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有時是陷阱:心理學教我看清自己的判斷偏誤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 一、當直覺在作祟:啟發法(Heuristics)

面對複雜問題,大腦喜歡走捷徑。這些捷徑讓我們快速反應,卻也經常導致錯誤。

  • 可得性啟發法:你容易想到的事,不代表它真的常發生。
    例:新聞天天報空難,就以為坐飛機比開車危險。
  • 代表性啟發法:以貌取人、以特質判斷整體。
    例:穿西裝的人一定是成功人士?未必。

👉 這些看似「第六感」的判斷,其實只是大腦的懶惰策略。


⚖️ 二、我們都愛當對的那一方:偏誤(Biases)

  • 確認偏誤:只想看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
  • 過度自信偏誤:覺得自己比別人更理性、更懂。

這些偏誤讓我們在爭論時越來越固執,

以為「我是用邏輯說服你」,其實只是「在保護自己的自尊」。


👥 三、聰明的人聚在一起,為何反而做錯決定?

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 群體思考(Groupthink)

當團體太和諧、太怕衝突,反而會壓抑不同意見,最後做出的決策——往往是所有人都後悔的那種。

💡 要避免群體思考:

  • 鼓勵不同聲音。
  • 指派「反對者角色」。
  • 讓討論在安全的氣氛中進行。

真正成熟的團隊,不是「都同意」,而是「能不同意」。


🌱 結語:聰明,不是沒有偏見,而是看見偏見

我們的大腦會偷懶、會自以為是,也會害怕衝突。但只要開始察覺自己的偏誤,就已經比昨天更靠近真實一點。

「真正的理性,不是消除情緒,而是看見情緒在決定裡的角色。」

如果你也曾懷疑過自己的決定,那代表——你正在變得更清醒。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想到某次「被自己大腦騙」的經驗,

在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吧 👇讓我們一起學會,與自己的偏見和解,而不是被它牽著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菱聽
1會員
11內容數
用靜的力量,聽見身心的真實聲音
靜靜菱聽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你以為自己「天生膽小」?其實,你只是被大腦訓練成害怕 🧠 一切從一隻狗開始——巴夫洛夫的經典制約 20 世紀初,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在研究狗的消化反應時,意外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只要每次餵狗前先搖鈴,久而久之,光聽到鈴聲狗就會流口水!👉這就是「經典制約(Cla
2025/10/27
你以為自己「天生膽小」?其實,你只是被大腦訓練成害怕 🧠 一切從一隻狗開始——巴夫洛夫的經典制約 20 世紀初,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在研究狗的消化反應時,意外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只要每次餵狗前先搖鈴,久而久之,光聽到鈴聲狗就會流口水!👉這就是「經典制約(Cla
2025/10/26
你知道嗎? 真正的快樂,不是等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 🧠 心理健康不只是沒有憂鬱,而是能活得充實、有意義。 💪 快樂是一種「心理肌肉」,需要刻意練習。 💬 研究指出:幸福感來自六大力量—— 智慧、勇氣、人際、正義、節制、超越。 每一項都能讓你更堅強、更有光。
Thumbnail
2025/10/26
你知道嗎? 真正的快樂,不是等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正向心理學告訴我們—— 🧠 心理健康不只是沒有憂鬱,而是能活得充實、有意義。 💪 快樂是一種「心理肌肉」,需要刻意練習。 💬 研究指出:幸福感來自六大力量—— 智慧、勇氣、人際、正義、節制、超越。 每一項都能讓你更堅強、更有光。
Thumbnail
2025/08/06
人們常說:「人生40才開始。」 年輕時的我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深意,只當作一種勵志或自我安慰。年紀漸長,我終於明白,這句話並非虛言,而是揭示了一段深刻的人生轉折——不是危機,而是覺醒。 這場覺醒,來自對自身的反思與體悟。年輕時,我們總向外尋找方向,渴望認同、在意評價,常常活在別人的期待與評論中。那些
2025/08/06
人們常說:「人生40才開始。」 年輕時的我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深意,只當作一種勵志或自我安慰。年紀漸長,我終於明白,這句話並非虛言,而是揭示了一段深刻的人生轉折——不是危機,而是覺醒。 這場覺醒,來自對自身的反思與體悟。年輕時,我們總向外尋找方向,渴望認同、在意評價,常常活在別人的期待與評論中。那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你相信直覺嗎?我信,但只限於需要當下決策的事。例如,對面來了輛車,我要往左閃,還是往右閃,還是跳過去?這種情況下,直覺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作為一個憂柔寡斷的人,我總是想太多,只要是沒有限時給出答案的事,通常我都可以想到天荒地老。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行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學工具,它可以影響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為。瞭解行為暗示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並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