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全世界科技巨頭瘋狂投入 AI 戰場,背後一場能源爭奪戰正悄然引爆。誰能餵飽這些飢餓的「吃電猛獸」──AI 資料中心?答案指向一家你可能沒聽過,卻即將撼動全球能源版圖的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它的掌舵者,一位非典型的能源 CEO,正手握核能王牌,更砸下千億美元豪賭天然氣,意圖在這場 AI 能源大戰中稱霸。
AI 狂潮下的「電力焦慮」:能源版圖重新洗牌
矽谷的 AI 巨擘們,從 Meta 到微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版圖,然而,他們最大的焦慮,不是演算法,而是「電」從哪裡來 。AI 資料中心是名副其實的「吃電猛獸」,運算需求驚人,對電力的渴求呈指數級增長。部分機構甚至預估,到了 2030 年,AI 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暴增十倍,相當於要新建 45 座核反應爐才能滿足 !這場「電力焦慮」正迫使能源版圖重新洗牌。
在此關鍵時刻,巴爾的摩的 Constellation Energy 及其執行長 Joe Dominguez 站上了浪頭 。這家公司擁有全美近四分之一的核反應爐機組,共 21 座反應爐提供著穩定、清潔的基載電力 。對於需要 24 小時不間斷、且注重碳足跡的 AI 資料中心而言,Constellation 的核電正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也難怪 Meta 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找上門,簽下長期且高於市價的購電合約,只為確保 AI 引擎能持續運轉 。
非典型 CEO 的崛起:從檢察官到能源巨擘掌門人
Constellation 的快速崛起,與其領導者 Joe Dominguez 的非典型背景密不可分 。現年 63 歲的他,並非傳統能源產業的技術或管理專才出身。這位古巴移民之子,大學主修工程,法學院畢業後卻跑去當了助理檢察官,專辦買兇殺人與洗錢等重案 。2002 年,他憑藉法律專長進入 Constellation 的前身 Exelon,成為棘手法律問題的拆彈專家,處理過電廠延宕、超級基金污染場址清理,甚至核反應爐附近水源遭氚污染等棘手案件 。他敏銳的口才與化繁為簡的能力,讓公司高層印象深刻,不久便被拔擢負責政府關係部門 。
在政府關係領域,Dominguez 更是長袖善舞。他成功擋下了伊利諾州的電價凍結提案,並在伊利諾與紐約兩州,推動了備受爭議的核能補貼法案 。這些地方性的勝利最終發酵,促成了聯邦層級的《降低通膨法案》,該法案為核電廠提供了稅收補貼,形同設定了電價下限,徹底扭轉了核能產業的頹勢 。在此之前,由於不敵廉價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的競爭,美國已有 12 座反應爐關閉 。但自補貼生效後,關廠潮戛然而止,甚至有業者計畫重啟已關閉的機組 。這項補貼政策的穩定性,正是 Constellation 敢於承諾至 2030 年每年盈餘至少增長 10% 的底氣來源 。有趣的是,即使在川普總統的「一個大而美法案」中,風電、光電補貼被砍,核能補貼卻安然無恙,顯示其跨黨派的穩固支持 。
Dominguez 的政治手腕也備受肯定。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稱讚他「非常聰明,能輕易解釋複雜問題,並了解整個能源系統」。Energy Capital Partners 創辦人 Doug Kimmelman 更直言,Dominguez「獨力讓(川普)總統了解了核能的好處」,並成功說服政府加速核反應爐的審批流程 。儘管周旋於政界,Dominguez 卻也深知政治風險。他曾任職的 Commonwealth Edison 前任執行長因賄賂案鋃鐺入獄,Dominguez 本人雖未涉案,但這次經歷讓他對政治依附保持高度警惕 。
千億豪賭!併購 Calpine,打造核能+天然氣雙引擎
面對 AI 帶來的巨大機遇,Dominguez 深知不能僅靠現有核能資產。「我試圖稱為客戶的那些公司,市值高達 3.5 兆或 4 兆美元… 既然我們抓住了這隻老虎的尾巴,該如何追捕牠呢?」 他的答案是:擴大規模。
今年一月,Constellation 宣布以 266 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震撼性地收購全美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商之一 Calpine 。此交易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屆時 Constellation 的總發電能力將激增 80% 。Calpine 不僅擁有遍布全美的 61 座天然氣電廠,還掌握大型電池儲能設施,以及全美最大的地熱資源 The Geysers 。
