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每一個人製造出來的,只是我們不這麼覺得,你也不會覺得自己就是「問題製造者」,因為你從出生到成長,來到你現在這個年紀,你從來就沒有真真實實認為那是問題。你從來沒有懷疑過,你只是覺得那是很自然,很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或是許多事,因此,「問題製造者」本身是我們在現在這個社會更是應該要仔細思索的「問題」,你就有想過嗎?
為什麼自由與保守會分成兩端?來談談我們整個世界是怎麼搞出這樣的人心問題比較實在,當每一個人成為那樣的單一與獨一,我們註定分裂,你就算不搞個人主義,你也會走上個人主義,因為自戀在作祟,每一個人都教你愛自己,社會上的主義也教你多愛自己,廣告文案寫得多好啊!就是要愛你自己,才能愛別人,於是先愛自己成了座右銘,成了雕刻在岩石上的最佳見證者,我愛我自己,所以你家的任何事與我無關,多貼切啊!真的啊!愛我自己,我為什麼要愛你?我把我自己的思考放在第一位,做我自己,意味著我總是先想到我,你永遠放在第二位,我沒有選擇自私,我只是在表現我自己,但我們不懂得踩剎車,愛自己愛過頭,就容易在自私與無私之間,擦出更多摩擦點,撕裂了你與我之間的分裂裂痕,如果斷層連結不存在,那麼這場連結也不會如此搞得這樣下場,不是嗎?
你可以怪誰,你可以看任何誰,終究都得回歸在你身上,看到你要的樣子,就像鏡子面前所映照的我們,每一個人千千萬萬的樣子,就這樣浮現,我總想像著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赤裸上街時,我們還會笑對方身材走樣嗎?滿身贅肉,肉體上的臃腫加上那種噁心的脂肪感,那簡直就是肉感上的膚色模型,身材好或許可以看得仔細,但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不完整(美)也意味著過瘦的身材或是有骨感的纖細,就像各種皮膚在骨骼之間串起各種肌肉形狀。
也問題是,什麼叫做身材好?你試著把那些裸體的男性女性(相信我,網路一定找得到)移花接木到你想像空間裡,大概可以看出當我們每一個人試圖為著每一個人身材打量時,我就不禁想起我們穿衣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襯托什麼,也非為了保暖,只是遮掩某些身體上的瑕疵,我們同樣可以不穿內衣褲,胸罩各種貼身衣物,然後再試著想像各種我們只不過套了件外衣上的樣子——喔,你才發現,所謂的文明,就是看來有文明基準樣,那些在部落生活的族人們,你也同樣覺得我們身上穿衣的意義,只是凸顯我們有文明現代樣,好讓我們有文明人的存在必要,這也說明著當我們衣服成為一著生活哲學時,其實都只是讓我們為了穿「更好看」的衣服,但什麼叫做更好看?人要衣裝這件事本身,是凸顯佛要金裝的尊貴,也或者其實佛本身只要袈裟也行?
我之前就提過「為什麼我們要穿衣服」這件事本身,因為就其穿衣這個哲學中,幾乎變成了裝扮這件事看來能夠有怎麼樣的合身剪裁,好襯托出我們身材的一種完美樣,但快時尚的出現,或是我們對於衣服的裝扮與喜好都已經反映出我們對於衣服的要求建立在要求上,只是為了多響應這個概念,也否則那些快時尚的品牌早就可以倒閉,不需要每年開發新品,滿足我們的顧客以及想要穿「新衣」的虛榮感。
我幾乎很少買新衣服,就連配件幾乎也少購入,原因就是在穿衣服的這端,要說服我們真正理解衣服的意義,基本上已經被意義上的點子給打破,來畫出更多的一撇試圖變成更加合理,所以,在每一個意義的上頭,我們總看到每一個一撇意義中加入了更多的意義道理,以求更高的完美,所以才看到那樣的襯托下,我們是怎麼搭配我們穿的衣服,價值多少元來保留那個道理,但是又到頭來,全身金光閃閃的背後,犧牲的就是每一個撕裂的樣子,布料之間的消磨,重要的是也浪費多少水與資源在生產那些衣服。
何必這麼做?地球上的消耗資源越來越嚴重,每一個商品都在工廠裡大量「被」製造出來,轉賣給消費者端,從生產來到製造的每一個工具零件端,每一個都很需要,少了一個就像衣服都不完整,商品少了缺角不確實,好好一個商品,就像我們在無情製造出來與使用出來,根本毫無影蹤,沒有任何痕跡可以被聽仔細。
就像分裂化的人際關係,與整個世界連結破裂後的整體狀態,我真的不奢求會有一個女性願意,而且主動地成為我的「伴」,我的要求幾乎小到不能再小,不奢求結婚,生小孩,而我最基本的心願就是一個伴,永遠的伴。但從朋友走到伴侶,我們真的不願意去好好瞭解一個人,如果了解相對那麼難,我們只是站在窗外看著我們自以為了解的人,卻無法真正用心去擁抱對方,真正將心比心,因為你真的不願意。男女之間的問題我談了很久,性別上的兩權分立各自的觀點就像我們只願意用男女的角度去談論,那平等基本上就是奢求,就只是放在天秤上的兩個隔離的相對對等。
貧窮也如此,上一章節提到貧窮,整個世界要消滅貧窮,那麼富人要相對捐出的錢也填補不了這個又深又大的裂縫,甚至可以說是坑洞。當負貧窮相對存在時,我們只是在強拉出我們不要那麼貧窮,還有更大的通膨在等著我們,因為薪水相對沒有得到該有的水平,就像新聞媒體所說的,跟不上漲幅,通膨都被物價給吃掉,所以看起來很富有,但真正的原因就是負貧窮相對的正富有,看起來很快樂的擁有,但我們擁有的就是想要的物資上的滿足奢望。
人與人相處的意義都已經失去太多,現代人相處只要一點就可以吵鬧,我們多愛自己是不是就可以無理取鬧,真正有意義那麼一點?
