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貴為科技島,在科技業的成就無比輝煌,然而在這發達產業的背後,是許許多多工程師、科技業者熬夜爆肝的付出,人們也常常調侃,工程師賺的錢,全都拿去看醫生了。然而你有想過,把自己的身體全權交給醫生,健康真的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我為甚麼要懂醫學?不能只靠醫生就好嗎?
"我又不是讀三類的,怎麼可能會懂""了解這些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醫生",相信這是許多人聽到生物、醫學、藥學相關知識的第一反應。在此,B先生來分享一個小故事。
教師節連假時,B先生與朋友久違見面,發現朋友嘴唇附近長的好大一顆唇皰疹,朋友解釋說道最近工作太忙,作息亂掉,就長了唇皰疹。一切乍看之下沒甚麼問題,就是尋常的小毛病,然後當B先生再仔細看了一下醫生開的藥,卻突然發現,醫生開的竟然是一種稱為Doxycycline的藥。
甚麼是Doxycycline?
Doxycycline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對於大多數的細菌都有抑制效果,屬於四環素類家族的一員,因為其化學結構呈現四個環的構造,因此得名。在臨床上主要被應用在治療各式各樣的細菌感染症,例如: 嚴重發炎、化膿的青春痘。
唇皰疹是甚麼?
唇皰疹是一種稱為HSV-1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通常我們是在小時候時感染,由於HSV病毒的特性是會潛伏在神經細胞之中,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再活化並複製,引起在嘴唇附近產生皰疹。
那問題來了,為甚麼明明是病毒感染,醫生卻開抗生素治療呢?只能說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可能醫生有其他專業的考量,或是就真的是一個不小心,開錯了藥,我們無法得知。
醫生也是人,也可能會犯錯
透過這個小故事,B先生想傳達的是,我們身為身體的主人,其實有義務對於身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們不必到能夠判斷藥物種類、疾病治療方法的程度,但具備一定的醫學與衛教常識,包括正確的飲食,生活作息,基本的疾病防護措施,消毒細節等等。了解越多知識,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健康,減少疾病發生風險,還能與醫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從而幫助治療的效果。
常見的醫學衛教迷思
- 抗生素可以治感冒或流感:抗生素只能治療細菌感染,對病毒無效。
- 抗生素可以自行停藥:抗生素一定要全部吃完,不然極有可能出現抗藥性。
- 發燒要立刻退燒:體溫上升是身體免疫反應的一部分,除非過高或不適,通常不必急著退燒。
- 吃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力:退燒藥僅抑制發燒症狀,並不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
- 藥吃久會「洗腎」,因此生病能不要吃藥就不吃:正確使用藥物並不會洗腎,千萬不要因此而自行停藥,反而會導致疾病惡化!
結語
懂醫學,不是要自己當醫生,也千萬不要自己google而不去就醫!懂醫學,是為了幫助自己有一些判斷能力,同時理解醫師的治療,提升醫病關係,才能提升治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