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自己對齊》|重拾心口合一的自己,創造最大化的未來
「做自己」一項是個不簡單的課題。
尤其越是長大,面對種種現實層面的問題: 社會變遷、人際關係、財務狀況、婚姻與事業等等。
你是否很容易忘記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被生活磨光了理想,不知不覺將自己片面的貼上某人的「父母」、「兒女」、「同事」。曾經想好好經營關係,卻總是越弄越糟 ; 努力想受到上級賞識、想換到更滿意的工作,卻像是永遠被停留在原地,只有時間不斷的往前,焦慮、失望、厭煩、傷心等情緒,無意之間,越養越大。
我說的是你嗎?
前陣子重讀了靈性媽媽《與自己對齊》,每每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悟,從書中看見了自己的盲點與破碎,也期待將這份經驗完整的分享給你。

「想與內在真實的自己對齊,需要我們學會相信自己的情緒和體驗 — 我們很常犯這樣子的錯誤 : 即便靈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未來是什麼,但是當我們面對外在過多的質疑時,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我做不到」、「我不值得」成了自我暗示,我們忘記初衷、忘記要去的方向、忘記自己的價值。」
— Ruowen Huang 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4《與自己對齊》
二、愛自己|是所有問題的首要核心
「愛自己」很像是個很玄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愛自己」呢? 縱容自己的慾望嗎? 凡事以自己為優先嗎?
你是否經歷過生活的某些風暴,情緒與傷痕在眼淚潰堤了無數次之後,「愛自己」的課題就會無預警的在你心中若有似無的萌芽。像是內在的某個自己站出來大聲向自己質問道: 「所以你決定好要好好愛自己了嗎?」
其實我認為「愛自己」不過是兩種概念的組成: 1. 接納過去種種的不完美與失敗 ; 2. 對於「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逐漸建立起盲目的自信心。
做自己是誠實接納自己的心,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黑暗面: 脆弱、自卑、憤恨或忌妒之心,從中釋放與認清自己,重新拾起自己大大小小的創傷,深刻地體悟到所有的失敗都是理想自我的養分。
帶著感恩的心,一點一滴的自我清理,看見所有創傷背後的需求和自我,將內在真實的想法與外在行為合一,認清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才能真實的與自己對齊。

你喜歡現在的你嗎?現在的你是你一直想成為的樣子嗎?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地問我:「當然不是。」那麼我接下來想問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阻止你成為那樣子的人呢?」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愛自己的話,那他就無法真正地與別人相愛,因為他永遠會帶著自己的不安全感,誤把短暫的慰藉當作是愛。......『愛自己』就是讓自己成為靈魂一直想要成為的模樣。而那個人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外在因素也可以達成的。」
— Ruowen Huang 靈媒媽媽
如何更輕易的活用自己,或許你要的絕世密技,一直藏在你的天賦裡:點此了解你的天賦密技
三、愛自己只是開始
為什麼「愛自己」的概念如此重要 ? 只有真正站在「愛自己」的角度思考時,你才能看清楚那些一直困擾你的課題,聽見靈魂的聲音,明白哪些決定是為自己而做,而非迎合他人的期待。
如果不懂得關照自己的內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創傷,很容易做出「病急亂投醫」的選擇,表面上或許處理了一些問題,但那些深層的,試圖躲藏的問題可能會滾雪球似的,造成更大的危害而顯現在你面前,這也是''顯化''的深層邏輯。
「宇宙會一直把同樣的課題丟到你的面前,直到你願意正面應戰為止。」
所有需求的背後都藏著一份真實自我的解答,很多人說要「愛自己」,但是愛自己終究不是萬物的解方,而是一個 起點。
它提醒你:生活中的焦慮、失望與傷痛,不是要你逃避,而是要你學會 正視自己的內心。如果不懂得照顧自己、不敢面對自己的情緒,那些未被處理的傷痕就像暗礁,會一次又一次地阻礙你前行,甚至讓你錯把暫時的安慰當成真正的滿足。
所以當你對選擇感到迷茫的時候,答案往往很簡單,前往「心之所向」。

