者能達到最佳效果!
接下來很剛好,在看完這一篇報導後的下一篇便是在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黴菌也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重要可能之一」!黴菌在台灣潮濕的環境中可說是無所不在,以下介紹日常生活中可能忽視沒有清理到的黴菌溫床區:水果或其他食物、浴室磁磚縫隙、洗衣機、盆栽、地毯、壁紙、陳舊書本等等。
清除黴菌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去除他本身,「黴菌毒素」才是真正應該重視的問題,黴菌毒素是黴菌為了生存而產生的生物毒素,含有脂溶性不易從體內自然排除,且又因大多無法致命因此研究較未被重視,但日常中有多數亞健康狀態的產生與他有關,舉凡頭痛、憂慮、過敏、慢性疲勞等等,加上會使大腦發生炎症,與阿茲海默症可說是息息相關,不可輕視!
預防的主要關鍵是控制好環境的濕度、溫度,可以阻絕他們的累積與增生,關於此部分我查閱了圖書館的處理方式是:增加通風外,有恆溫恆濕系統,調高書架底部以便清潔灰塵等等;整理發霉書籍則是透過「酒精混水混清潔除臭劑」來輕抹在書脊上(但此舉可能使紙張脆弱或文字圖樣消失,須謹慎)
總結以上,儘管我對大多數專業文獻都是半知半解,得透過AI協助我才比較看得懂簡化後的結論,但以這些便足以讓我這個一般人對「阿茲海默症」此事不再感到無力與灰心,甚至產生希望!醫學方面就交給更專業的人來研究與煩惱,專注在日常生活才是我們尋常人的任務,保持多運動、控制均衡飲食、維護環境和好心態,阿茲海默症就會遠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