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故事】伯朗、輕鬆小品,與我一生的味道
有人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杯咖啡。苦或甜,取決於你第一次喝下它時,身邊那個人是誰。
這是由聞老闆提供,一位咖啡友的真實故事,經過本人允許,經整理了對話內容,分享給大家。
第一次喝咖啡,是在小學五年級的農曆年。
那個生活清苦卻充滿溫馨的年代,糖果和餅乾是過年才有的奢侈品,對現在的小孩來說或許不稀奇,但對當時的我們而言,那就是「過年味」的象徵。
飲料更是重頭戲——黑松汽水、雀巢橘子粉加水沖成的飲品,都會在除夕夜時整齊擺在電視機旁,準備開心地一邊吃團圓飯、一邊和家人聊天。
那一年,電視機旁多了幾瓶鐵罐頭。我好奇地問父親,那是什麼?他笑著說:「那是咖啡。」
那時候我以為「咖啡」就叫「伯朗」。
父親打開一罐,分給我們幾個小孩,每人大概只有一口的量。
那是我第一次與咖啡相遇。
「伯朗」很香、很甜,那股味道深深刻在我的記憶裡。從此我認定:不香、不甜,就不是好咖啡。甚至到我去台北念書時,仍這麼覺得。每當有值得慶祝的事,我都會買一罐「伯朗」陪我一起開心。
也因為這樣,我的男朋友英文名字被我硬改成「Brown」──對,就是那個「伯朗」。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有點可愛又霸道呢!
北部消費高,對一個從高雄上來的窮學生來說,「省錢」是門必修課。
那時流行鋁箔包飲料,有一款叫「輕鬆小品」的咖啡,味道不如「伯朗」香醇,卻因為便宜又青春,就成了我的首選。
那段時間的我,幾乎天天帶著「輕鬆小品」上課、聊天、談戀愛——青春的味道,就是那樣。
開始上班後,有了收入,會和姐妹淘在發薪日去餐廳犒賞自己。
餐後飲料的選擇裡第一次看到「熱咖啡」。好奇心驅使,我點了一杯。
漂亮的瓷杯、精緻的盤子、一支小湯匙、附上一顆奶油球與一小罐砂糖。服務生告訴我:「先加一匙糖攪拌,再慢慢倒入奶油球,讓漩渦自然融合。」
那一刻,我覺得——原來喝咖啡可以這麼優雅。
只是,喝慣了罐裝與鋁箔包的甜味,第一次喝現煮咖啡還是太苦了。於是我加了三匙糖,才勉強能喝下。但我也發現,「攪拌」這件事變成一種樂趣。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約會時若突然沒話說,優雅地攪拌咖啡,是最自然的解圍方式。
後來,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跟著大家喝起黑咖啡。但說真的——好苦!我根本不喜歡。
我常懷疑,大家是真的在品味咖啡,還是只是追求一種時髦的儀式感。不過,對我而言,咖啡早已是一種回憶的象徵。它讓我想起第一次與「伯朗」相遇、戀愛、結婚的過程。
現在,我仍會在家裡煮一壺咖啡,和「伯朗」一起坐下來慢慢品嚐。我仍然會加上一顆奶油球、一點砂糖;當我們突然沒話說時,我仍舊習慣地攪拌著咖啡。
這就是我愛咖啡的原因。因為在這一杯裡,裝著我、他、還有我們的故事。
編輯:啡常時光
這就是這位咖啡友的故事。是不是很有畫面、也很暖心呢?那你呢?願不願意也和我們分享一下,你與咖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