合併後的 Constellation,將成為提供核能、天然氣、風力、水力、地熱等多樣化能源的巨無霸,發電量足以供應超過 4000 萬戶家庭 ,穩坐全球最大獨立發電商的寶座。這場豪賭顯然受到市場肯定,自宣布併購以來,Constellation 股價已飆漲超過 30% 。
然而,併購天然氣大廠也引發質疑。Dominguez 一向關注氣候變遷,甚至公開批評反對碳排放標準的同業 。如今大舉擁抱天然氣,是否與其理念背道而馳?Dominguez 解釋,Calpine 在碳捕捉技術上的投入是吸引他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認為,即使現任政府對氣候政策態度反覆,但從長遠來看,忽視碳排放的企業終將付出代價 。他也透露,未來不排除在再生能源領域尋找價格具吸引力的收購標的 。
風險與機遇並存:AI 榮景下的能源變數
Constellation 的股價自 2022 年分拆上市以來,已狂飆超過 750%,市值達到 1250 億美元 ,無疑是 AI 浪潮下的超級明星。然而,與 AI 的高度捆綁,也使其面臨巨大風險 。今年一月,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的橫空出世,就一度引發市場恐慌,質疑 AI 是否真需要如此龐大的電力,導致 Constellation 股價重挫 。AI 發展是否能持續高速增長?資料中心會不會在電廠的鉅額投資回收前就被淘汰?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疑問 。
此外,雖然 Dominguez 在法律與政府關係領域經驗老道,但他在大型電廠建設方面的經驗相對有限 。面對未來可能需要新建反應爐或天然氣電廠以滿足需求的挑戰,他坦言「一直擔心自己是否為下一章做好了準備」,並提及過去 Exelon 在新英格蘭地區災難性的建廠經歷,讓他「深切意識到情況可能變得多糟」。
為控管風險,Dominguez 採取了相對穩健的策略。除了併購 Calpine 外,他更傾向於「活化」現有資產。例如,重啟因經濟因素關閉的三哩島核電廠部分機組,並與微軟簽訂長達 20 年、價格優渥的供電合約 。他也計畫透過「增容」(uprating)技術,升級現有核電機組設備,預計最終可增加相當於 5 到 6 座新反應爐的發電量 。此外,創新的「限電交易」(curtailment)模式,也讓 Constellation 能在不新建電廠的情況下,媒合尖峰時段的供需,為資料中心提供額外電力 。
投資展望:被低估的能源巨人?
儘管 Constellation 明年的盈利增長預計將高達 22%,遠超大盤 ,但其高達近 33 倍的預期本益比,已反映了市場的高度期待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家能源巨擘的價值可能仍被低估。
關鍵在於「重置成本」。考量到當前高昂的建廠成本(天然氣電廠每千瓦約 2500 美元,核電廠更高達 10000 美元以上),要複製 Constellation 與 Calpine 合併後的龐大資產(約 60 吉瓦發電容量),所需資金將遠超其目前約 1500 億美元的企業價值 。若保守估計,天然氣電廠重置成本為每千瓦 2500 美元,核電廠為 8500 美元,再考慮到其發電資產的多樣性與已接入電網的優勢,合併後公司的重置成本可能高達每千瓦 4000 美元以上,比目前的市場估值高出 60% 。
Energy Capital Partners 的 Kimmelman 看好 Constellation 的前景,因此在出售 Calpine 時選擇接受大部分的 Constellation 股票,成為其最大股東 。顯然,市場對於 Dominguez 領導下的 Constellation,在這場 AI 能源大戰中的前景,抱有高度信心。雖然短期股價已高,但其掌握的龐大發電資產與戰略地位,或許正預示著一個能源新霸主的誕生。
註: 本文改寫自 Barron's 於 2025 年 10 月 20 日刊登之封面故事。
出處:
Salzman, A. (2025, October 20). Joe Dominguez has the power that AI needs. What comes next. Barron's, CV(42), 18–20.
聲明: 本文由 Google Gemini 根據 Barron's 原文進行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