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2/100 第1周:無線通訊基礎
2. 電磁頻譜 🌈
從收音機到 5G 毫米波,頻率是資訊的高速公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電磁頻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指的是所有 電磁波頻率的排列範圍,涵蓋從極低頻的長波(ELF)到極高頻的伽瑪射線(Gamma Ray)。
在通訊領域,我們最關注的是 3 Hz – 300 GHz 之間的「無線電波段(Radio Spectrum)」。這是人類日常生活與產業應用的核心領域:
• AM 廣播 → 低頻
• FM 廣播、電視 → 中高頻
• 行動通訊(2G–5G) → UHF 與微波
• Wi-Fi、衛星 → 微波
• 5G 毫米波、未來 6G 太赫茲
頻譜就像「看不見的土地資源」:
• 頻率越低 → 覆蓋廣,但頻寬小。
• 頻率越高 → 頻寬大、速率快,但覆蓋差、需大量基地台。
👉 頻譜規劃與分配 是電信產業的戰略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電磁頻譜的分段與特性
(1)無線電波範圍(3 Hz–300 GHz)
1️⃣ 極低頻 ELF (3–30 Hz)
• 特性:波長上萬公里,可穿透海水。
• 應用:深海潛艇通訊(軍事專用)。
2️⃣ 低頻 LF (30–300 kHz)
• 特性:繞射能力強,可跨越山脈。
• 應用:航海、氣象。
3️⃣ 中頻 MF (300 kHz–3 MHz)
• 特性:地波 & 電離層反射。
• 應用:AM 廣播。
4️⃣ 高頻 HF (3–30 MHz)
• 特性:電離層反射,可傳至上千公里。
• 應用:短波廣播、軍事、航空長距離通訊。
5️⃣ 甚高頻 VHF (30–300 MHz)
• 特性:直線傳播,干擾少。
• 應用:FM 廣播、電視、航空管制。
6️⃣ 超高頻 UHF (300 MHz–3 GHz)
• 特性:可穿透建築,兼具覆蓋與容量。
• 應用:手機 2G/3G/4G、數位電視。
7️⃣ 微波 (3–30 GHz)
• 特性:大頻寬、低延遲。
• 應用:Wi-Fi、雷達、衛星通訊、5G Sub-6 GHz。
8️⃣ 毫米波 (30–300 GHz)
• 特性:超高頻寬,容量極大,但傳輸距離短,容易受阻。
• 應用:5G mmWave、6G 太赫茲高速連結。
(2)趨勢與挑戰
• 5G:引入毫米波 → 解決高頻寬需求。
• 6G:規劃太赫茲(0.1–10 THz) → 支援 Tbps 級別速率。
• 挑戰:高頻段容易受雨衰、牆壁阻擋,需 波束賦形(Beamforming) 與 小基站密集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頻譜的應用與規劃策略
• 農村 & 偏遠地區 → 採用低頻(700 MHz) → 基站少、覆蓋廣。
• 都市高密度區域 → 使用中高頻(3.5 GHz) → 容量大,適合商業與住宅。
• 室內熱點、演唱會、大型場館 → 部署毫米波(28 GHz) → 超高流量需求。
• 未來智慧城市 → 6G 太赫茲 → AIoT、沉浸式 VR/AR、智慧醫療。
👉 結論:頻譜不是「誰最好用」,而是「根據場景選對的頻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 電磁頻譜與應用分佈
頻率低 -------------------------------> 頻率高
波長長 -------------------------------> 波長短
📡 無線電頻段與典型應用
• LF(Low Frequency,低頻)
‧ 例子:潛艇通信
‧ 用途:長波導航、海軍潛艇通信
• MF(Medium Frequency,中頻)
‧ 例子:AM 廣播
‧ 用途:中波廣播、緊急訊號
• HF(High Frequency,高頻)
‧ 例子:短波、軍事電台
‧ 用途:國際短波廣播、航空/船舶通信
• VHF(Very High Frequency,很高頻)
‧ 例子:FM 廣播、電視
‧ 用途:FM 廣播、地面電視、航空通信
• UHF(Ultra High Frequency,特高頻)
‧ 例子:手機 2G~4G、數位電視
‧ 用途:行動通信、數位電視、無線麥克風
• 微波(Microwave)
‧ 例子:Wi-Fi、衛星通訊
‧ 用途:無線區域網路、點對點微波、衛星連結
•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 例子:5G mmWave、VR/AR/雲遊戲
‧ 用途:超高速行動寬頻、短距離高容量傳輸
• 太赫茲(THz)
‧ 例子:6G 應用、醫療、AIoT
‧ 用途:超高速 6G 通訊、感測、醫療影像、AIoT
👉 說明:
頻率越高 → 容量越大、速率越快,但覆蓋距離越短。
因此,頻譜使用必須結合 地理環境 + 業務需求,才能達到最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
題目:解釋「低頻、中頻、高頻」在傳輸距離、頻寬容量上的差異,並說明為什麼電信業者必須同時持有多種頻段。
答案:
低頻(1 GHz 以下)傳輸最遠、穿透力最強,但頻寬小、容量低;
中頻(1–6 GHz)距離與容量平衡,速率比低頻快,是現在 5G 主力;
高頻(毫米波/太赫茲)頻寬最大、速率超快,但距離短、怕阻擋。
電信業者同時持有多種頻段,才能兼顧「廣覆蓋+高速度」,不同場景都能滿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
題目:如果電信要規劃「智慧農業 5G 網路」與「都會區 5G 網路」,你會如何分配 700 MHz 與 3.5 GHz 頻譜?
答案:
智慧農業偏遠、範圍大,人少,用 700 MHz 低頻段:穿透力強、一座基站可服務大片農田、成本低;
都會區人口密集、流量大,用 3.5 GHz 中頻段:頻寬大、速度快、能支撐高流量。
這樣分配農村省成本又有基本連線,都市則提供真正的高速 5G 體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
題目:當 6G 太赫茲頻段開放後,你認為哪一種 AI 驅動的應用最能展現其價值?請設計一個商業場景並解釋理由。
答案:
可以推出 AI 驅動的即時全息遠端手術/培訓平台:
太赫茲頻段頻寬極大、延遲極低,可即時傳輸多視角超高畫質影像與觸覺回饋;
AI 同步分析生理數據、協助醫師決策,並把手術影像投射到遠端教學現場;
價值在於偏鄉也能享有高水準醫療,醫師可跨國即時手術或教學,建立全新醫療教育商業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頻譜是無線通訊的土地資源 → 稀缺且需要國家分配。
• 低頻:覆蓋廣,適合農村與偏遠地區。
• 中高頻:容量佳,適合都市與企業用戶。
• 毫米波 & 太赫茲:高容量、低延遲,推動 5G/6G 高速應用。
• 頻譜規劃必須平衡 覆蓋率、容量需求、建設成本。
👉 一句話總結:頻譜管理是電信營運的靈魂,誰能靈活運用不同頻段,就能在數位競爭中領先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