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的狀態低到一個極限。
明明每天都很忙,卻常常陷入一種深層的空虛。
晚上躺下來睡不著,腦袋停不下來,情緒也像洩洪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怕不夠好、怕沒成果、怕自己努力了什麼都沒有。
最怕的,是那些安靜下來的時刻——像是整個人會被不明的情緒吞沒。
那時候我試著去冥想,但越是狀態差的時候,越坐不住、越心浮氣躁。
我開始意識到,根本的問題不是「我做不夠多」,而是「我太容易內耗了」。
真正開始好轉,是那段我主動抽離社交、抽離比較、抽離那些讓我分心的東西的時候。
我做的事很簡單:
- 清掉讓我分心的雜訊來源
- 回到我最喜歡的寫作
- 一步一步重建自己的能量系統
- 練習讓自己進入心流,哪怕只有一小段時間也好
後來才明白,狀態真的會決定一切。
而找回狀態,不是靠逼自己再更努力,而是要先「回到自己」——
只有你自己,能夠定義你的節奏。
一旦你找回那個穩定、紮實、內在有力量的自己,
外在再怎麼吵雜,你也不容易被一句話打亂,被一個訊息牽動。
因為你知道,你的力量,不在別人眼裡——而在你心裡。

1. 好好了解自己的內心
真正的改變,不是從做更多開始,而是從看清內在開始。
◆ 質疑自己長久以來的負面信念
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成功?
這些念頭,可能根本不是你真正的想法,而是過去經驗(考試成績、學歷、工作經驗、家庭環境等)灌輸給你的信念。
試著問問自己:「這個念頭,真的屬於我嗎?這是我想要的想法嗎?」
◆ 發現自己的內在小孩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曾經受過傷的小孩。
當你總是逃避、拖延、不敢追夢,很可能是內在小孩在擔心被拒絕、再次失敗。
你不是沒能力,只是那個受傷的部分需要被理解與安撫。

2. 拆解目標,每天只進步1%
當你無法一下子變好,那就每天進步一點點。
◆ 提高目標達成的速度
把大目標拆小,只專注當下能完成的一步,反而更快達成。
◆ 使自己更容易記住他們
設定具體又簡單的微目標,例如「今天看5頁書」「錄1分鐘影片」,比「我要變成自媒體高手」更容易堅持。
◆ 複利思維:最賺錢的生意,是努力不用重來
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變成原來的37倍。你不需要完美,只要不放棄。

3. 改命四步驟
人生從來不是靠天賦,而是靠策略與堅持。
◆ 勤奮:勇於行動
光想沒用,先從願意做、敢行動開始,哪怕只是每天多走一步。
◆ 具備某些專業技能
提升專業能力,是脫離無力感最實際的方式。
不需要一開始就厲害,但你可以每天學一點。
◆ 強烈的賺錢慾望
這不是貪婪,而是「我要讓生活變好」的責任感。
你值得擁有好生活,不需要為此感到抱歉。
◆ 運氣好: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
選對環境、跟對人,會讓你的努力被放大。別一個人硬撐,找資源、找社群、找方向。

4. 優先關注健康
你沒辦法拯救世界,連自己都撐不住的話。
◆ 人體有70%是水
多喝水、好好睡,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正是重啟能量的開端。
◆ 禍從口入,注意日常飲食
身體吃進什麼,你的情緒、能量也會跟著反映出來。別讓糖分與外食壞了你的穩定感。
◆ 健康是存款簿前面的1,其他是後面的0
你有再多才華、機會、金錢,如果身體垮了,一切都歸零。

5. 讓你的行動和心態對齊
真正的改變,不只是做什麼,而是你用什能量去做。
◆ 以終為始
實現夢想的唯一障礙是現實,而現實本來就是由想像力創造的產物。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想像,現實也會跟著改變。
想像你已經成功,那個更好的自己,是怎麼生活的?你現在就可以開始用那個版本的思維做選擇。
◆ 改變感到不適
成長本來就會不舒服。
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正在脫胎換骨。
◆ 時刻關注自己的心
不是每天都要有生產力
但每天都要覺察:我今天的選擇,是出於愛還是恐懼?
◆ 相信自己已經擁有最高版本的自己
你不是要努力「變成誰」,而是要讓真正的你浮現出來。
那個強大、自律、穩定的你,其實一直都在。
最後送你一句話:
你現在的狀況,只是過去的顯現,你想要的未來,可以從此刻開始擁有。
當意識充分退去「限制性思維」,浸潤於「我已擁有」的狀態,現實往往跟隨意念轉化。
推薦文章: 【沒錢更應該去做的事】薪水少、錢包空,翻身的5個致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