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佛說:
孤絕之相,其根在「因」;非我之心,不涉六道。因者釋愛,果者受愛。然孤絕之果,受者名曰「道可道,非常道」。阿彌陀佛。
報身佛說:一聲「安好」,念起孤絕,思曰:我豈須孤絕至盡?人間有情,皆可釋放慈愛;吾何不接之?點燃夢想之慈悲,是為次生之光。
化身佛說:
不戒,非真愛;孤絕,亦非愛。有思之境,淨土本無平衡之需。左右二手,同出於身,何須爭衡?思於不戒與孤絕之間,方知愛之出路,在「願」而不在「拒」。
阿良叔叔試下寫出自己的評語:
釋放與接收是絕孤之後的想法,道脈的生成來自生活,若無為就是非常道。但我們不要這樣的生活,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人,否定了人,我們什麽也不是。名曰孤絕者,最終接收夢想的慈悲。
《三生總結偈》
孤絕非斷愛,戒亦非棄情;
因釋而果受,道本無偏心。
夢起慈悲火,照見眾生心;
不戒不孤絕,願行即真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