在了解自己以及愛自己的過程當中,靈魂的潛能就會因此被最大化。當一個人還沒有愛自己以前,他不會看見人生中好玩有趣的事,只會著重在那些讓自己痛苦的回憶中。
一旦找到愛自己的基礎之後,往往就會開始體驗顯化實像的喜悅,也是這時候開始體驗到吸引力法則。
四、相信它、擁有它
相信的力量是很龐大的。先不談論一個人是否信教,宗教或信仰都取決在一個龐大的意念能量「相信」。
無論有沒有看見,無論你相信的是什麼、無論你相信的東西是好是壞,只要你持續供養它,那它便有效。但作者也強調,無論個人選擇相信什麼,當這件事觸碰到個人的人生課題,就算透過某些外力,法術、許願、茅山道法去做加持強化,同樣的人生課題往往三到六個月之後又會出現在你身上,所以任何與自身課題背道而馳的願望,只要觸及到人生功課就幾乎無效的原因。
信仰是需要持續餵養和累積的,就像許多人想要成功、想要賺大錢,但若持續餵養自己的悲觀情節、懶惰怠慢,內心對願望感到遙遙無期、心力交瘁,那你會顯現的,肯定是內在的情緒與想法。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句子以及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劇場,不管你的信念是什麼,宇宙一定會想辦法配合你的演出。
相信或者信念時常是非常玄乎的,所以常常讓人根本不在意自己是否真的「相信」某件事情,每個人的未來都浮動著多重的劇本,你當下的每個微小的決定都會影響至你未來的實像,即便你可能好長一段時間洗腦自己「未來會很有錢」,但好長一段時間,它可能從未到來,只有帳單會如期而至,而這一切很有是你的潛意識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悄悄的牽動韁繩,往你目標的反方向而行。
如果去相信某件事情一定會發生對你來說感到困難,那就不要試著去相信一件事,而是去「擁有它」。

每天讓自己想像一下擁有的感覺是什麼?擁有的感覺必須是沒有任何物質的情況下,你還依舊可以感覺得到的。你必須想像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依舊感覺得到富裕自由的感覺,一旦捕捉到那樣的感覺之後就學習去擁有它。當你不斷地與這樣的感覺做連結,宇宙自然會對應你的感覺而回應你的需求。
宇宙回應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是什麼,唯有當你真實地擁有這樣的信念時,你才有辦法讓那個未來發生。
五、幸福於自「錯誤的力量」
如果宇宙、高我或者所謂的神,真的存在並且愛著世上,那為什麼人生在世,要讓我們經歷那麼多的挫折和痛苦?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反覆看見的一個IG網紅說過的話: 「你自己想想,你哪一次的成長不是遇見然後經歷了痛苦? 不經歷那些,你能成長嗎?」
沒有體驗過錯誤的人不可能會產生「下次不要這樣做」的領悟,而你在當下體驗到的事若是沒有轉換成被儲存的美好回憶,或是用來作為警惕的痛苦經驗,就會如同日常瑣事一樣被遺忘,不會讓你產生任何的想法或感觸。
沒有人喜歡去體驗痛苦或過錯,所以我們總是試著做出「正確的決定」。大學選科系、畢業找工作、尋找靈魂伴侶,我們自己(就連我們的父母),都巴不得我們一次就選對那個看似「最正確的決定」,但事實上,這也大符度的侷限了我們的發展。就像剛出生的小鳥,羽翼都還們長齊就期待它飛、剛出生的嬰兒都還沒學會爬就期待他立刻能跑。

當我們人在A點,希望能夠到達C點時,總是會聚焦在如何繞過B點,或者是趕快穿過B點,不知不覺我們會將注意力不斷的聚焦在下個目標上,進而無意間產生更多的焦慮、不自信與負面的潛意識。
不要將悲傷與自我價值畫上等號。
人是情感的動物,與任何親密關係的分離與死亡,會大幅度的牽動我們的情感神經,幾乎無可避免的,我們的腦袋一定會上演: 自我懷疑、後悔、批判自己、自責、愧疚感。
但事實上,不斷跳針似的執著在過去的錯誤上,封閉自己在情感上的宣洩與抒發,時間長了它會成為心裡的小魔鬼,不著痕跡的藏在你潛意識當中,影響未來所有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好時的思考與行動。
所以請記得,靈魂之所以選擇投胎,是為了活出最好的自己!
獨自單飛的靈魂,容易被現實的傷痕擊潰,但若是有個秘境,藏著各式豐盛高手帶你一起飛,或許你將不再傷痕累累: 點我了解自己的天賦
請有覺知的過生活、愛自己,安穩好自己的內心
關注自己的靈魂真正想要的東西。
只要活著,你的人生就有無限的美好可能
Fake it utill you make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