而當這樣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苦哈哈,說好聽是苦中作樂,整個世界的變化是相對的貧窮與相對的富有產生的一種奢侈現象,所以各種小確幸已經不稀奇,更大的就是自己的自我滿足與更大的一種自我裝滿,也就是自我上的正式認可與更有的一種合理現象,分離的就是每一個人在我們之間沒看到,而我們去看到時,就只是表現出我們在各自的兩邊上的更大的剝奪感,也是分離上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認同世界。
我不是說「愛自己」嗎?也就是當社會相對成為一種對我自我的一種正式對的機會正確時,我們就彷彿找到最真確的自我認同儀式感,所以就常常為了各種「自我認同」事而吵架,就不能苟同,也真是夠奇特。我常常看到情侶分手的原因就是一個「小小」價值觀就可以吵到分手,甚至覺得分手才是最佳的理由,只是要隨意掰出一個很有理的意義,就可以把這意義視為最合理道理的偽意義。
所以尊重就成了不了解的道理,甚至也可以說,就只是尊重的表皮,不願意多了解一點。人與人相處的意義都已經失去太多,現代人相處只要一點就可以吵鬧,我們多愛自己是不是就可以無理取鬧,真正有意義那麼一點?
多數人當然不會這樣,只是沒有在正常的邊緣失控,因為我們相對正常化,人還沒有搞到逼瘋的狀態,但在把每一個人心去深入剖析,我們的每一層在連結時,就有可能在每一層相對之間去連結正確的看到的樣子,就以為很正確,畢竟,每一層是有可能透明的,或是我們看到的透明樣子。
我寫了文章這麼多,討論著每一個社會上的連結,整個世界的「天崩地裂」,我們不要無所謂,每一個人都是這世界的一份子,北極的冰川融化,南極融冰都會影響我們這裡的土地,以及我們所吃的食材,每一層環環相扣,就是我們還在狀況外,不知道要做什麼,還能改變什麼。現代人很難不製造垃圾,天製造出的「包裝」就已經是耗材,再怎麼講究環保的公司都要用薄膜來包裝商品,或是與每一個商品隔絕開來,我們也不能不提供相對環保的購物袋來讓他們買想要的商品,這些就是一直在製造出來。我們要過很環保的生活,從吃到我們的娛樂,都需要經手錢的部分,然而,有更便宜的方式達成嗎?塑膠不是更便宜,生物分解真正可以歸還給大地,給它們養分嗎?我們所看到的,用到的每一個「包裝」都已經在被包裝,或是一直包裝下去,每一個層層之間的俄羅斯娃娃,我們要獲得最輕而易舉的美食——對不起,我們還是選擇去買比較快與方便。
因此,整個結構無限地被擴張,被打散又重組,我們的大腦只是在一直不斷挪用,一直在同樣的執行速度下,相對要做更多的事,還不能獲得更快的執行速度,因為我們大腦晶片,都在被效率可以給綁死,這也是講求「效率」的當下,那麼重視快又準的生產力迷思。
也就如此,現代人懶散又不想那麼努力的情況下,我們做什麼都可以盡情找理由,無盡地去推拖,去牽扯任何都可以存在的理由。我們做不做得到,只是人類這個物種,還在專情到「我」上頭——喔,是我個意志上,很牢固的意識念頭,每一個人的「這個人」,都沒有發現到我們是「人」這個概念的思想體系,都以為那不過是生活哲學,我想那就是所謂的「文化挪用」的正確觀吧?因為挪用放大來看,確實我們都在挪用任何概念圖本,任何有意義上的風格上,這也是那麼容易混搭的原因。
我們是人,我們不是我們——是我這個主體的意識深層上的一種認為上,所以分裂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